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地区原为印第安人玛雅族居住地。
萨尔瓦多共和国风光
萨尔瓦多共和国风光
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后为墨西哥帝国的一部分。
1823年帝国崩溃,萨尔瓦多加入中美洲联邦。
1838年联邦解体后于1841年2月18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20世纪30年代起,军人多次发动政变,政局长期动荡。
1931年,马丁内斯任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当时经济大萧条,政治腐败,萨尔瓦多共产党的影响力急剧扩大。阿图罗·阿劳霍被迫下台,提名马丁内斯为下任总统。
1932年1月,开始进行地方选举,共产党候选人大量当选,但不被政府承认;萨尔瓦多共产党决定在22日发起暴动,但被马丁内斯发觉,当即下令逮捕共产党领袖法拉本多·马蒂。失去领袖的农民们手持大砍刀,如期发起暴动,但在政府军的镇压下失败,政府军随即展开报复,屠杀了造反的农民三万余人。
1932年以后的13年时间里,萨尔瓦多由马丁内斯统治。
1934年5月19日,萨尔瓦多宣布同满洲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承认该政权的国家。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萨尔瓦多加入了英美等国的反轴心国阵营。
1944年4月,由于经济瘫痪,知识分子和学生发起全国总罢工。
1945年5月,马丁内斯下台,流亡危地马拉,后前往洪都拉斯居住。
1979年,改革派革命军政府上台,无论是极右派和极左派都不满意这个政府,冲突发生并演变为内战。
1980年,萨尔瓦多国内正式爆发内战,对峙双方为美国支持的政府和古巴支持的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
1992年1月16日,马蒂阵线与政府签定《和平协议》,萨尔瓦多结束持续了12年的内战。
2014年3月,萨尔瓦多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执政党马蒂阵线候选人、副总统萨尔瓦多·桑切斯·塞伦以50.11%的得票率获胜,并于6月1日宣誓就职,任期5年风味:口味均衡、质地优良
建议烘烤方法:中度至深度,有多种用途
上质豆:萨尔瓦多SHB
味道的特征:酸、苦、甜味温和适中。
萨尔瓦多咖啡与墨西哥、瓜地马拉并列为阿萨、麦尔多集围的生产国,并且正与其他国家争取中美的前一、二名。产地高地者,为大小均称的大颗咖啡豆、香浓口感温和。与危地马拉和哥斯达黎加一样,萨尔瓦多的咖啡依据海拔高度进行等级划分,海拔越高,咖啡越好,依标高而分为三个等级:SHB(strictlyhighgrown)=高地,HEC(highgrowncentral)=中高地,CS(centralstandard)=低地;最好的品牌是匹普(Pipil),这是阿兹特克——玛雅人(Aztec—Mayan)对咖啡的称呼,它已经得到了美国有机物证明学会(OrganicCertifiedlnstituteofAmerica)的认可90年代初,游击战争大大地破坏了该国的国民经济,使咖啡的产量从70年代初的350万袋下降到1990--1991年的250万袋。该国东部受游击战争影响最大,许多农夫和工人被迫离开庄园。资金短缺致使咖啡产量大跌,由过去的每公顷产量1200公斤下降到今天的每公顷产量不足900公斤。
此外,政府1986年对出口咖啡额外收取15%的关税,即在现存30%的税收之外再征收15%。税收连同不利的互兑率,使咖啡出口极度减少,质量也随之下降。
政府终于认识到咖啡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例如:解决就业、赚取外汇和发展农业生产等,因此在1990年把部分咖啡出口工业私有化,希望以此增加咖啡在出口市场中的所得率。
今天,这种咖啡占全国出口量的40%。质地最优的咖啡在1月到3月出口,35%的特硬豆出口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