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萃取咖啡的温度过低是什么原因
1.粉量【应该描述粉水比即咖啡粉和萃取出的咖啡也的比值。但求直白只说一个变量】:粉量的变化决定了能参与到萃取中的物质的多少。粉量的多少与浓度成正比,于萃取率成反比。随着粉量的增多,有更多的物质可以参与到萃取中,减少了单位水在单位粉中反复萃取出过多的木味杂味。
2.研磨度:研磨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单位粉的颗粒及表面积大小,颗粒越细,水越容易与粉进行萃取【不恰当的例子:肉切丁比整块直接煮更容易熟】,萃取效率越高【萃取效率和萃取率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3.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萃取率越来越高直到30%停止。
4.水温: 水温与萃取效率正相关,对浓度影响较小
在水温、研磨度等条件基本不变,粉量减少的情况下,我作为一名咖啡师,对出品的咖啡做了调整。
先来看压力减少2bar的情况。压力的减少其实影响到的最直接结果就是Crema。之前在家一直是用比乐蒂一代摩卡壶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Crema,我是做了改装的,能够更趋近于比乐蒂三代的双阀门壶,也就是通常说的特浓壶。正因为对于摩卡壶的改装经验,也让我对这次咖啡机故障和维修结果处变不惊。对于意式拼配来说,被减少的Crema还是能够被接受的,因为我们的拼配本身的油脂就显的比较厚重。
再来看减少2g粉量的情况。粉量减少,势必造成流速过快,萃取不足等结果。我没有太多的调整研磨度,是因为不想再引入第三个变量参数了,我对萃取过程做了调整。首先,我们这台机器是没有预浸泡功能的,我手控开关,放入热水但不出咖啡,进行了手工预浸泡,时间约2~3秒,然后将正常的ESP变为45ML的long-shot以提高萃取度。我试过5秒的预浸泡,客人反映太苦,也试过不预浸泡,客人反映无味,2~3秒的时间刚好。我一直认为咖啡的知识是一通百通的,以上这些改变,源自我对预浸泡和手冲闷蒸的理解。我最早接触预浸泡的咖啡机是Conti X-One,手冲的时候也经常对闷蒸作出适应的改变而不是教条式的30秒。
我曾经调整过粉的研磨度,变的更细些,粉量和原先一致,不预浸泡,轻填压,由于压力的关系,萃取时间过慢,不经常的有萃取不均现象,但是味道还是能够被接受的,因为绝大部分客人是喝不出来的,最后出于对参数的把控和品控的难度系数考虑,没有这样做。
为了能够保证咖啡的味道和原来基本一致,美式的出品,相应的减少了约1oz的水,这样就不会显得更淡,即12oz杯子的美式不再是满满的一杯了。在制作拿铁和卡布的时候,我们刻意增厚了一些奶沫,大约发泡量均增加了5-10%,减少牛奶的流动性,为了能够在融合的时候增加因为变薄的Cream而引起的表面初始油脂类物质的饱和度,因为我发现咖啡萃取出的Crema和牛奶中的脂肪都是油类物质,是奶咖保证口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外点ESP的情况下,还是正常shot的,没有拉long-shot,我很清楚这个味道肯定不对,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做,毕竟是开门做生意的,唉,我能看到老板在我背后的眼神啊
关注公众号,发送 87516 免费阅读全文
2016-11-25 12:24:33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