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和我们当地的咖啡连锁店,在口味上的巨大差异。当然,我们还是对每一杯带着苦涩和焦灼味道的咖啡毫无抵抗力。
咖啡豆里的秘密
事实证明,我突然讨厌哥斯大黎加的饮料是有原因的。你看,一般来说,咖啡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烘焙法:轻度烘焙、中度烘焙和重度烘焙。
重度烘焙在美国无疑是最常见的。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可能过去喝过的所有咖啡都是重度烘焙的。我们把深度烘焙与含有大量咖啡因的「浓咖啡」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轻度烘焙的咖啡才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但这是另一个咖啡烘焙的话题了。
当我们在 El Toledo 烘焙咖啡时,游客们会看到咖啡豆是如何在短短几分钟的烹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以及这几分钟对咖啡的味道意味着什么。如下图所示,下面每组咖啡豆在烘焙的15分钟里,每隔1分钟取出一次,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不同的烘焙时间对咖啡的外表就已经造成了千差万别的影响,更不要说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内部的机理了,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一点在不同烘焙时间和手法的咖啡豆上体现的尤其明显。
对于烘焙,你需要了解这些东西:
在轻度烘焙中,果味和酸味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原材料的味道得以保存。
在中度烘焙中,咖啡尝起来更平衡,也更甜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葡萄糖已经被加热和激活,但却还没有燃烧掉。
在重度烘焙中,主要的味道是苦味。东西被烧的时候,焦苦味自然在所难免。
价廉的重度烘焙咖啡
在轻度烘焙的情况下,高品质和低品质咖啡豆的味道差别很大。高品质的咖啡豆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不同的生态系统和阴凉的环境中,使得咖啡豆缓慢成熟,所以也更有味道。而低品质的咖啡豆通常来自低洼的农场,它们几乎没有树荫或多样性,成熟得很快,这样一来,也就没什么机会来培植出味道了。结果就是口感上大打折扣。但由于种植所需的时间和多样性(其他植物的空间),高品质的咖啡豆产量较低,而低品质的咖啡豆却可以批量生产。
随着咖啡豆烘焙时间的延长,高品质和低品质之间的差异就消失了。可以这样想:你和一个朋友去牛排馆吃饭。你点的是菲力牛排,而你的朋友点的是小腿肉。很明显,如果你们俩选择的烹饪程度都是轻度烤制,味道会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如果你们俩都选择了深度烤制,它们的味道就会大同小异。毕竟烧过的肉尝起来都差不多——无论原材料的品质如何。咖啡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家大型连锁企业购买高品质的咖啡豆,然后用它们来生产重度烘焙咖啡,那就蠢到没边了。所以它们可以花更少的钱买低品质的咖啡豆,反正味道在重度烘焙之下也差不了多少,利润空间反而会大增。
原因不止于此
我不是星巴克的反对者。虽然我不喜欢它的咖啡,但我认为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它所受到的挑战来自于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该公司通过鼓励供应商采取可持续的做法我觉得得很好,而且它还为员工提供了超越常规的服务。
还有一个不那么阴险的原因,那就是苦涩的咖啡之所以受到所有主要连锁店的青睐,是因为重度烘焙是保证口感一致性的唯一方法。
就像我的朋友 Morgan Housel 说的那样: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就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但品牌必须透过不断地重复来赢得,要让人们相信,昨天的经历就是明天的期待。这很难,而且要花很长时间。可一旦成功,却会异常强大。如果你意识到一个品牌有多重要时,你会发现强大的品牌可以建立在次等产品之上。
本质上,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如果我们从 El Toledo 买一份轻度烘焙的咖啡,然后把它跟一英里外的农场的另一种轻度烘焙咖啡相比,味道可能会大有不相同。不同的海拔、耕作方式、生态系统甚至天气模式都会对咖啡豆的味道产生巨大影响。在黑暗的烤炉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直接简单粗暴地把所有的味道都烤掉了。在轻度烘焙的情况下,这种味道就是全部的噱头和卖点。
没有哪家跨国咖啡公司会靠轻度烘焙的咖啡大赚一笔。我认为,即使是星巴克和其他公司提供的轻度烘焙咖啡,品质也非常差。但,下次你在哥斯大黎加——或者任何其他咖啡生产国——喝一杯轻度烘焙的咖啡时,你会为它的美味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