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苏拉维西南部(South Sulawesi) 的托那加(Tana Toraja)山区,海拔1,700米,属高山火山地形,日晒充足,日夜温差大,常温保持在24℃—— 25℃。因为拥有肥沃热带高地的火山弱酸性土壤,所以栽种出高品质的阿拉伯加(Arabica )豆。托那加(Toraja)咖啡豆外观与苏门答腊岛(Sumatra)的曼特宁(Mandheling)咖啡非常相似,颗粒饱满。用印尼的传统Natural Process / Semi-washed方式处理。其中最好的Toraja 咖啡豆出自卡洛西庄园(Kalosi),年产仅 3,000桶,每桶都有编码,每一个载咖啡豆的木桶都以人手雕刻绘制,是世上独一无异的工艺品,非常矜贵。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早在18世纪荷兰统治期间就引进阿拉比卡树种咖啡种植,最主要的产区位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与苏拉维西岛,所生产曼特宁深厚‧低酸度浑厚的口感,让人们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也是全球第四大生产国年产量700万袋,一年咖啡采收两次分别在5——6月及9——10月,以苏门答腊与亚齐省的产量最大。咖啡农场的规模不大约在1—— 3公顷上下,印尼曼特宁咖啡处理方式一般采半水洗法,咖啡农把采收成熟的咖啡豆,去除外部的果皮与果肉但保留咖啡豆上的薄膜组织,经过浸水发酵的程序把不结实浮在水面上的不良豆捞除,而结实下沉的良豆带著表面薄膜进行日晒可架高或直接至于地面,最后再以烘干机使含水率达到统一标准,最独特的是以羊皮纸包覆还有薄膜的咖啡豆以维持18%的含水率,出货前再把咖啡豆表面薄膜抛光清洁,世人把这一段的特殊处理方式称为印尼式的半水洗法,大型咖啡处理厂可以精准的掌控每一个处理过程,风味口感有一定的水平,小咖啡农则在自家院子进行生豆处理,风味会依各咖啡农处理方式与技巧的不同发展出好坏不一风味迥异的变化。
在印尼第三大岛苏拉维西生产的咖啡每年约7——8万袋仅占全印尼咖啡产量9%,咖啡生长在海拔750—— 1500 米的雨林中,优质的好咖啡大都种植在西南地区的托那加(Toraja)高台周围,托那加位处海拔1500米 终年午后有雨云雾缭绕的赤道带上,加上肥沃的火山土壤这些都是咖啡最佳生长的自然气候与环境,印尼咖啡大多数由当地的咖啡公司负责买卖与出口等销售工作,直达咖啡引进苏拉维西托那加地区小规模的Binalestari咖啡商,咖啡是阿拉比卡数种等级G1,咖啡生豆呈现长米状颜色是飘亮的翡翠绿,与黄金曼特宁及苏门答腊曼特宁的黄褐色有所不同(部落格有照片比较),且瑕疵豆与发酵不良的白豆少,是一款小庄园的好咖啡较没有扰人的土腥味。
托拉加当地小农户的农田座落在 1400 米以上,The Barn 的批次种植海拔甚至更高。豆种 S-795 是高品质的铁比卡混种 (Typica Hybrid),比一般的铁比卡更具有抗病性。这支 Toarco Jaya 口感滑顺,非常容易入口,而且非常非常甜。梅子干与甘草风味,肉豆蔻与冬日的香料味,义式浓缩或做成义式基底饮料,手冲也很适合。
苏拉维西托那加(Toraja)在咖啡豆袋上有标注咖啡商为Bina lestari
咖啡树种为阿拉比卡,等级为最好的G1 一级豆(依序为G2.G3)
浅烘焙一爆结束(City):磨豆后有仙草清晰的味道,冲煮时散发出人参甘草的特殊香气没有扰人的土气与草腥味,口感干净轻巧复杂度不高,不是鲜艳明亮的柑橘酸而且酸转甘快蜂蜜的甜味,余韵有高山乌龙茶的香气与茶感。
重烘焙二爆开始(Full City):咖啡研磨后有奶油爆米花的香气,冲煮后有黑巧克力的香甜,口感复杂香纯有滑酯感,余韵有龙眼蜂蜜与红糖的甜味。
若把苏拉维西托那加咖啡烘焙到略浓至浓香,则有麦芽糖浓郁厚实的口感与带有低沉药草味的印尼曼特宁特色,这是与浅烘焙截然不同的风味,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与黄金曼特宁不相上下。
风味:苏拉维西托那加在印尼还维持古老传统的生产方式,小面积耕种的咖啡农庄同时有水洗‧干燥‧半水洗三种处理方式的咖啡豆,是所有印尼咖啡豆中最特殊的一个地区,他的浓郁度虽然不及苏门答腊曼特宁般厚实,但多了一点平滑度少了一些的土气与菇蕈味,酸质也往上提高并且留下清爽的水果味。梅子干、甘草、肉豆蔻、口感滑顺。
前街推荐冲煮:
滤杯:KONO滤杯
水温: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冲煮手法:水粉比1:14,17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进行30s闷蒸,第二次注入至238g水量,萃取时间2:30秒左右
分析:KONO杯底端的肋条并不是很多,滤纸紧贴在滤杯上,达到限制气流的目的,这样可以使水与咖啡粉能够在滤杯中有更长的接触浸泡时间,保证粗研磨的萃取时间和萃取率。这样能够让咖啡粉得到充分的萃取,提升了醇厚的口感,让味道更佳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