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发展 农业科研院所助推中国咖啡

作者:中国咖啡网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12-22 13:05:36

  笔者拟稿至此,心情激荡而凝重。中国咖啡、特别是云南小粒咖啡在中国大陆通过几代人的执著耕耘,几经坎坷和曲折,能发展到大规模产业化的今天,能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评为一类产品是来之不易的。笔者认为,云南小粒咖啡能迅速在中国大陆的崛起与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卓越努力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科技助推了中国咖啡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云南咖啡植区铁皮卡和波邦变种咖啡的病虫害比较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锈病、旋皮天牛和根粉蚧,大大制约了云南小粒咖啡的发展。事实上,云南小粒咖啡系阿拉比卡(Arabica)中的铁毕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两个经典优质咖啡品种混合栽培于云南高原特定地理气候环境下的变种咖啡。1991年又从肯尼亚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种,由于这两个品种形态和习性相似,因而两者在云南多混合栽培。均属阿拉伯种(又称小粒种)的变种。

  1967-1968 年云南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所)从印度引进抗锈小粒种咖啡S288 进行试种;先后两次从德宏州农科所引入抗锈咖啡品种S795、S288,共37株,种在果园保存。新一轮发展咖啡配置抗锈咖啡品种是重中之重。科技工作者对S288咖啡寄予希望,通过18年的保存和试验观测,已经证明该品种是理想的抗锈品种。

  1985年10月德宏分局试验站由德宏农垦分局科办主持,邀请农垦设计院、版纳分局、德宏州科委等单位的专家到会,对“抗锈咖啡S288引种试种”科研成果进行验收鉴定,与会专家都认为该品种是一个难得的抗锈品种,对该所在“文革”困难期间将这个品种保存下来给予高度评价,一致通过了科研成果的验收鉴定。建议在湿热区大力推广,并开始在州内省内推广应用。种子引往华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红河、文山等地栽培。推广种植面积到达21333.33公顷。“抗锈咖啡S288引种试种及推广”获1985年度德宏州科技进步二等奖。不过由于该品种是20世纪30年代印度选育的咖啡抗锈品种,故除了抗锈性外,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已落后,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原云南德宏州农科所高级农艺师余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植保所调来德宏开展咖啡锈病研究工作,是我国咖啡锈病研究的专家。1985年他调回原单位工作后,于1986年再度到云南德宏进行咖啡调查,保山潞江农场姜平陪同他到单位举办了咖啡学术报告。余浩就大家关心的咖啡高产问题阐述了咖啡结果大小年是咖啡植物生理学的特性。姜平从园艺措施上论述了如何控制咖啡大小年的发生。技术员段保亭陪同两位专家到潞江坝考察了咖啡园。余浩调回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工作后,仍然是进行咖啡锈病研究。

  余浩多年在德宏工作,了解德宏种植咖啡条件好,只是锈病问题制约了咖啡的发展。根据他在德宏研究咖啡锈病的结果表明,产量越高的那年咖啡锈病越重,再喷多少波尔多液也没有效果。所以他回海南后,借助热带作物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联系便利的有利条件,与葡萄牙咖啡锈病研究中心(以下称CIFC)取得联系。1988年他从 CIFC的主任卡罗斯博士那里获得了卡蒂姆CIFC7960(F6)、CIFC7961(F6)、CIFC7962(F6)、CIFC7963(F6)等系列抗锈咖啡品种,并将综合性状表现好的CIFC7963(F6)咖啡寄给了本所和保山潞江农场的姜平。1988年5月该所将寄来的21克(102粒)于同年播种育苗,得苗50株;1989年6月定植在试验队的路边平地,植距1.5×2米。1992年保存39株,并进行抗锈性及适应性观测,第一代种子引到湿热区的瑞丽农场六分场、遮放农场试验站、遮放农场四分场、潞西市象滚塘乡、陇川县龙江河谷海拔780—900米的范围种植。曾多次做大田锈病接种试验,人工接种上锈病孢子。但多数接种点仅产生黄斑,而不产生锈病孢子亦不扩散,发病率为9.5%。对照(波邦或铁毕卡)为49%,表现为亚免疫型抗病品种。该品种表现出了树形矮生紧凑生势强,抗锈高产品质优,这39株平均单株产干豆0.78千克,最高达1.4千克。于1993年在果园橡胶林下种植0.67公顷,在原1966年生比区种植1公顷,在牛肋巴和肥料试验区各种植0.33公顷,对不同立地环境扩大种植。1994年布置到遮放和潞江新城农场种植。而CIFC7963(F6)咖啡在潞江农场的姜平的努力下,同年播种育苗,得苗11株,同年定植于姜平自留地11株。1991年潞江农场试验站建立0.17公顷试验地,到1993年已经发展到生产试种33.33公顷,到1995年已推广种植66.67公顷。

  1996 年对该品种引种试种进行了总结验收后推广生产使用。“九五”期间在德宏、保山、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玉溪、怒江等地区及缅甸共推广种子13059.3kg,种苗20万株,推广面积达6 984hm2 。经过不断繁育推广现全省卡蒂莫CIFC7963 F6 种植面积已达10 000hm2 。成为咖啡生产上的主栽品种。「7」高产品系卡蒂莫 CIFC7963 F6 咖啡生产列入了云南省生物资源创新工程开发项目,目前云南种植的小粒咖啡品种中该品种占了80%。

  1980年中央四部一社在保山召开全国咖啡工作会,咖啡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86年云南省热区开发领导小组成立,由金人庆副省长任组长,并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经所)开展“热带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地约40人参加了半年的培训,主要以咖啡为主。

