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提到开咖啡店的梦想,其实我完全是外行,但是想到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希望会有帮助。
我最喜欢的咖啡店是位于师大夜市旁的极简,但这是因为猫的关系,让我觉得有种归属感(里面有一只猫会认我)。如果除去这个因素,纯就咖啡口味而言,那温州街的Cafémania应该是最喜爱的,他的冰滴还有特调卡布,让人无法忘怀。另外雪可屋的特调也很不错,可是冲煮的品质不太稳定(必须等特定店员)就咖啡店的整体气氛而言,目前没有一家能取代北京圆明园旁的小咖啡馆,由不知名咖啡豆,口齿不清的店员,以及北京的快乐回忆所冲煮出无可取代的厚实拿铁。
我试着撇开个人因素,理性的分析其中原因,或许与该店的简单率性的风格有关。相较于台湾咖啡店刻意的经营气氛,单向街的装潢显得很随兴,但是却富于情趣。像是厕所的屋顶竟然是一个透明的鱼缸,让人上厕所的时候,都不自主的悠闲起来。他的咖啡,也不是很复杂,可能就是意利豆冲煮出来,加上一些肉桂粉,但入口却有浑厚的力量。
理想中的咖啡厅应该有两个条件:一,咖啡好二,让人忘记咖啡好很可惜大多数国内咖啡厅,在单品咖啡这块领域上,多半都还达不到第一个条件。这似乎与国人不喜偏酸的口味有关。少数专营单品的咖啡馆,例如湛卢,却太过专意于咖啡的推广与经营,以至无法做到第二个条件坐在。店内,总觉得很拘束,每次都是战战兢兢的喝完一杯咖啡。(马汀尼兹这个问题最严重。我不喜欢那种在咖啡之上一无所求的感觉。
我了解现实的困难,大众的口味,成本的压力都不是一两天可以改变。所以我曾设想许多咖啡厅在咖啡之外可以发展的事业(当然前提是不能够伤害咖啡店的水准)。譬如由于许多研究生都曾经抱怨,在撰写论文期间,往往苦苦寻求一个栖身之处而不可得。或许咖啡店可将一部分的座位规划为类似图书馆的区域(有大书架,良好的照明)。一方面解决研究生的苦恼,一方面弥补咖啡厅上班时间生意较差的状况。鉴于近年来研究生越来越多的趋势,或许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又或许咖啡厅可以和音响厂商合作(譬如音悦),由后者提供高品质的耳机与音响置放于每个咖啡桌旁,并由前者代为销售。对于厂商而言,这不过是将试厅的场所换个地方,于成本上并无太多增加。对于咖啡厅而言,可借此招揽许多疯狂的音响玩家和音乐科班生(据我所知这批人不在少数,同时有高消费能力) ,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咖啡店的气氛。
我的梦想,是塑造一个类似沙龙的咖啡教室。让许多有关人文类的教学活动(读书会,研讨会等等通常也在上班时间举行,并无碍于假日的生意),能够以它最原初自然的方式进行,而非如沙丁鱼般挤在补习班中,或是神神秘密的好像在传道。届时,咖啡店便不仅是提供休憩或是商谈业务的地方,更能积极的创造价值。(理想上咖啡店的收益将主要来自于场租,一般而言它比咖啡的收益大的许多)
作为一个爱好音乐与人文的研究生,我所能想像的咖啡天堂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