这周呢,给开始于去年的“咖啡豆的处理方式”系列收个尾。有人会问了,难道干法,湿法和半干半湿法,都还没有囊括所有的门类嘛?没错,确实还有许多遗珠,譬如专用于
苏门答腊咖啡(Sumatra coffee),即众所周知的
曼特宁咖啡(Mandheling coffee)及其周边岛屿(如苏拉威西)的Giling Basah法。
该术语来自印尼的苏门达腊岛廖内省(Riau)的当地口音廖内语(Bahasa Riau)。英语曾翻译为“Traditional Sumatra processing”、“Backyard wet-processing”等等。直到澳大利亚咖啡学家托尼·马什(Tony Marsh)在2009年美国专业咖啡协会专题讨论会上发表论文时,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称其为“Wet hulling”,翻译过来就是在潮湿的条件下刮去豆壳,即“湿刨法”。人们对于苏门答腊咖啡的风味有着极其两极分化的评价,也是因为这种处理方法所导致的。为什么呢?且看下文——
湿刨法的加工流程
湿泡法的加工流程简而括之:鲜果浮选去皮→约几小时的发酵→带壳豆暴晒1-2天(含水量40%-45%)→豆体半硬半软时脱壳→裸豆再干燥2-4天(含水量12%-13%),得到森林般颜色的咖啡豆。
湿刨豆的风味
(1)低酸(Low acidity):人工采摘后先放入水中进行粗筛选,去除浮在表面的杂质和未熟的青果,然后再对沉底的成熟咖啡樱桃进行去皮,产出带壳豆。传统水洗法,将会进行24-48小时的发酵去除咖啡豆上的果胶,然后晒干至11%的含水量,才会剥离羊皮纸层,进行挑选分级。而湿刨法与其的最大差异就是——发酵容器小、用水少、时间短,因此导致酸度低。
(2)泥土(Earthy)&草本(Herbal):由于短时间的发酵,豆壳上还会残存少量高糖分的果胶和相当高的含水量,堆在一起长时间放置的话很容易发霉,产生霉菌毒素,比如赭曲霉毒素A。为了能实现长时间储存,就需要将咖啡豆晒干,使含水率降低至10-12%。那么问题来了,印尼这个地方平均湿度都在80%,中美洲地区的咖啡干燥仅需5-10天,而苏门答腊地区的咖啡干燥则需要奢侈的3-4周。于是,为了加快咖啡的干燥速度且避免发霉,急着卖出去的收购商在暴晒1-2天后,就对尚未完全干燥的咖啡豆直接进行脱壳处理,去掉羊皮纸后可以明显加快干燥,这就是“湿刨”的来源,而其他的加工处理方法都采用的是完全晒干后的“干刨”。
去皮后的生豆,会被直接放置在天井、篷布、铺有草席或塑料皮的水泥地面路上干燥。因为没有羊皮纸的保护罩,生豆会干燥得非常迅速,完全干燥后的生豆会呈现绿玉色。但过于直接的热量可能导致咖啡老化,从而有干涩的木头味。也有的人呢,喜欢这种泥土和木质味,认为是属于豆子的风土味。
(3)浓郁(Full body)&复杂(Complex flavor):由于印尼当地不用网床干燥,湿润的去皮裸豆更易与外界,特别是地面上的许多微生物近距离地发生相互作用。上述的土味和霉味便构成了湿刨豆的复杂性,并丰富了本质上源于水果的风味特征。在中烘下,这些风味复合物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排列组合。有的人说,香气是甜美辛辣的柑橘或葡萄柚;有的人则觉得有奶油糖果般的巧克力,雪松调的柑橘和酸浆果等等。总之是浓烈多样的刺激,亦可理解为粗糙的狂野。
湿刨豆的瑕疵
水洗法豆经过烈日的洗礼后,造成内部水分的流失,生豆和豆壳之间有着很明显的空隔层,脆干的豆壳容易被刨去。然而,湿刨法的生豆含水量较高,豆粒膨胀使带壳豆内部没有很明显的空隔层,因此豆壳较难被刨去。此外,潮湿生豆表面泛白,豆体膨张且非常柔软,因此脆弱的生豆经受不了剧烈摩擦。即使将用于水洗法的金属磨芯去壳机,换成口径更粗且较为柔和的塑胶磨芯去壳机,柔软的豆子依然会被磨碎,特别是两端,容易形成小的缺口,产生许多残次的羊蹄豆或刮伤豆。也正因为如此,在烘苏门答腊豆之前会进行多次手选或者采用深烘来掩盖瑕疵。
产区:苏门答腊
海拔:1500-1800米
品种:铁皮卡
处理法:湿刨处理
风味:坚果、黑巧克力、焦糖、草本
冲煮参数:kono滤杯 88°水温 研磨中粗 粉水比1:15
冲煮手法:30g水量闷蒸30s,二段注水到120g进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再注水,三段注水到225g停止冲煮,萃取时间为2:00
风味描述:草本 坚果 巧克力 焦糖风味,口感饱满扎实,醇厚度高,余韵回甘悠长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