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了解咖啡该从何入手,如何品味和了解一杯咖啡的真正风味和各产地咖啡的区别,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做下总结同大家分享。
首先要告别几个误区——咖啡是苦的、咖啡很贵、咖啡味道都差不多、自己动手做咖啡繁琐麻烦
咖啡其实是一种水果。味道香而不苦或是酸酸甜甜的。咖啡跟可乐一样便宜。制作咖啡并不繁琐。
咖啡刚进入国内时,大多品质较低且烘焙深,烘焙到一定的程度(深烘焙),就会只剩下苦味。所以那时咖啡给人留下的印象即——苦咖啡,就连流行歌曲里也是这样唱着。实际这种粗糙的烘焙方式并不能表达出咖啡的原有风味。
咖啡是长在树上的果实,看起来很像樱桃,有着水果的酸甜和果香,当你喝到一杯拥有优质果酸的咖啡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要喝到酸的咖啡就觉得是怪味,如果存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会容易走入误区。当然,如果是醋酸或者坏酸味,那说明咖啡严重不新鲜了。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苹果和橘子酸的不同,酸奶和坏了东西的反酸也不同,酸是多种多样的。如同水果或像红酒般的酸甜是美味的,当然随着品种和烘焙的不同,也有不酸又充满浓郁香气的咖啡,但如果只是苦味,那绝对不是好咖啡。也许你震惊过有的人能把很苦的咖啡一饮而尽,但这除了说明他很能吃苦之外其他毫无意义,因为好咖啡不是这样子,也不是这么喝的。
其实出去喝一杯咖啡动辄几十元还是蛮贵的,喝两杯的价格等于两菜一汤了,但可以告诉你,咖啡是世界第二大期货(第一大期货是石油),是世界上除了淡水之外的第一大饮料,销量远高于可乐和茶叶,如此多的人在喝说明这是一个又好又便宜的饮料。自己在家做,100-200元就可以买到一斤品质高于普通咖啡馆的庄园级别咖啡豆(咖啡一般以磅为单位,即454克,这里说斤方便理解),平均到每杯大概3元钱,跟可乐差不多。
如果你准备自己做一杯咖啡又不知从何入手,可以参考我下面的引导推荐。
咖啡师在国外是类似于厨师的职业,对技术有相当的要求,就像我们能炒熟一个菜,却做不出酒店大厨的味道。而同样一种食材,比如鸡蛋,炒着吃和煮着吃味道完全不同,这在咖啡上也一样,不同的器具和制作方法对会让味道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新手技术是最大难题,如果选择和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做出世界上最难喝的苦水咖啡,会使你误解咖啡就是这个味道,这么难喝。所以新手选择器具应尽量选择技术含量低,又能体现咖啡豆原味的类型。这样便于客观的了解豆子特性而少走弯路,因此我首推法压壶。
使用前先预热一下壶体和咖啡杯,会有惊喜效果。
放入较粗研磨的咖啡粉12g,法压壶常用的咖啡粉和水比例为1:14——1:18,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浓淡。建议从适中或者偏淡的比例喝起,如果一开始没办法适应黑咖啡(不加糖奶即黑咖啡),也可加糖奶,每次喝都比上次少放一点,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适应黑咖啡 ,品尝咖啡的原本香气。
加入200ml热水,建议水温85-92度,搅拌约30秒。
搅拌后盖上盖子,但先不要压下滤网,静置20-30秒
压下滤网。
将咖啡倒出,因为有少量细粉,可以静置20秒再喝,马上喝也可以,细粉的量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法压壶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方便,在家里,办公室,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一杯地道的咖啡,不依赖技术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训练对咖啡各种香气的概念。前提是要用品质足够好,够新鲜的咖啡豆。
最后建议大家购买器具和咖啡豆时,找口碑和信誉佳的商家购买,特别是咖啡豆,滥竽充数和品质不佳的比比皆是,只用低价的方式占据市场。购买到品质不佳或假冒的豆子则失去了品味一杯咖啡的基本意义。
此贴转自咖啡吧的吧主--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