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an Mustof是此庄园的主人,2010年他和太太Atieq首度在Sindangkerta Weninggalih地区开始了他们的咖啡种植计画,之后爪哇福林莎庄园的农场成为他们主要的种植区,自生产的第一年起,Wildan就著重在品质上,要求严密的管理及处理方式,正当多数的印尼咖啡生产者都在作咖啡湿刨处理时,Wildan则专注在作全水洗处理法。这支咖啡是福林莎庄园所栽培的品种—— Sigarar Utang,福林莎庄园地处海拔1300——1600m约有110公顷,位于西爪哇(当地称作"巽他"),位在海拔1400m 他们有一个水洗处理厂,也有一个通风良好的贮存空间以及干燥厂,这表示他们从采收、分级、筛选到装运都能完全掌控产品的品质。他们大多数的咖啡是以全水洗方式处理,但也作一些湿刨处理及日晒处理,主要供应当地市场。他们会依种植地点,栽植品种,以及采收日期来分类咖啡批次。透过与咖啡研究中心的合作,他们在农场上划分区块分别种植了很多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未知品种,因为咖啡树还太小,还没有人知道这些咖啡树的味谱将如何呈现。除了自己的咖啡生产外,他们也替当地的咖啡小农处理咖啡。
印尼由超过一万七千个岛屿组成,散布在赤道的火山带上,土壤肥沃。著名产区,包括西部的苏门答腊,中部的苏拉威西(Sulawesi),以及南部的爪哇。咖啡在1696年由荷兰总督从印度Malabar带到雅加达栽种,当地农民被迫减少出产白米而改种咖啡。自1850年起,荷兰东印度公司把种植区扩展至印尼其他岛屿。至目前为止,印尼是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出口国。
于1876年肆虐印尼的铁锈病差点令阿拉比卡咖啡绝迹。自此,农民在东爪哇低地的重灾区开始种植抗病性高的罗巴斯塔种(Robusta)。至该国独立后,当地人才重新种植质素较高的阿拉比卡(Arabica)。至今,印尼八成的出口仍是商用级别的罗巴斯塔。有趣的是,由于当时东部的帝汶岛和弗洛雷斯岛是葡萄牙属地,所种的品种跟荷兰属地不同,影响也较轻。现时仍可喝到源自16世纪的“古代种”。
豆种的演变,反映印尼的栽种史。印尼咖啡的瑕疵很多,最大原因是处理不当。非洲和中美洲农民无论水洗或日晒,豆子在处理过程中都会藏在像瓜子壳的豆荚内,待出口前才会以打谷机打掉。但印尼流行的Wet hull(Giling Basah)处理法,则是咖啡在洗掉果胶层之后,不待风干便急急将谷打去。尚湿的咖啡豆含水量高达50%。中间人四处搜集果核,并在不受控的情况下进行干燥:在太阳下暴晒,会令有机酸流失,而放在泥泞上风干则有机会令豆子吸入泥味和污垢。这都是因为农民为了挣快钱并缺乏知识所致。
庄园 : 西爪哇 福林莎庄园Java Frinsa Estate
品种:Sigarar Utang
海拔:1400 米
javascript:void(0);
风味:橘皮香、香气浓郁厚实,有甘甜梅子味,口感清爽,干净度极佳
<采收>:采收季是从5月到9月,主要的采收是6月到8月。咖啡采收下来后再用手工筛选剔除未熟及遭病虫害的咖啡樱桃。
<处理方式>:采下来的浆果脱皮后会先经过15——18小时干式发酵,然后加水再持续发酵10——12小时,发酵完全后再以清水洗净。
<干燥>:目前大多数的咖啡都会先在温室里的棚架上先干燥1——2天,再移至露台干燥。干燥时间约需14——20天,取决于干燥期间有无下雨。
豆种演变反映栽种史
苏门答腊咖啡最为人所知就是曼特宁。这个既非豆种又非产区的品牌,来自误译一个部落(Mandailing)的名称。在亚齐省的迦佑山,以及围绕着北部火山湖多巴的林东产区也盛产曼特宁。名字包括“绿宝”、“蓝眼”,色彩缤纷。苏门答腊的咖啡一般味道柔顺,口感稠密,低酸,带泥土、雪松木、烟丝和可可的味道。
苏拉威西岛已存在超过一亿年,所以土壤的矿物含量比印尼其他岛屿丰富,所出产的咖啡味道也更明亮。其中Tana Toraja 山附近的出产最著名。它略带香料的味道,包括胡椒、肉桂和果仁。
前街推荐冲煮:
滤杯:Hario V60
水温: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冲煮手法:水粉比1:15,15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进行25s闷蒸,第二次注入至120g水量断水,等待粉床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缓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萃取时间2:00左右
分析:采用三段式冲煮,明确咖啡前、中、后段的风味。因为V60肋骨多,排水速度较快,断水时可以起到延长萃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