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毕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这两个经典的优质咖啡品种为云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种,1991年又从肯尼亚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种(抗病毒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属阿拉伯种(又称小粒种)的变种。由于这两个品种形态和习性相似,因而两者多混合栽培。
铁毕卡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及苏丹的东南部,是西半球栽培最广的咖啡变种。植株较健壮,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产量较高。铁毕卡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
波邦咖啡是小粒咖啡中仅次于铁毕卡的变种。主枝最初和主干呈45度向上生长,随果实负荷下 下垂,侧枝节部较密,结果多,产量较高。但浆果较小,成熟较慢。 波邦顶芽嫩叶为绿色,称绿顶咖啡;
卡第摩Catimor 是铁毕卡种的改良品种,有25% Robusta 的基因
据介绍,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为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用 咖啡果在教堂门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树,之后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树,栽种在教堂周围。从那时开始,朱苦拉村开始了咖啡种植,村子周围从此一直都被咖啡树包围着。村里年纪最大的两位长者杞光辉和李福生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
朱苦拉虽然贫穷落后,但它是一个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除了全民种植咖啡,村民们都有喝咖啡的传统:自种、自磨、自煮,现在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这里的村民们对咖啡树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效益,村民们也不舍得砍掉一棵咖啡树。
朱苦拉村接待宾客是用当地的咖啡和核桃,虽然用土罐罐煮出来的咖啡味道不是最好,但这种原始喝法却体现了朱苦拉村民们对咖啡的热爱,也是对来宾的最高礼仪接待。独特而浓郁的原生态咖啡文化,让每个认识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心叹,这里不愧为中国咖啡第一村。
古教堂
古教堂
朱苦拉咖啡林属于阿拉比卡豆(Arabica)云南小粒波邦(bourbon)和铁毕卡(Typica)品种小粒咖啡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小粒咖啡多数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地区,所以酸味适中,香味浓郁且醇和。云南的不少地区有适宜小粒种咖啡生长的独特环境,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
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怒江等地州。
保山潞江坝气温平均为21.5℃,最高达40.4℃,终年基本无霜,是公认的最佳小粒咖啡产地。这里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而驰名中外。
近年来云南其他产区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与国内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国际咖啡组织品尝专家在考察了云南咖啡种植及初加工基地后,将云南咖啡评价为哥伦比亚湿法加工的小粒种咖啡一类,为世界上最高品质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