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元,而且正在以每年15%的增速在爆发,到2025年达到万亿元规模。700亿元的市场规模、15%的市场增速,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为什么资本对此不屑一顾?
资本为什么瞧不起咖啡行业
行业发展扭曲,偏离商业轨道
“咖啡这个品类,目前并未出现特别性感的标的。”天图资本副总裁曾凡华说。天图资本专注于消费品类投资,曾投了甘其食、汤城小厨、周黑鸭等多个餐饮品牌。
什么是“性感的标的”?在曾凡华看来,就是有差异化的品牌。“品牌调性、目标客群以及其他环节的差异化和创新型的都可以”。
雕刻时光咖啡曾一度以差异化进入资本视野。2011年和2012年,挚信资本先后两笔资金注入雕刻时光咖啡。
当年决定投资雕刻时光的挚信资本董事郑庆生,如今已加入红杉资本。他当时主要考虑的就是雕刻时光与星巴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化。“它的特立独行存在着商业机会”。
显然,在资本方眼中,咖啡行业受冷落的原因跟咖啡人自身在商业上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沉迷咖啡技术、对风味近乎变态的膜拜;一味迷信技术指标,却忽视了在市场上做本土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咖啡口味;过于推崇小众市场,精品咖啡的崛起,本来应该从咖啡大众市场中进化而来,但实际全行业都在追求小众精品,甚至咒骂速溶产品,把咖啡当奢侈品,把咖啡文化当圣经来读,路只能越走越窄;对手工艺的膜拜,对新技术的排斥,在投资人眼中,这些扭曲的行为被引导成整个行业的风气,把自我情怀当宝,早就远远偏离了商业资本的轨道。
开拓型人才缺,创新型企业少
除了以上原因,咖啡业开拓型人才的缺乏也让资本望而却步。天图资本在决定投资某个领域时,更看重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要拥有远大的抱负和卓绝的领导力。“咖啡行业如果出现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我肯定会关注。”曾凡华说。
中咖产业基金发起人汪才华则表示,目前资本期待的咖啡独角兽企业在资本方视野中尚未出现。“其实资本这两年一直期待一个咖啡独角兽的出现。我们一直关注咖啡行业的创新模式、咖啡馆品牌的突破、咖啡商业模式的更新。但咖啡行业的风气,人人自娱自乐、自我安逸,一直没出现一个黑马型的企业或创新型、科技型的标杆企业。”“只是现在咖啡领域缺乏开拓性人才的参与罢了。”曾凡华感叹。
数据存在泡沫,产业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咖啡市场大约在700亿元的规模——与邻近的韩国和日本相去甚远,距离成熟市场的万亿元规模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尽管消费数据在不断上涨,但这个体量还不足以引起产业资本的重视。汪才华表示,资本是高度关注市场体量问题的。通常来说,1000亿—1500亿元的阶段,是资本介入的最佳时期。要知道,逐利的资本最擅长算计出手时机以获得更好的回报,他们往往只领先市场半步。“国内的咖啡市场,还是比较弱、比较小的小众市场,几百亿元,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市场”。
另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大家看到的这些数据存在大量的泡沫。这些年看到的数字,实际上是一个进出口的指标。真正的数据应该包含3个方面:进出口数据;淘宝等电商的电子交易数据;咖啡馆开店的工商、税务数据和雀巢、麦斯威尔等速溶渠道的消费数据。总的来说,咖啡行业数据,还是缺乏标准、专业性、权威性。
所以,行业数据上涨,并不意味着去咖啡馆喝咖啡的人在同比上涨。数据不明晰,产业资本看不明白,就不会贸然进入。
行业潜能巨大,管理尚不到位
在资本方看来,速溶咖啡领域已经没有机会,而咖啡馆这种业态门槛低、工业化程度低、资产过重、盈利能力太差,而且管理不规范。这让咖啡行业成为一个矛盾体,让资本方又爱又怕。“我们很清晰地知道,对咖啡产业介入的时间节点真正难形成的原因在于:咖啡馆存在经营不稳定、不透明、人员成本过高等问题。”汪才华说。比如,财务不透明、不开发票,收入就没有审计依据;不给员工交社保,人员流动性大;标准化程度低,尤其精品咖啡,投入产出比低。
资本拥抱过哪些咖啡品牌
其实,资本并不是抛弃了咖啡行业。就咖啡品牌来说,至少还有一些拿到了投资。这些投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投资传统品牌,未达资本预期
两岸咖啡、上岛咖啡和雕刻时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2007年,凯雷投资2100万美元投资迪欧咖啡;2008年,高盛资本和华生资本斥3000万美元投资两岸咖啡;2011年、2012年,挚信资本为雕刻时光注入两笔资金。当时,迪欧和两岸咖啡品牌都有相应的香港或A股上市计划,如今看来,迪欧与两岸这两笔投资实际上是不成功的,没有达到资本的预期。
尝试新商业模式,播种互联网咖啡
第二个阶段集中在2015—2016年,资本抛弃了传统咖啡行业,转向移动互联网给咖啡带来的新玩法。
但仔细梳理一下,这些获得资本青睐的咖啡品牌有两个特点。首先大都是非传统咖啡馆,依托于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相对于传统咖啡馆,这些不那么正统的咖啡馆却有着完整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设计。另一个特点是投资额度相对小。
新的商业模式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风险。比如疯咖,被迫宣告O2O业务失败,被迫转型。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资本对咖啡不感兴趣,而是对传统咖啡馆的商业模式不感兴趣。
拥抱资本 企业准备好了吗,咖啡行业破局,融合开放共赢
