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咖啡豆的区别特点p品种口感介绍
代表国家: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萨瓦尔多等中美洲国家。
产地海拔越高,咖啡质量越优。因为海拔低的地方,气候炎热,咖啡树的生长较快,吸收到的土壤营养较少,咖啡的口感也就较差。
生长1375~1524米的是极硬豆(SHB);生长在915~1375米多的是高硬豆(GHB);生长在610~915米的称为硬豆(HB);生长在300~1000米的称为太平洋级(Pacific)
代表国家:巴西、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古巴、秘鲁等。
方法是随机抽取300克样品,放在黑纸上,不同的瑕疵对应不同的点数,比如小石子1粒算1分,大石子1粒算5分,破碎豆5粒算1分,虫害豆5粒算1分等,最后依照累积的缺点分数定级,最高级别是NY2,最低级别是NY8。印度尼西亚咖啡豆分为6级,Gr1~Gr6,埃塞俄比亚咖啡豆最高级别是Gr2。
采用这个分类方法的大都是南美洲国家,不知道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尼西亚凑什么热闹
无论是用什么方法处理的咖啡豆,出口之前都要经过研磨和抛光,以去除残留的银皮,并使咖啡豆表面光洁明亮。经过了这道工序,咖啡豆会被装入袋子,装上轮船,开始它们的远洋航行水洗法与干燥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水洗法是先去掉了咖啡的果皮和果肉。水洗法最好在咖啡采摘后12个小时以内进行,以防止果肉与咖啡豆粘连。人们首先先用清水冲洗咖啡果实,以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把咖啡果实投入巨大的水槽,成熟的果实会沉入水底,与漂浮的不成熟的果实分离。沉在水底的果实被投入分离机,在这里,咖啡果实被压碎,从而使带有银皮的咖啡豆从果实中分离出来。下一个步骤是通过发酵去除银皮表面黏滑的果浆,经过了发酵的咖啡豆仍然覆盖着银皮,并含有15%的水分,因此还要对它们进行干燥。经过了干燥工序后的咖啡豆叫做“羊皮纸咖啡豆”(Parchment coffee),咖啡豆将在这种形态下,在严格的温度、湿度甚至是海拔高度下保持到出口前夕。即将出口的咖啡豆,要用脱皮机脱去它们已经干燥的银皮。用水洗法处理的咖啡豆,能保持豆子的原味,对于质量高的阿拉比卡豆通常采用这种的方法进行处理

关注公众号,发送 85593 免费阅读全文
2016-11-12 15:06:58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