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路上”的维也纳咖啡文化广告语,虽然早已广为人知,但只有坐进维也纳的咖啡馆才能体验到,在这里喝咖啡可不仅仅是打发时间这么简单。
维也纳咖啡馆文化,兴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时,这里的咖啡馆是维也纳文化界最重要的社交场合,当时光顾这里的人们普遍都是西装革履。虽然时代在变化,但维也纳咖啡馆的规矩可变化不大,所以走进老式的咖啡馆大厅,顾客们还是要穿着得体,才会收到欢迎。但如果真的是第一次登门,无意冒犯,这里的服务人员也会报以善意的微笑。不过,穿球鞋的顾客会被建议到室外支起遮阳伞的普通咖啡桌就坐,品尝同样的咖啡,这也算是大家各让一步。
有人说,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可以品尝到40多种咖啡,也有人说种类应该更多。但愿意到维也纳咖啡馆里来坐坐的人们,其实更钟意的是这里的氛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经常终日聚满了欧洲的剧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维也纳人称这里是奥地利诗歌、剧本、小说的摇篮。虽然大家的想法不一致,但面对浓香的咖啡,总还是能在这里开诚布公地交流看法。这样的故事,维也纳人用壁画,老照片记录下来,贴在咖啡馆的墙壁上。这其中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发生在作曲家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之间。两人因为在音乐创作上的看法不同常有交锋,而最著名的一次则发生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当时,布鲁克纳坐在一张单独的桌子上,点了一杯加打发后的鲜奶油的咖啡。勃拉姆斯高声叫道,“你和我,可能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和维也纳人一起喝咖啡,至今对方都会忍不住笑着,把这个老故事再说一遍给你听。
爱上维也纳咖啡馆的不仅仅有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昔日的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圆舞曲王朝施特劳斯父子都是这里的常客。维也纳咖啡馆名气在外,加上地处西欧,这里的咖啡可不算便宜。普普通通一杯咖啡也需要五六个欧元,而两杯咖啡的价钱在当地的超市里可以买上一大罐即溶咖啡了。
但在维也纳咖啡馆里,无论是谁都可以点上一杯咖啡,在这里相待多久就待多久,绝不会遭到服务生的恶言恶语。相反,如果看到你杯中咖啡已空,服务生会主动端来一杯水,放在桌上。这可不是维也纳的咖啡馆在变相下“逐客令”,而是真心希望你继续享受咖啡馆里的时光。当地人说,“喝完咖啡再喝水”的传统源于当地19到20世纪的住房危机。很多维也纳居民曾长期生活在贫民窟,1913年有近1500人自杀。当时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最后躲进咖啡馆打发时间。而好心的咖啡馆主人们也愿意接受顾客所剩不多的喝咖啡的零钱,好心地让他们在这里取暖藏身。
其实维也纳咖啡馆最早卖得不是咖啡,而是资讯。维也纳人喝咖啡的历史要追溯到17世纪。当时,欧洲人还不不知道咖啡为何物。1683年,土耳其第二次进攻维也纳,奥地利最终获得波兰的支持,击败土军。仓皇溃逃的土耳其军队在维也纳城墙周围的战场上几百袋咖啡豆,让其中一个波兰士兵缴获,后来才开设了维也纳历史上第一家咖啡馆。
因为是“舶来品”,所以咖啡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维也纳人广为接受。于是维也纳不少咖啡馆想到以免费提供报纸来吸引顾客,因为当时报纸很贵,一份报纸的价钱比一杯咖啡贵两倍。此后,进咖啡馆读报纸的文化,就渐渐在维也纳兴起。
维也纳是一个说德语的城市,但维也纳的咖啡馆里却是一个“联合国”。这里不仅说各种语言的顾客都有,也是全球资讯交汇最密集的地方。因此,维也纳咖啡馆也曾被称为“全球情报中心”和“政治中心”。一战时隔百年,但维也纳人至今都能够清楚地为你指出,在一个世纪之前,希特勒、托洛茨基、铁托和斯大林,这些昔日的政治强人,曾经在维也纳的哪些咖啡馆流连。
如今在维也纳的咖啡馆,仍然可以看到当地乃至欧洲的一些政要接受媒体的现场采访,彼此陌生的顾客也能从桌上摆放的蛋糕、报纸、象棋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话语伙伴,点燃彼此交谈的激情,享受只有维也纳咖啡馆才能带给他们的美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