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容乐观的不仅是韩式咖啡。
今年年初,承载着郑州80后记忆的迪欧咖啡,关闭了在农业路的正弘旗店,其在经五路纬三路的门店也已关门歇业。而与迪欧同属中国咖啡1.0时代的上岛咖啡、捷农咖啡、两岸咖啡,也都随着新式咖啡的涌现,慢慢淡出消费者视野。同时,近几年在郑州广受关注,被称为咖啡行业典范的漫咖啡、剧咖啡,眼下也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生意大不如前。
“如今郑州大小咖啡馆数量庞大,但闭店率也很高。仅卖空间的咖啡馆九成都在赔钱,很多都撑不过两年。”曾在郑州经营小型咖啡馆的吴女士认为,卖咖啡赚钱一直是个伪命题。
她解释说,咖啡单价很高,但成本极低。一杯25元的咖啡,成本可能才3元。对于消费者来说,买的是装修环境和空间。也因此,目前郑州咖啡馆都要花重金在营造环境上。大的空间,好的地段租金费用高,装修成本也高,投入很难收回。
“这个行业成本只有8%,如果单日营业额有2万元,盈利一定喜人。但问题是投资人没有考虑过单日营业额能不能有2万。”
她说,咖啡行业盈利点看上去很美,但客单价低,翻台率不高。目前郑州乃至国内多数地区,并没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去支撑如此多的咖啡店。目前郑州稍有规模的咖啡馆,投入都在百万元以上。在餐饮界,投资50万的门店,一天营业额没有5000元就难以盈利。可郑州一家投资100万元的普通咖啡馆,很多单日营业额仅有两三千元。像咖啡陪你这样的中型品牌门店,至少需要200到400平方米。现在郑州核心商圈的租金最少也要每平米100元。商业租金还年年暴涨,增长率在5%到8%不等。这样高的租金成本和前期投入,让客源稀少的咖啡行业很难赚到钱。
“咖啡馆要有格调,装修成本就高,而为了摊低成本,产品价格也要提升,价格高的同时又很难吸引客源,这已成为死循环”。
混搭、廉价咖啡入市“等风来”
在中国经营咖啡市场难道没有未来吗?
“中国有万亿级的咖啡市场,只是目前这片市场还没有养成。”COCO都可茶饮郑州区总经理穆亦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5杯,远远低于日本、韩国年人均约300杯的水平,而在全世界这一平均值也在240杯左右,中国咖啡消费潜力巨大。目前,中国咖啡消费量一直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长,五到十年内或将达到万亿级市场目标。
“现在中国有限的咖啡消费市场,还没有达到可以‘卖空间’的时候。经营者应该把咖啡看作一个载体,把咖啡变成空间文化。如何有效运用咖啡带来的空间效应,是当下业内人士探索的方向。在韩式咖啡以后,下一个咖啡界的爆点,一定是导入了其他产业的特色门店。”
他介绍,如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咖啡馆内已经可以插花、卖玩具或者让猫、狗等宠物满店跑。与咖啡一同销售的是饮品以外的店铺特色,也是其最大赢利点。而在郑州,这样的咖啡店也在酝酿。如二七万达周边的一家咖啡馆内,老板把服装订制生意与咖啡休闲混搭在一起。商家既增加了获利渠道,消费者也获得了美的享受。
在他看来,未来郑州市场或将被三大主流咖啡“门派”占领。一类是如星巴克、太平洋这样的国际级大型连锁咖啡店。这些品牌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品牌管控能力,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客群,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一类是上述的混搭跨界型特色咖啡馆。对于80、90后有独特审美和小资消费需求的一代来说,咖啡馆不仅仅是用来对话聊天的场所,也是休闲和彰显个人特色的空间。咖啡空间可以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此外还有一类则是为了满足咖啡一般需求,单价在每杯10到15元的廉价咖啡。随着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中国的咖啡需求将迅速扩大,价格偏低的外带咖啡也将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