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处理方式之水洗法,入门咖啡必懂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2024-12-22 15:51:08

  水洗法是什么呢?
  
  作为一名咖啡消费者来说,我们无论网购,还是去咖啡馆里买新鲜烘焙的咖啡豆时,包装上总会有一些关于这一款豆的信息:海拔,产国,产区,一些风味标,咖啡豆种以及咖啡处理法。
  
  就Leon个人来说,以上信息内我真正了解的最晚的,当属“处理法”和“豆种”,而我也相信很多咖啡人们都与我相同。与“海拔,产国,产区”这种非常客观明了的信息比起来,对“处理法”与“豆种”的分辨实在与身为最终消费者的我们离得太远,但是这些信息又与我们最终喝入的风味息息相关。今天布袋用非常清晰明了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咖啡处理法中的“大哥”——水洗法Washed/Fully Washed/Wet Process。
  
  咖啡果结构
  
  在开始正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咖啡豆的本质。
  
  首先,植物学上讲,咖啡豆不是“豆”,咖啡的果实属于水果。的确,它长得很像豆子,但是从咖啡植株的果实形态上看,咖啡果实更像是桃子,而不像豆子。我们平常所谓的“咖啡豆”是咖啡作为植物的种子。
  
  请认真对比以上三图,必要时请百度百科。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见到的咖啡豆,外面本来还有四层物质:银皮、内果皮/生豆壳、中果皮/果肉&胶质、外果皮/红色或黄色的果皮。
  
  人们为什么不分国籍地将咖啡误称为豆?主要是因为往往人们容易无视掉咖啡果的果肉部分,咖啡果的果肉实在是太薄了,以下是咖啡果和桃子的横剖面。
  
  我们生活中吃桃子,是吃它的果肉部分;我们享用咖啡,却是将它的种子烘烤后磨碎泡水饮用,至于其他的果皮、果肉则全部舍弃。再加上咖啡种子长得很像豆子,大家自然而然称其为咖啡豆。在以后的描述中,为了简约、便于理解,我们依然采用咖啡豆的称谓,但是大家心里需要有数,咖啡豆不是豆。
  
  处理法存在的意义在于什么?咖啡果子长在树上,咖啡农将其采摘下时,它们长这个样子。
  
  此时依然是水果身的咖啡果,含水量还是相当高的,再加上咖啡果肉含有的糖分,堆在一起长时间放置的话很容易导致发酵、发霉,产生各种不好的味道,甚至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因此要想办法将不适合长途运输、库存的咖啡果转换成一种稳定、不易变质的东西。思路就是将咖啡果的果皮、果肉、内果皮全部去掉,再将种子晒干。水洗法即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一个。1740年,它由荷兰人在印尼的爪哇种植咖啡时发明,人们发现这样处理的咖啡味道十分清澈明亮,少了许多驳杂的坏味道,进而将水洗法推广开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水洗”这两个字几乎成为了“好咖啡”的代名词。在现今的商品级咖啡市场上,水洗咖啡的售价依然是最高的,但是,水洗法的成本也相当不菲。
  
  步骤
  
  如果你懒,看这个布袋翻译视频就可以了
  
  其实在水洗法下,还有众多对它的“魔改版本”。为了简洁以及便于理解,我们只讲讲狭义的水洗法。
  
  A. 采摘
  
  B. 浸泡筛选
  
  可以看到上图采摘到的咖啡果成熟程度并不相同,工人们将咖啡果倒入一个大水池里,不成熟的咖啡果因为密度较低会漂在水面上,而成熟的咖啡果沉底,工人将未成熟的果子捞出来弃置,其余的咖啡果被带入下一阶段。
  
  C. 机械去皮
  
  成熟的咖啡果伴随着水流被喂入一个专门刮去咖啡果外皮的机器,机器还会将咖啡果的大部分果肉刮去,但是还残留有一小层果胶黏在咖啡生豆壳上。水洗咖啡遵循着“不犯错”的原则,将任何有可能影响咖啡风味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中。例如到这一步时,咖啡果肉对咖啡风味的影响因素几乎被全部消除了,保证了水洗咖啡的“干净度”。被脱去外衣的咖啡豆们随着水流流入水渠,流去它们的下一个驿站。
  
