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拉花 意式咖啡的泡沫圆舞曲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咖啡技术 > 2024-12-25 16:46:02

咖啡师制作叶形拉花(图片来自 travellercoffee.pixnet.net)

  咖啡师制作叶形拉花(图片来自 travellercoffee.pixnet.net)

  咖啡拉花:牛奶与咖啡的艺术

  咖啡拉花(Latte Art)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拉花(Free Pour),在往浓缩咖啡中倾倒热牛奶的同时 “拉” 出图案;一种是雕花(Etching),在冲调好拿铁之后,用巧克力酱和牙签等辅助用品直接在拿铁表面的泡沫上 “雕” 。

  拉花和雕花两者比较,前者更加奇妙,而后者花样更全。这是因为在雕花时,拿铁表面的泡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支撑巧克力酱、焦糖浆之类的有颜色的酱料,不但给咖啡师以更多时间,勾画、构图也有了更大的自由。

  而拉花的奇妙之处则在于图案是在调制拿铁的过程当中形成的。拉花的奥妙,资深的咖啡师或许会从如何制取浓缩咖啡和热牛奶泡沫谈起——不过,从物理上来说,咖啡拉花是怎么一回事呢?

  咖啡拉花是怎么形成的呢?

  制作咖啡拉花的咖啡叫做 “ Espresso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浓缩咖啡或意式浓缩咖啡。这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用接近沸腾的热水以高压冲过细细研磨后压实的咖啡粉得来。在浓缩咖啡的表面飘着一层红棕色的泡沫,这层泡沫叫做 咖啡脂 (crema)。

获取浓缩咖啡时得到的咖啡脂(图片来自 en.wikipedia.org)

  获取浓缩咖啡时得到的咖啡脂(图片来自 en.wikipedia.org)

  咖啡脂的存在往往被视为浓缩咖啡质量的标志,其体积要占到浓缩咖啡的 10% 以上。咖啡脂里面含有许多气体,大概在总体积的一半左右。

  如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咖啡脂的结构,可以看出里面含有气泡、脂肪颗粒(一般小于 10 个微米)以及一些固体的颗粒(咖啡豆细胞壁的碎片之类) [1] 。

  咖啡脂的存在是形成咖啡拉花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咖啡脂,可以看出里面包含有气泡、脂肪颗粒以及一些比如咖啡豆细胞壁碎片之类的固体颗粒(图片来自 Ernesto Illy & Luciano Navarini / Neglected Food Bubbles)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咖啡脂,可以看出里面包含有气泡、脂肪颗粒以及一些比如咖啡豆细胞壁碎片之类的固体颗粒(图片来自 Ernesto Illy & Luciano Navarini / Neglected Food Bubbles)

  而用于制作咖啡拉花的热牛奶也经过了预先处理,通过搅拌或者其他的方法,热牛奶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牛奶和空气混合而成的 微泡沫 ( Microfoam ) 。

  如何让牛奶起的泡沫又多又持久,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云无心 就做过这样的研究,有 实验室手记之卡布奇诺的泡泡 一文为证。

  在混合热牛奶和浓缩咖啡的过程中,我们有两种泡沫混合在一起,一种是牛奶表面的空气和牛奶混合的泡沫,一种是浓缩咖啡表面的脂肪、气体和浓缩咖啡混合的咖啡脂泡沫。这两种泡沫都相对稳定,咖啡脂的泡沫一般可以维持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 [1] ,牛奶和空气形成的泡沫也可以维持数分钟之久 [2] 。

  这两种泡沫混在一起之后,由于它们的颗粒都很大(都是微米级别的大小),并且互相挤在一起,颗粒的扩散过程是很慢的,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两种泡沫之间混合的速度会很慢,因此,泡沫之间的界限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清晰。这样,咖啡师倾倒牛奶时做出来的图案可以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供顾客欣赏。

  所以说,咖啡拉花实际上是两种泡沫(而非液体)混合出来的效果。知道了这个以后,再看咖啡拉花,除了赞叹之外,是不是增添了一份其他的感受呢?

“Latte Art”,咖啡拉花(图片来自网络)

  “Latte Art”,咖啡拉花(图片来自网络)

  有读者可能会问了,为什么非得泡沫混合在一起才行,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合在一起就不行吗?

  如果两样都没有泡沫,当我们把牛奶倒入咖啡的时候,其实它们也不是立刻就互相均匀混合的。虽然仔细说来这两种液体内部仍然是有微米大小的颗粒,但是这些颗粒并没有互相挨着,并且颗粒只占液体的很小一部分,并没有泡沫的那种稳定性。所以,这两种液体混合的界面不但因为内部液体的流动很不稳定,界面也会因为扩散的原因很快变得模糊起来,不能够做成拉花的图案。

  而我们这里要说的咖啡拉花的事情,就完了。

  参考资料

  [1](1, 2) Ernesto Illy and Luciano Navarini, Neglected Food Bubbles: The Espresso Coffee Foam, Food Biophysics 6, 335-3348 (2011).

  [2]Felix Sebba, Microfoams—An Unexploited Colloid System,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5, 643 (1971).

  鸣谢: 本文在编辑过程中得到 谣言粉碎机编辑 @秋秋 的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

2015-07-31 10:47:04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