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危全国左派游击队合并成立“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武装斗争遍布全国。不满阿本斯政权被推翻的农民组织了一支游击队,在这场战争中上十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1982年9月,危地马拉军队对当地玛雅人的迫害近似种族灭绝,有9000多名玛雅人被杀。1983年开始,危地马拉政府方面的迫害开始减少,国家重新开始民主化。但国家人民贫富不均的现象依然没有能够被解决,仅占1%的少数人拥有60%以上的可耕地和财富。1985年,危地马拉重新组织大选。[7]
1996年12月,阿尔苏政府(全国先锋党)与“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达成《最终和平协定》,危地马拉才正式结束长达36年的内乱。[1]
1996年,通过签署一份和平条约,结束这场持续36年的游击战。[7]
2003年11月9日,危地马拉大选,全国大联盟的候选人奥斯卡·贝尔赫当选为总统,同时全国大联盟是议会中最强大的党派。参选率为54.5%
危地马拉是中美洲的一个总统共和制国家,位于北美洲大陆的南部。西频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相接,东南与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接壤。 咖啡真正传入危地马拉是在1750年,由杰苏伊特(Jesuit)神父引进,到了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发展了此地的咖啡工业。
危地马拉国土面积约有108899平方公里。国土特征可分为:高原火山、低地热带林、太平洋沿岸火山性砂岸平原、以及加勒比海沿岸之处女地。中美洲的马德雷山脉(SierraMadre)横跨危地马拉东西,占地约2/3,境内有34座火山。在这个国家,河流、湖泊点缀着大地景观,而赤道森林及平原丛林则覆盖着大地。今天,咖啡业的大部分生产都在该国的南部进行,盛产优质的咖啡豆。
这是因为危地马拉位处热带,北部及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山地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
中部的高原也是危地马拉的文化中心,在这里,在1300到1800米高处全年气温温和,日温度在18到28℃之间,在更高处一月和二月往往会比较冷。东北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南部为500-1000毫米,而南部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合优质的阿拉比卡树种生长。而更加特殊的是,南部山区分布着数个活火山,这些活火山至今仍不定期喷发,虽然给当地的人民生活带去动荡,但其丰富的火山灰土壤也造福了当地的咖啡产业,给咖啡种植带去了丰富的物质;
且危地马拉咖啡豆大多属于阿拉比卡的波旁种,因此危地马拉的咖啡种植区几乎都在该国的南部山林地区。
而在危地马拉,共有七大咖啡产区,各产区所生产之咖啡风味各有不同,但归纳而言,危地马拉的咖啡均呈现温和并醇厚的整体质感,有优雅的香气,并带有类似果酸愉悦的酸度,俨然成为咖啡中的贵族,其中安提瓜产区的咖啡(AntiguaClassic)就深获全球咖啡饕餮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