  D. 除果胶(发酵 or 机械刮除)
  
  此时表面黏着少部分胶质的咖啡豆,伴着已经黏糊糊黏稠稠的水,流入了另一个大水池。果胶的粘附性强,去皮机器没办法直接给刮下来,此时需要更强的力量。要么采用放在发酵池中静置发酵,利用细菌对胶质的分解能力,将果胶去除;要么采用更加强力的机械,将咖啡生豆表面所有胶质刷下来。
  
  先说发酵,咖啡农会将此时的糊糊的咖啡豆倒在发酵池里,再倒入与咖啡生豆等质量的清水,静置8~40小时。具体的时间取决于温湿度、成本、产区、习惯甚至心情等等因素。仅发酵一部,最有名的魔改版本莫过于肯尼亚大部分产区的“二段”水洗发酵法。一般发酵都是一次性结束,肯尼亚人却将咖啡先放入发酵池24~36小时,再取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将咖啡表面的一些有机产物冲刷掉,再放入发酵池24~36小时,再取出清洗。“二段”发酵使得肯尼亚的咖啡酸更有层次,更成熟。
  
  发酵过程中,需要工人不断的搅拌,以让咖啡豆发酵均匀,使得果胶充分脱落。虽然发酵过程的思想依然是将能够影响咖啡风味的因素,也就是果胶,去除,但是它也对咖啡有着一些或好或坏的副作用。发酵好的咖啡,酸度适中,带有特殊的酸香和甜感;发酵差的咖啡,要么过酸,要么就是带有一股酒精和洋葱的发酵臭味。具体请详见咖啡风味轮。
  
  ⬆️发酵池里的咖啡,黏糊糊怪恶心
  
  发酵池里黏黏糊糊的迷の液体,由于含有许多细菌的发酵产物以及其他说不清楚的化合物,必须被当做废水处理。灌田地都不行。这水shi里有毒。
  
  可以看出我们在谈发酵时,三句不离一个“水”字,的确,对于水洗法来说,水绝对是最重要的资源,那些缺水的国家也缺乏实行水洗法的条件,这里我们就要讲一个相对折中一些的“水洗法”。也就是用机械刮去果胶的方法。
  
  机械刮除果胶,至少很省水,不需要用水泡生豆,也不需要再用水冲咖啡生豆,速度也很快,但是为什么并没有被广泛采用呢?虽然说机械刮除果胶很快,而且也达到了将果胶扼杀在影响风味的摇篮里这一目的,但是这却缺少了让咖啡风味在发酵池里静养发展的阶段,机械刮除的咖啡往往风味单一,并不是特别好喝。
  
  E. 干燥
  
  此前一直在水中浸泡的咖啡生豆含水量依旧很高,而较低的含水量才能保证咖啡能耐受长时间的运输以及存放。所以人们需要对咖啡进行干燥,最广泛采用的方式自然是风干+晒干,湿答答的咖啡豆被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或者平铺在高架网床上,经受太阳光和海风的洗礼。这一步需要咖啡农格外注意,要经常翻动咖啡豆给它们通风,避免某处因为湿度过高发了霉。咖啡生豆需要被干燥至10%~12%的含水量,再进行库存。
  
  F. 去壳
  
  晒干后的咖啡豆需放在仓库里至少储存60天,这一步叫做“养豆”。有的地方甚至会可以养上数年,变成所谓的“陈年豆”,这种豆被许多日本烘焙师所喜爱。咖啡带壳豆在被运出之前,会被送入去壳机,将内果皮,也就是种皮磨掉,成为我们熟悉的淡绿色咖啡生豆。
  
  其他小信息
  
  水洗咖啡被视作“高等级”咖啡,在于它几乎将所有对咖啡有负面影响的因素全部排除。水洗不仅保留了咖啡的本味,它更加强了咖啡的“明亮度”也就是酸度,以及特殊的果香。一般来说,水洗咖啡是所有处理法中最酸的一种。
  
  现在大规模采用水洗法的国家有: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夏威夷,坦桑尼亚,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
  
  如果有机会的话,请与日晒咖啡对比着尝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区别,不同产区产国在不同处理法的诠释之下,都有不同的迷人之处。

2016-06-20 11:13:45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