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后,精品咖啡“第三波”跃起,带动滤泡式黑咖啡复兴运动,手冲与虹吸壶成为欧美标榜“第三波”精品咖啡时尚必备行头。不过,手冲与虹吸壶,技巧好坏实在差很大,如果是懒人一族,爱喝好咖啡又不想伤神,不如使用你傻瓜它聪明的国货——艾贝聪明滤杯(Abid Clever Dripper)一样能享用好咖啡。
虹吸壶复兴
虹吸壶是台湾地区早期咖啡馆最经典泡煮法,至少流行半个世纪,但1990年后,台湾地区燃起意式咖啡热潮,1998年精品咖啡“第二波”的带头大哥星巴克,进军台湾地区,引燃拿铁与卡布奇诺新时尚,重创老迈的虹吸壶咖啡馆,黑咖啡由盛变衰,几乎成了老一代咖啡人的追忆。
虹吸壶近年在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已不复昔日盛况,逐渐被手冲取而代之。不外乎是因为虹吸壶壶的玻璃材质易碎,滤布易发臭,还需另备瓦斯炉、卤素灯或酒精灯等热源,方便性与机动性远不如手冲。
但虹吸壶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像是萃取水温容易掌控,泡煮品质相较于手冲,更为稳定,而且味谱丰富厚实。虽然虹吸壶的流程较为复杂,但手冲要完全取代虹吸壶,几乎不可能,毕竟台湾地区还有一大批怀旧虹吸壶迷,大伙沉醉在琐碎细节与连篇神话里,尽享虹吸壶的无边魅力。
虹吸壶发源于欧洲
虹吸壶的历史比手冲还早七十年以上,1830——1840年间,德国柏林的洛夫(Loeff)最先发明玻璃材质、上下双壶的虹吸壶萃取法,后经过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后进不断改良,盛极一时。
1960年后,美国发明电动滴滤壶,方便又省事,逐渐淘汰欧美的手冲壶、虹吸壶壶和摩卡壶,但日本人依旧迷恋古朴的虹吸壶与手冲,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今日还有不少咖啡迷,误认为虹吸壶和手冲是日本人发明。其实两者皆起源于欧洲。
虹吸壶过滤器
虹吸壶套件包括下壶、上壶、滤器(金属或陶瓷)、滤布或滤纸、搅拌棒和瓦斯炉或酒精灯,比手冲套件还要复杂。虹吸壶的滤器值得一提,传统滤器是金属材质,但几年前日本Kono推出弧形陶瓷滤器,引起不小话题。有人认为陶瓷滤器泡出的虹吸壶,风味更为平顺柔和,不易出现突兀的味谱,而传统金属滤器泡出的虹吸壶比较有个性,振幅较大。但也有人认为两种滤器没啥差异,纯粹是心理作用。
两款滤器除了材质有别外,外貌也大不同,金属滤器很平坦,但陶瓷滤器却是隆起的弧形,所附的滤布,如果是Kono原装货,织法很细致,尤其背面的缝边很工整,泡煮时比较不会冒气泡,可减少水流干扰,可能因此而泡出较温和的口感。但代价不小,售价是金属滤器的好几倍。
虹吸壶的滤器包裹一片滤布,有人嫌每次泡完要清洗滤布太麻烦,虹吸壶滤纸应运而生,需搭配专用的组合式滤器,滤纸用过即丢,非常方便,但泡完后偶尔还是会渗入细微咖啡渣。目前仍以传统金属滤器最普及,使用Kono弧形滤器以及滤纸滤器的人较少。
虹吸壶制作咖啡原理
虹吸壶的下壶可称为容量壶,圆球状并标有几杯份的水量刻度。上壶为圆柱状,可称为萃取壶,其基部有一根直通下壶的玻璃管,而包有滤布或滤纸的滤器,就紧铺在上壶基部的玻璃管口,过滤咖啡渣。
下壶的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与压力,将下壶的热水从玻璃管推升到上壶,开始泡煮上壶的咖啡粉。萃取好后,移开火源,此时下壶已呈半真空状,又失去上扬推力,下壶于是又把上壶咖啡液吸下来,咖啡渣被阻拦在上壶的滤布,完成萃取。虹吸壶壶(Siphon Pot)因此又称为虹吸壶(Vacuum Pot)。
虹吸壶如上山,手冲如下山
虹吸壶的最大优点是,下壶扬升到上壶的水温,可运用炉火操控技巧,保持在低温的86℃~92℃或高温的88℃~94℃的区间,前者是泡煮深焙豆时较佳的水温区间;后者是泡煮浅中焙时较佳的水温范围。
虹吸壶是在热源持续,水温逐渐上升的环境下进行泡煮,水温曲线徐徐向上,如爬山状,水温较高,咖啡粉的萃出率较高。反观手冲是在加热中断,水温逐渐下降的环境,进行萃取,水温曲线逐渐下滑,如下山状,水温较低,咖啡粉萃出率容易偏低。相对而言,虹吸壶的变因较小,此乃虹吸壶较容易泡出醇厚浓咖啡的秘诀。
因为虹吸壶泡煮水温较高,咖啡的厚实度明显高于手冲,冬季寒流来袭,感受尤深。虹吸壶以味谱厚实著称,但手冲以味谱细腻见长,各有千秋,端视个人的使用习惯与偏好而定,无需为两种萃取法分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