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已经习惯在外面喝咖啡时,只想点杯
拿铁咖啡呢?
根据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报导,全世界约有7成的成人患有「乳糖不耐症」,发生率依人种、地方之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北欧人估计约有2~15 %,亚洲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却可高达95%。
乳糖不耐症主要是因为小肠内没有足够可分解乳糖的酵素,所以乳糖在没有完全被分解时就进入大肠。而被大肠肠道菌利用分解生成大量气体、水、酸性物质,造成打嗝、呕吐、放屁、腹胀、腹痛、腹泻及酸味的水便。
亚洲人通常在小时候,还有足够的酵素可以分解乳糖,但是成人后,多数人无法分解乳糖的酵素。虽然仍然可以承受250ml以下的牛奶,但这仍然引发出了我想要问的问题:「超过九成的亚洲人有乳糖不耐症,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喝拿铁呢?」。
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大的问题点,还是我们能够喝到的咖啡口味太单一了。人的偏好多有不同,为了掩盖掉不满意的口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点拿铁,利用奶香掩盖掉自己不甚满意的咖啡口味。即使自己有乳糖不耐症,肠胃不适的反应毕竟没有咖啡难喝来得及时。甚至有人还不知道自己肠胃的问题来自于乳糖,而不断地吃着各种益生菌去压抑乳糖不耐症的后果。
为什么我们能够喝到的咖啡口味如此单一呢?可能是因为从八零年代开始,各式咖啡开始被引进,那时人们不断喝着罐装或是即溶咖啡等主要由罗布斯塔豆制造而成的咖啡。罗布斯塔这种豆子因为不怕虫咬、日晒,因此价格较低,大量被罐装或是即溶咖啡等厂商应用。不过这种豆子因为没有迷人的细致风味,通常都较苦。甚至因为被设定是低价产品,栽植处理方法搭多极为粗糙,导致时常有土味、赃味、甚至是一股类似烧焦轮胎、塑胶的味道。
继即溶、罐装咖啡后,台湾咖啡店风潮的先行者「星巴克」,让这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星巴克最一开始,是想将义大利的浓缩咖啡espresso引进美国。所有的咖啡口味通常都相对偏向浓缩咖啡这种极为深厚且带苦味的味道。
问题来了,最先喝咖啡的咖啡爱好者,他们的味蕾已经被训练成,要喝到这种口味才觉得是咖啡的时候。后进的各大厂商通常也会依循着相同的模式,将咖啡口味调整成「较为适合当地市场的口味」。
于是,即使许多人喜欢的咖啡不是路边随手可得的味道,但因为选择不多,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拿铁咖啡。将原本不太能接受的咖啡风味盖掉。
但咖啡是不只一种口味的,有没有可能,常喝拿铁的你,想要的其实不是拿铁,而是另一种跟过往不同的风味?在世界各地,许多新型态的精品咖啡的手冲风潮正在慢慢崛起,我们也是其中之一。
这种精品咖啡,认为咖啡应该要用恰恰好的浓度去呈现出咖啡本身的风味,如果你体验过的话,你会发现,原来咖啡的口味是甘甜而非苦厚的。为了呈现最原始的原味,精品咖啡通常也不会使用意式咖啡机,因为义式咖啡机采用高温高压,反而容易破坏咖啡的原味。而是用水萃取。常常采用手冲或是赛风壶的方式冲泡。
但不同的是,我们热爱咖啡,也同时热爱生活。我们认为咖啡可以更简单而且纯粹。虽然采取的是精品咖啡的标准,对于萃取率、浓度与咖啡品种有着坚持。但我们却将冲泡咖啡的过程变得更简单。透过把咖啡作成茶包的方式,利用保鲜小包装,让使用者每天只要30秒,就可以轻松在家泡出冰咖啡、热咖啡、冰酿咖啡、热酿咖啡。甚至,如果你真的很爱奶香,也可以用我们的咖啡泡出不加一滴水的拿铁这种特殊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