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在咖啡界最重要的年度比赛 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上,出生在塞尔维亚、 1997 年开始定居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咖啡师 Sasa Sestic 最终获得了冠军。
一年之后,一部关于 Sasa 的纪录片 The Coffee Man 出炉。这其中既包括了他曾经作为职业手球运动员的个人经历介绍,他和团队携带牛奶前往比赛地西雅图的各种比赛细节, 2014 年的 WBC 比赛冠军、日本咖啡师 Hidenori Izaki 对他的帮助,以及他在比赛之外对咖啡庄园的探访,等等。是个准备充分的纪录短片。
和这部声势浩大的纪录片相比,WBC 冠军的头衔也的确含金量十足。几乎每一位咖啡师都至少听说过这个由世界咖啡协会(WCE)举办的比赛。
比赛先从 20 多个国家选拔当地的优胜者,邀请他们参加国际比赛。决赛比赛限时 15 分钟,咖啡师需要向 4 位评委提供包括浓缩咖啡、卡布奇诺和创意咖啡三项 12 杯咖啡。而这一部分除了关乎技巧,也关乎到他们选择的咖啡豆,采用的创意制法,等等。
2014 年当 Izaki 比赛时,他多次提到了跟他合作的 La Mesa 庄园主 Enrique Navarro,还把他的名字和样子画成了插画放在了给评委看的介绍里。后来,伴随着 Izaki 的夺冠,La Mesa 庄园也在业界收获了更好的名声。
Enrique Navarro 和 Hidenori Izaki
Sasa 也是如此,在 Ona Coffee 的经营者、咖啡师的身份之外,他还是咖啡豆评价定价大赛 Cup of Excellence 的评委,以及原产地计划的发起者,这让他常常有机会深入到咖啡原产地,精心挑选。
在比赛中,他多次感谢了哥伦比亚的咖啡合作商 Camilo 咖啡农为他采摘的小批量咖啡豆,以及特别建立起的用以保护咖啡不被晒伤进而获得多 4% 糖分的遮阴系统。
另外一个会在比赛中被推到聚光灯前来的是跟咖啡豆有关的技术,比如 Sasa 就把Camilo 的红酒处理法(Wine Making)带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这个方法借鉴了红酒制作原理,将咖啡豆放置在含有二氧化碳的不锈钢容器来防止其氧化,可以被更好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它的香气不易挥发。在 Sasa 获得冠军之后,内部有三种分类(醋酸发酵/乳酸发酵/混合发酵)的红酒处理法风靡了精品咖啡界,除了日晒和水洗之外的咖啡豆处理法,更直接点的结果是,这种处理法下的咖啡豆也拿到了更高的售价。
去年 3 月,WBC 更新了规则手册,从今年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了 2016 WBC 开始,咖啡师将被限定使用咖啡机和磨豆机,分别是 VIctoria Arduino VA388 (“黑鹰")和 MAHLKÖNIG K30 Vario。前者正是星巴克引入到高端臻选门店的半自动咖啡机, WBC 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曝光平台。
对了,2016 年的 WBC 都柏林时间本月 22 号又要登场了。精品咖啡的口味、技术风向又会怎么变,值得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