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产地是西南部的巴拉奥纳(Barahona)地区,但是洪卡力托(Juncalito)和奥科亚(Ocoa)也出产一种上等的咖啡――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咖啡,其特点是清新淡雅、颗粒饱满、酸度极佳、香味怡人,所以物有所值。与海地生产的咖啡不同,多米尼加共和国种植的咖啡大多数都被洗过,这也是高品质的象征风味口感特征:清新淡雅,颗粒饱满,酸度极佳,香味怡人。
多米尼加共和国位于西印度群岛中海地岛的东部,西邻海地共和国,北临大西洋,南濒加勒比海。面积约有49000平方公里,人口710万,多米尼加共和国与海地共和国共存于一个岛上,与海地为邻。像它的邻居一样,多米尼加共和国也曾有过革命和贫穷的历史,但现在已经实行了民主选举,国家也相对稳定。
在18世纪早期,咖啡从马提尼克岛传入多米加,以希巴欧为代表的北部地区以及包括奥卡亚巴尼圣多明各在内的南部地区,都出产上等的咖啡。其中,圣多明各和巴尼出产的咖啡,几乎是多米加咖啡的代名词,是世界闻名的优质咖啡。圣多明各咖啡,其特点是清新淡雅、颗粒饱满、酸度极佳、香味怡人,所以物有所值。多米尼加咖啡的挑选一般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挑选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咖啡颗粒的饱满程度,是否均匀,然后分出等级。一般来说,颗粒饱满均匀的咖啡更易保存。只有颗粒最饱满最均匀的咖啡豆才可以烘焙代表本国最优质,最上乘的咖啡
1677年时,有大约四千名法国人居住在岛上西部的11个村庄。1697年,法国和西班牙根据大同盟战争的勒斯维克条约,将岛上西部地带让给法国,正式承认法国在西班牙岛上西部海地的主权,西班牙岛东部则称为东圣多明哥。法国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对农业经济不断的发展,并引进非洲奴隶耕作,这使得海地在18世纪末时已成为农作物产量非常丰盛的法国殖民地,当时海地人口已达到50多万人,此时每十位海地人里黑人占了九位,成为多数种族。东南边的西班牙殖民地圣多明哥地区人口数为15万人,两地人口比例相当悬殊。[3]
1700年,在西班牙,波旁王朝取代了哈布斯堡王朝。新王朝引进了一些经济改革。圣多明各的贸易开始兴盛。[3]
法国统治(1795-1809年)
1795年,法国和西班牙在瑞士签订《巴塞尔和约》,同意把西班牙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
岛东部的圣多明哥区域让给法国,使西班牙岛完全成为法国殖民地。六年后,海地黑人杜桑·卢维杜尔带领着其他黑人奴隶群起反抗法国统治,并在1801年夺下法国才统治不久的圣多明哥,进而统一了整个西班牙岛。[3]
1801年,让·欧莱雅抵达圣多明各。他代表法国政府废除奴隶制。1802年,拿破仑派遣军队将整个岛屿征服,并统治了几个月。1802年10月,混血族和黑人起义反抗法国的统治并于1803年将法军击退。1804年1月1日,反抗军宣布圣多明各独立,成立海地共和国。不过被击败法军仍占有着东边的圣多明哥区域。法军于1808年侵略西班牙的同时,岛上东部圣多明各地区的反抗军受到当时与西班牙同盟的英国和海地的援助,终于击退法国的部队,让圣多明哥地区重新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最早的咖啡是从马提尼克岛(法国的海外省)传入的,时间要追溯到18世纪的初期。多米尼加是个海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全年的气温变化不大,除了中科迪勒拉山区气温较低,冬季可达0℃以下外,其他地区年平均的气温在25~30℃之间,而受到山脉地形的影响,北部和东部面迎东北信风,年降水量达1500-2500毫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山地森林茂密,背风的西南部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旱季较长,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米尼加的温和气候有利于咖啡的种植,种植咖啡最好的生产地是西南部的巴拉奥纳(Barahona)地区和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北边内地的希巴欧(Cibao)谷地。以希巴欧为代表的北部地区以及包括奥卡亚巴尼圣多明各在内的南部地区,都出产上等的咖啡。其中,圣多明各和巴尼出产的咖啡世界闻名,几乎是多米加咖啡的代名词多米尼加的咖啡按照种植地域海拔的高度不同口味上也略有不同,高地种植的偏酸,但滋味丰富;低地的较不酸,口感也平顺一些。而一些多米尼加庄园所生产的高品质咖啡豆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带有适度明亮的酸味,经常被拿来和久负盛名的波多黎各或牙买加的咖啡豆相比
多米尼加的咖啡分高地种植及低地种植,口味上也略不相同。高地种植的偏酸,但滋味丰富;低地的较不酸,口感较平顺一些。近年来精品咖啡盛行,一些多米尼加庄园所生产的高品质咖啡豆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带有适度明亮的酸味,已和较负盛名的波多黎哥豆或牙买加豆相去不远,也是值得品尝的咖啡。多米尼加咖啡豆酸度适中和并且有丰富的水果风味。
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海拔 1500米以上山区的收获,颗粒饱满的咖啡 多米尼亚共和国(Dominican Republic)与海地为邻,二者拥有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