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段夜景与左岸咖啡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5-03 23:31:15

法国导演阿伦雷乃1922年出生于法国小镇瓦讷。阿伦雷乃作为左岸派电影代表人物,其最广为人知的是早期以记忆与创伤为题材的作品,代表作包括《夜与雾》(1955年)、《广岛之恋》(1959年)和《去年在马里昂巴》(1961年)等。2014年3月1日,这位电影大师去世,享年91岁。

我从没见过雷乃。所以至今他对我一直是跳动的光影。大致算来我看过《广岛之恋》、《天命》、《穆里埃尔》、《我的美国舅舅》、《人人都唱那首歌》等。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看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法国上学时,摄影老师和剪接老师都是雷乃的人,摄影老师叫CharlieVan Damme,因为正与一位师姐恋爱而非常激情。他重点讲的是他在那时候与雷乃合作的几个作品,比如1986年的《情节剧》。我记得讲授的重点比如有:背景光线作为主要光源对人物的影响、人物局部补光的简化、反打只调整一盏灯是否成立、暗色衣服是否需要光线强调、 演员面部的差别是否需要不同照明等等。

那位剪接老师的名字,我忘了(老年痴呆?),他看见我们总在剪自己的短片,不大满意,向学校提了要求,征求了雷乃的意见,复制了雷乃的一场戏让我们每个人剪出一个自己的版本。当时此片尚未上映,所以我们无法参考“标准答案”,当时一般剪16毫米,这次是35毫米的。我记得剪的是一场四个人对白的夜景,景物是在摄影棚内搭建的,男主角是Pierre Arditi,女主角是Sabine Azema。 拍摄有三个方向,大体尊重一条轴线,没有美国电影式的逐渐聚焦或尝试动作构建,引领的是对白,但留白也很多,喊“开始”之前和喊“停”之后演员的状态与正常有很大不同。同学们大体还是按照某种“调情”的可能性在构建,或者试图以情感推进为剪接方向,只有一位尝试把整场对话剪成“哲学”的,效果惊人,也最搞笑。我找到一个Sabine在导演喊停之后非常松弛的一个笑容,那笑容似乎与整场戏无关。我大体按照多数同学的“调情”路线剪接,最后给了女主角貌似无关的延长的笑容,带同期声的,作为场面的终结。老师批评了我,说不应该建立剪接者与一个表演者的特殊情感关系。

说到情感关系,我最喜欢的雷乃作品是《穆里埃尔》,尤其是家庭前厅的几场戏,但年代久远,实在记忆不确,留待来日再补课。这两年因教学和各种影展选片工作的影响,我对短片的兴趣越来越大,重新看了很多,包括雷乃的《夜与雾》、《全世界所有的记忆》等。这部分感想,别的文章再写吧。

最后是小资旅游广告植入:所谓左岸,高级知识分子区在大学区域的下游,大约是圣日耳曼大街中段对面那几条垂直于塞纳河的街,主要是六区的范围,到了七区就是更资本主义的地界了,大学主要在五区。六区向南延伸到十四区的某几家咖啡馆是左岸知识分子写作的地方。

现在旅游手册中标注出来的六区核心地段咖啡馆,其实都是他们写作之余出来见人的地方。我个人几次被约到那里见面,对方都是上世纪30年代甚至之前出生的老同志,如与波伏娃同居过的《现代文学》的编辑、六七十年代在北京住过15年的老共产主义战士(此法国老人现在唯一的乐趣是阅读《炎黄春秋》)、上世纪20年代开始拍实验电影的人、情境主义的核心人员。那里确实是他们的地界。这些咖啡馆,如果小资真去旅游,对当地老年人要礼貌一点。

如果想要知道60年前他们写作的咖啡馆,自己熬熬年头吧,像我这样疑似老年痴呆的,才知道这么多。而且没必要浪漫化,他们多数在家里写作。

2014-08-01 10:29:01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