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咖啡豆的包装袋里都会看到海拔多少米,这对了解咖啡豆的信息重要吗?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懂咖啡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从海拔就可以知道这咖啡豆的质量怎么样,是否属于精品咖啡,处于什么样的等级。当然,咖啡的质量与等级不能单纯的从海拔来确定,海拔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已。
咖啡豆的分级有很多种方法,每个生产国都会不一样,我们一起来了解各产国咖啡豆的分级标准。
各国分级制度
哥伦比亚
1、豆粒大做为区分的标准
2、数字越小,筛网孔洞越大,代表豆子体积越大,不过对哥伦比亚来说。
肯亚
1、一般常看到的AA++、AA、Top、AB+,是贸易商自己的分级,不在肯亚的官方制度里面。不同的贸易商会有不同的界写。
2、基本单位1/64英时称为:(目)。
3、8—20目=8/64—20/64,分子越小,代表筛网的孔越大,豆子品质越好。
衣索比亚
1、以「每300公克生豆,所能允许的瑕疵豆数量」为基准
2、数字越小越好
自1970年代衣索比亚引进水洗处理,当时水洗被视为较高级的处理法,因此只有水洗牌的近G1~G3,日晒则是G4~G5。
随着技术上进步与市场需求,日晒豆也终得以列入更高等级。
巴西
1、巴西的咖啡生长高度大约只有海拔600–1200公尺
2、Soft指的是风味温和、柔顺的表现
中南美洲
如Geisha艺妓就是属于SHB等级,SHB为Strictly Hard Beans 的缩写,指的是在高海拔地区非常坚硬的豆子,但每个国家使用的等级名称及对应的海拔都略有不同
但SHB对当地来说是海拔。
瓜地马拉
对瓜地马拉来说海拔高度1400公尺以上才算是SHB(超硬豆),海拔较低的话就是单纯硬豆,也就是HB(Hard Bean),再更低的话就是半硬豆(Semi Hard Beans)了。
哥斯大黎加
海拔超过1200公尺以上就算是SHB(超硬豆),海拔较低的话称为好硬豆(Good Hard Beans),再更低的话就是硬豆(Hard Beans),台湾常见的就是SHB 或HB。
为什么越高海拔等级越高?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植物生长速度较慢,所以更能在咖啡豆中累积更多物质,风味越多,对豆子后续处理的弹性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咖啡豆也经常用豆子大小来分级了。
所以,高海拔的咖啡豆不一定都是好喝的咖啡豆,但也不能否认,海拔高的咖啡豆容易有更多风味,比较容易是高品质的咖啡。
咖啡豆越贵越好?
其实不尽然,虽然高单价的咖啡豆风味客能更丰富,但找寻最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才是最重要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