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商人为牟取暴利‧烂豆掺化学制咖啡粉
奸商为牟取暴利,将黑心
越南咖啡粉高价销往全国各地,年销量粗估约180万美元,对消费者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带队的内政部打击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隆盛检查咖啡豆时,业者尚达拉则在旁等候发落。
执法当局昨日查获黑心越南咖啡粉,不法生产商以约15%咖啡豆掺入黄豆、玉米和18种化学“香精”,标榜100%浓郁醇香咖啡,高价销往全国各地,年销量粗估约180万美元。
警方于昨日上午10时左右,突袭金边西北部10公里外的森速区一家大规模的咖啡生产和加工厂。
工厂为越南籍业者拥有,经营时间长达6年;警方也逮捕了越南籍业者尚达拉和三名越南、柬籍主管。
行动中,警方共查获了28吨原料,其中包括2千500公斤的咖啡豆、现成的500克咖啡包和18种化学成分等,这些成分原产地分别为越南和中国等地。
内政部打击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隆盛形容,这是当局史上查获在金边最大型咖啡生产和加工厂。
◎掺玉米黄豆翻炒
内政部打击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隆盛表示,业者以15%腐烂的咖啡豆,掺入60%的玉米、黄豆翻炒,为了增加香气,里面还加入了18种化学成分,再加工磨成咖啡粉,复以越南、老挝,甚至是柬埔寨著名的拉达那基里等10个商标,高价卖出,这些商标包括Diamond、Me kong、Ratanakiri及Laos等。
“每天有超过2吨咖啡粉被销往全国25个省市,其中主要市场为金边和马德望等地。”
根据保守估计,这家咖啡生产和加工厂年销售量约180万美元,让黑心生产商赚得荷包满满。
隆盛表示,警方在突袭时,工人正在烘烤咖啡豆。
“参入的玉米和黄豆呈现的是烤焦烤黑的。你试想一下,这好比你每天在喝着木炭,致癌物质数量非常高。”
他说,上述工厂利用这样的黑心经营模式多年,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也敲响了食安警钟。
他相信,全国依然充斥着黑心咖啡生产商,上述事件不容忽视,当局将继续搜查和突袭咖啡生产工厂、咖啡店和咖啡档等,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首揭黑心咖啡案 工厂经营6年销全国
越南咖啡以浓醇香著名,很多柬埔寨民众一天都要来个2、3杯,带队取缔的内政部打击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隆盛一天就喝至少4杯才能过瘾,是次黑心越南咖啡事件,重创消费者信心。
工厂刻意选在偏僻的地方提炼咖啡,周围地区都是空地,记者昨日花了近50分钟才找到这家工厂,踏入这家咖啡生产和加工厂时,一股“奇异”的咖啡香味传来,让人感到恶心,连执法警员都直摇头。
警方前往搜索时,发现工厂环境脏乱,翻炒咖啡的大锅早已发黑,许多用来装咖啡的桶子都残留了油渣及污垢。
打击经济犯罪局副局长隆盛告诉本报,警方是根据脸书网友上载的一段影片,展开调查。
他说,影片中一名网友示范将绿豆、玉米和化学成分提炼成咖啡粉。 “在看到影片后,我突然意识到,柬埔寨或许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他说,当局于是对金边咖啡生产工厂展开调查,终于锁定了这家位于森速区的工厂。 “我们6号和7号曾突袭这家工厂,但遭到业者拒绝,我们于是申请搜查令。”
他说,这家工厂拥有合法营业执照。 “业者加入黑心原料,这是欺骗消费者的罪行。”
他表示,这是柬埔寨当局首次揭发的黑心越南咖啡事件。他相信,经营长达6年的这家工厂在国内已经奠基一定的市场份额。
“我们不排除很多消费者已饮用这些有毒咖啡粉多年。”
◎越南籍业者 双手合十求饶
被突袭的这家工厂为越南籍业者所属。昨日在被突袭时,业者尚达拉多次与执法警员私谈,甚至一度双手合十,低声“求饶”。
警方铁面执法,将厂内的所有咖啡包打包上车,运往打击经济犯罪局,进行扣留。
然而,正当警员忙碌将打包好的箱子搬上货车时,业者搬出了熟练的架势,拿着包子和铅笔数货,似乎表达着“要拿回来”的意思。
年轻的工厂越南籍主管接受采访时表示,混入玉米、黄豆和化学的咖啡粉并不会伤害健康。
“可口可乐、啤酒都参入化学成分,咖啡也是一样的,不会造成伤害。”
他说,很多咖啡生产商也是利用这样的生产模式。
询及业者如何拿捏黑心咖啡原料比例时,他拒绝透露。
他说,工厂除了生产外,也接受加工订单。他续说,很多客户都会指定添加或减少咖啡比例、化学成分比例。
他透露,工厂生产的100%纯咖啡,批发价为一公斤两万柬币(约5美元),而“混合”咖啡粉则每公斤为一万柬币(约2.5美元)。
他说,很多业者都以“混合”咖啡,充作100%纯咖啡售价出售,谋取更高额利润。
他补充,由于适逢春节来临,工厂内才大量生产咖啡粉,并准备批发给顾客。
◎代工生产多品牌咖啡粉
同一种咖啡粉,却是不同商标。
货检总局官员告诉记者,在现场,警方查获了10多种咖啡商标,包括柬埔寨拉达那基里(Ratankiri)、老挝咖啡(Laos)、湄公(Me kong)、越南的Nam Nguyen、Tay Ngugen、 Viet Nguyen等商标。
不愿具名的货检总局官员表示,这些商标咖啡粉被销往全国各地,但源头都是同一个黑心咖啡粉。
他透露,这家工厂除了自己生产外,也为许多食品厂商代工。
他说,许多食品厂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工厂生产的黑心咖啡粉,再换上自己的品牌包装后,在市面上销售,消费者吃进肚子里的是不是真的咖啡,却始终都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