  1985—1988年省委书记普朝柱、省长和志强、副省长金人庆、副省长赵廷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钱伟长以及国家南亚办负责人等到所视察,非常重视热区开发和咖啡生产。此时热经所的咖啡科技推广工作主要在保山、德宏、怒江几个地州,到1988年全省咖啡推广面积831.7公顷,收获面积总产达224.9吨。

  1989年瑞士雀巢咖啡公司与思茅签订6666.66公顷的咖啡生产合同,此后美国麦氏咖啡也进入云南咖啡市场,从此大大促进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

  1992—1993年,热经所派出张星灿、黄家雄等七位科技人员到临沧地区耿马县协助美国麦氏咖啡公司进行咖啡技术培训和指导生产,培训人员40余人;与美籍华人李华林,巴西专家爱德瓦多开展了学术交流,并指导育苗等工作。

  咖啡初加工分为干法加工、湿法加工、半湿法加工(机械化脱皮脱胶加工)几种,1980年以前云南咖啡加工多采用干法加工,即将鲜果直接晒干,再用碾米机去壳即为咖啡米,或人工去皮发酵晒干脱壳为咖啡米。此方法难以晒干,品质差,工效低。1979年热经所杨志华、李超在碾米机的基础上,改造发明了咖啡鲜果脱皮机、脱壳机,加工能力鲜果250-2000千克/小时,咖啡豆120千克/小时,此技术已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

  1995年随着思茅咖啡的投产,由于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有限,因而从哥伦比亚引进255CM立式脱皮机,大提高了工效,但该技术需发酵,耗水量大。为此,1999年热经所吴永康在对巴西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引进了咖啡脱皮脱胶组合机,不需发酵直接晒干。该技术引进后,通过与昆明利邦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已成功举办二期机械培训班,为全省培养人才100多人。热经所文志华在该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参加授课和到基地指导生产。生态型脱皮脱胶组合机具有省水、质量稳定、人为可控等优点,目前已被多数大型咖啡园所采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以下简称香饮所)兴隆香饮所。20世纪60年代以来,香饮所陆续从国外引进和收集国内咖啡高产和抗病品种,进行适应性种植和抗病性鉴定。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蒙多诺沃种,从喀麦隆引种喀麦隆种,1978年分别从海南、云南、广西和从墨西哥、马来西亚引进23个品种(小粒种),在兴隆地区选育种。其中墨西哥4个、马来西亚1个和巴西等品种生势好,树型合理,抗性强,产量高,适合在海南低海拔地区推广。1960~1988年,香饮所经多年筛选和系比试验选出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并进行了插条繁殖试验。经海南兴隆、澄迈等三个地区区域性种植,对其高产稳产性进行方差分析,4个品系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系。并从18个无性系初级系比中,选出7个进行中级系比,选出5个品种建立综合丰产试验示范基地。用其换接低产咖啡园,干豆产量为2030~3550kg/h㎡吨,产量提高4~5倍,达世界先进水平「8」。

  6.对外开放和国外企业挺进中国咖啡市场

  总部位于瑞士的雀巢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雀巢就开始与中国政府商谈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其在营养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顶尖专有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转让给中国。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始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在过去的近20年中,雀巢从瑞士对大中华区的直接投资已累计达70亿元人民币。雀巢大中华区的总部设在北京,经营21家工厂,其中4家在上海地区、3家在广东省、4家在天津地区、3家在四川省、2家在山东省、1家在黑龙江省、1家在江苏省、1家在内蒙古自治区、1家在北京地区,还有1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01年,雀巢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雀巢研发中心。2006年,雀巢在大中华地区的年度销售额达119亿元人民币,缴纳各项税款约11亿元人民币。

  1997年,“麦氏”改名为“麦斯威尔”。麦斯威尔咖啡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咖啡,也是享誉世界的美味咖啡。当时为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在喝了那些咖啡后称赞“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该语句现为麦斯威尔产品的注册商标。麦斯威尔咖啡在1985年首次进入中国。

  台湾咖啡连锁店在中国大陆的经营主要有:星巴克、真锅、上岛。

  星巴克采取区域授权方式,把全国划分为华北、华中、华南三区,并分别与不同的公司结盟合作。星巴克一般扎根在一些繁华商业大楼或者写字楼的底层。在全球的每一家店址选好后,星巴克要求加盟商把这家店的平面图、周边环境等资料发往美国总部,由其策划装潢设计,然后再把设计图发回各地。星巴克由曾在台湾经营麦当劳、硬石的孙大伟在1999年引进到大陆来。

  真锅采取直营+特许混合连锁模式的原因是“便于培训和提供样板店给加盟者看”。真锅对理想的加盟者是这样描述的:良好的品德与信用,对经营咖啡事业有高度的热忱与执著。加盟者需要提供一个150-200平米的店铺,在交足120万元的费用后,自己就成店主了。真锅的“老家”在日本东京,1992年进入台湾,在中国大陆,真锅有30家咖啡连锁店,其中6家是直营店。

  上岛采取低价合同连锁。上岛咖啡的加盟费用每四年仅为6万元。上岛帮助加盟者选取设店地址,同时提供具有上岛特色的餐饮原料、器具、物品与配套设施。上岛咖啡由台湾人陈文敏创办,1997年5月,上岛咖啡与唐城集团合作,自台湾进入内地。

2015-02-07 16:35:11 责任编辑:中国咖啡网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