推动咖啡市场的普及和大众化。让咖啡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而不是用文化外衣包装的奢侈品。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行业新技术、新科技、新商业模式的推进。要看到,不止是星巴克推出餐品,中餐企业也在推出咖啡。传统的咖啡行业人士怎么想不重要,让更广泛的市场接受更重要。市场愿意为你的咖啡付费的时候,就是成功之时。
咖啡行业产业链上的企业,要有融合、开放、整合、跨界、共赢的胸怀,把市场、市值、利润向最大化发展。
资本涌入之际,行业洗牌之时
事实上,在咖啡产业上,资本已经开始悄悄有动作了:今年,重庆咖啡金融交易中心、中咖产业基金咖啡等产业资本进入咖啡领域,咖啡金融将从源头上介入咖啡期货、交易,从种植上发力咖啡产业。
而对行业来说,没有规模优势就没有未来。
大规模资本涌入,就是优势品牌快速扩张、完善团队建设、加强产品研发、建立规模优势、完成品类占位的最好时机。没有准备的咖啡品牌,会腹背受敌,甚至被洗牌出局。
源码资本副总裁王星石提醒,资本是外力,是催化剂,咖啡企业本身做得好才是根本。来源: 餐饮老板内参
咖啡加盟“退烧”
由韩系咖啡引领的加盟热潮在国内市场正逐步“退烧”。在今年举办的中国特许加盟展上,去年一度火爆的咖啡加盟品牌展商锐减过半。曾经备受投资人青睐的韩系咖啡品牌,在展会上更是鲜见身影。韩系咖啡品牌势头渐衰已成事实,但对于整体咖啡市场而言,并非没有崛起机会。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咖啡加盟市场褪去浮躁,对于依然坚守的品牌意味着更大契机。
咖啡馆业态有所式微
零售、餐饮、服务业依旧是中国特许加盟展中的主体部分,但在餐饮行业中,过去一度引领风潮的咖啡馆业态却显得有所式微。以往韩剧风潮带来的咖啡加盟热正在逐渐褪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展部副主任郝永强表示,经过了最初的市场爆发期,咖啡市场中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投资人,都在逐步趋于理性。
咖啡市场“退烧”,与过去一年国内加盟店问题频出不无关系。自去年6月起,咖啡陪你被爆料资金链紧张,各地门店关门跑路等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而同属韩系咖啡品牌的动物园咖啡也或多或少受到风波印象。对于咖啡品牌来说,通过放开加盟可以快速达到回笼资金、扩大品牌规模的目的,但管理起来却有较大难度。
在今年的中国特许加盟展上,与星巴克、COSTA齐名的太平洋咖啡首次亮相,对外公开放开加盟。据了解,太平洋咖啡通过城市代理的方式寻找加盟商,每座城市寻找一位加盟代理。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个体加盟模式,城市代理的加盟模式对加盟商的门槛要求更高,咖啡品牌或许难以借此短期内快速扩大规模,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控自营店和加盟店的一致性。
行业分化愈加明显
国内的咖啡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咖啡行业的分化也愈发明显。以迪欧、两岸等为代表的咖啡品牌,其推广的“咖啡+简餐”模式已经在市场上较为成熟,这类咖啡馆主要面向的是商务人群,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知。而咖啡陪你、漫咖啡等主打时尚、潮流、休闲概念的咖啡品牌在过去两年布局很快,但因为以往加盟模式上的一些漏洞,从去年进入调整期。从今年的咖啡加盟市场来看,如太平洋咖啡、CAFFE PASCUCCI等纯粹专注于咖啡产品的咖啡品牌将重新占领风口。
中国咖啡协会首任会长季明曾表示,咖啡店经营始终是个慢热的过程,经营咖啡馆需要培养消费者,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据了解,咖啡馆的经营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址。选择开在商场等地可以享有充足的流动客流资源,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受更多的租金压力。
此外,随着咖啡业态逐渐成为商场标配,品牌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一位咖啡从业者表示,如果将咖啡厅开在写字楼或者社区附近,一般需要经历3-5年的“养商期”,从而培养出门店辐射人群的品牌认知和消费习惯。
掌握节奏把控品质
把控服务品质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放开加盟的节奏。以太平洋咖啡为例,华润集团于2010年收购太平洋咖啡,并于2011年在上海开出内地第一家咖啡店。经过5年多的发展,太平洋咖啡目前在内地市场拥有300多家门店,只招收过3个加盟商。
太平洋咖啡会对加盟商的租金实力、人脉资源及既有公司情况做出评定,并通过后台和支付系统对加盟门店经营状况实时反馈,以此确保加盟商的盈利水平。此外,加盟商与直营门店享受共同的商品数据库、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售后服务,会员卡在直营店和加盟店均可通用,以此保证服务的一致性。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是一个咖啡连锁品牌还是一家咖啡加盟店,都需要时间去进行品牌沉淀,企业不要急于快速扩张,而是要形成与加盟商共赢的良性盈利模式。
《全国一二线城市咖啡业态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咖啡业态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开店10家以下的品牌店铺数量占比达77%;开店10家以上的品牌数量占比小于1%。门店数量可视为区隔新兴品牌与成熟品牌的因素之一,而从新兴品牌迈向成熟品牌的道路却是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