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手冲咖啡的风味90%取决于咖啡豆的质量,只有那微弱的10%取决于手冲的手法。浅烘焙的咖啡豆是很多人选择手冲的首选,因为浅烘焙的咖啡豆保留了更多的花果香气、明亮活泼的酸质、干净清澈的口感是浅烘焙咖啡独有的特点。如耶加雪菲、肯尼亚等都是如此
手冲浅烘焙的咖啡有不少的技巧,虽然看上去你都懂,但是你的手却告诉你,你并不懂。
步骤1“研磨咖啡豆”——准备好16克的咖啡豆,然后放入手磨咖啡器里将咖啡豆研磨成粉
步骤2“事先准备”——一边将手冲壶中煮沸后的热水控制在92摄氏度左右,另一边将滤纸贴合地放入滤杯中用热水浸润和在放入滤纸后的滤杯中倒入研磨成粉
步骤3“萃取”——萃取过程使用电子秤计时并观察水的用量,先用手冲壶中的热水注水大约10秒钟的时间充分浸润滤杯中的咖啡粉,尽量每个角落都顾及到;然后等待20秒钟(也即计时30秒)后开始用细致而缓慢的水流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划圈的方式冲泡咖啡粉;最好的控制是当用间到达2分钟,水的用量大约为200克,就可以停止,萃取完成。
底壶中是制作好的手冲咖啡,可以等到温度降下来一些再品尝。在不同的温度下,棕色的液体里保留的咖啡豆的风味和口感会有所不同,令人期待。
激发我写这篇指南是一个关于“其实水知道”的实验,在人们面前摆放两杯水,如果对其中一杯水说“我喜欢你”,对另一杯水说“我讨厌你”,然后把这两杯水放入冰箱。最后,说喜欢的那杯水结成的冰块形状会很美,说讨厌的那杯水结成的冰块形状会很丑。
由于手冲咖啡涉及到细致的工序,在每一道工序中,人们会有情绪上的变化,制作的手法每一次都会有差异,之前我也提到过这些微弱的差异其实并不会太影响咖啡的风味。有一次,我制作了一杯手冲,一位朋友说仿佛是带着爱心制作的,特别好喝。
是否带着愉悦的心情制作会与带着很差的心情制作,咖啡的风味还是会有所不同呢?这里不是要争论唯物论或者唯心论,而是希望日后我每一次制作手冲时都是能够赋予这杯咖啡一些生命力的。
上文其实写了很多废话,但我担心如果没有这些废话,只写手冲的制作步骤会很单调。人们说,从速溶咖啡到意式咖啡再到第三次浪潮手冲咖啡是一个追求返璞归真、慢工出细活、重现咖啡原味的理念下推动的。于我而言,了解到咖啡豆原本的风味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许事物就该从破除外在包装挖掘到其本质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