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the Little Coffee Know-It-All
作者:Shawn Steiman,Ph.D
购书途径:亚马逊中国
书籍适合:
1. 咖啡爱好者
2. 咖啡师
3. 其他咖啡业者
书籍简介:
又一本问答形式的咖啡书籍。如果曾经看过石胁智广博士的《以科学解读咖啡的秘密》一书,对这种模式应该不会陌生。
同石胁智广博士一样,本书的作者也是位博士,文中的内容有理有据,分析详实可靠。
如果喜欢《以科学解读咖啡》,那么这本书也会是个好选择。
全书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生豆,烘焙,萃取,杯中物。
每个主题下,涉及4到10个不等的常见问题,比如“深烘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更高吗”、“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是什么?”。
多数问题是接触咖啡的爱好者和从业者常常会面对的,也是好奇心最多的。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只要大家稍稍有做些功课,就会从许多途径获得各种各样的解答,这本书的解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客观。
作者开篇就写的明白,对于书中的许多问题,答案来自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敢保证无所遗漏,但是本着科学精神作答。如果某些问题的现有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结论,那就把不同的结论展示给读者。
书中介绍说,希望此书能提供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读完全书,确实在许多问题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试举一例:关于“遮荫种植”。
此前,通过各种途径所了解到的咖啡树的遮荫种植,论述的重点主要是遮荫的好处,强调的是生态多样性和可持续性。而通常,想多一点,也会有疑惑,除了遮荫种植,还有很多咖啡树是无遮荫生长的,无论遮荫与否,都有很棒的精品咖啡,那么,遮荫种植就只是出于可持续性和生态考量吗?
书中讲到,咖啡在无遮荫时,受日光影响,开花更多、继而结果更多,多结果对收成来讲是好事,但是对咖啡树本身来讲,更多地果实需要更多的养分,必要时,必须人工施肥来保证养分供给。
此外,日光环境对杂草和咖啡害虫的生长也是有益的,为了除草防虫,必要时需要除草剂和杀虫剂,除了有机方面的考虑,考虑到多数咖啡来自小型农场并且优质咖啡多于高山峻岭生长,作业难度及成本也不一般。再加上,咖啡采摘作业时,遮荫树下的工作显然更加舒适。这样考虑的话,或许也是,遮荫种植确实不止是道德层面的选择。
另外,关于“赛风壶的命名”、“舌头的味道识别图”这两个问题,是现有书籍中少有的观点明确的解说。赛风壶跟赛风原理无关,该称真空壶。舌头的味道识别图是误解。
许多问题的答案,或者说,解答方式,也许对多数咖啡业者而言,并不难。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给出了许多细节。也许,这些细节也早就在读者的脑海中,只是还没来及像作者这样用逻辑的清晰语言表述出来,这么看的话,确实作者帮了个大忙。
虽然书中有很多研究成果的综述,但是千万不要担心,这绝对不是一份学位论文,作者自己早就给出安心丸,尽管涉及到许多科学原理讲解,但是绝不会让读者感觉像是回到高中课堂,整体还是很风趣幽默的。
不过,到底有少许地方还是需要费点心思的。比如,作者讲到,科学分析一个问题时,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统计学。好吧,我不得不承认,学过的统计学、概率学知识已经基本还给老师了,所以在书中讲述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对于作者的那个概率的换算原理,真是只能接受结论的程度。
前文讲到,本书跟《以科学解答咖啡》一书类似,都是以科学研究为背书、以问答方式行文。那么,两本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日本人真的很细心。
两本书其实页码差不太多,《科学》约180页,本书约130页。考虑到《科学》的文字排版较松散,页数相似。但是,《科学》中罗列的问题至少80个有了吧,本书大概30个左右。
问题多了,自然覆盖的面就广,基本上是巨细靡遗了。不过,换个角度讲,面广了,深度就会相应调整。毕竟,科学论文不是谁都读的来的。
本书的问题相对来讲更加精炼,基本涵盖常见问题,对每个问题的探讨也相对要细致一些,最简单的,看论述的长度就很清楚,《科学》基本是一页一个问题,且多是伴着插图。本书基本都在两到三页。
另外,涉及到类似的主题,比如萃取,两位作者关注的角度明显有别。日文作者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物,讲述了成分及由来、各种萃取工具的使用;而本书的作者则是着重讲述,咖啡萃取的本质是溶解,影响溶解的各个因素逐一讲解,给出的是方法论。
然后,出版时间来讲,本书是2015新书,书中资讯更同步,比如,2015年中报道的意大利航空咖啡机也在书中客串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