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就像水果,实际上也是。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好的咖啡,可以同时表现出许多水果,乃至各种美好食物的味道。为了方便描述咖啡繁复的风味,我们通常会使用类比的方式,例如喝起来「像是有凤梨的酸甜」、「类似柠檬的清香」;同时会分成几个范畴讨论:
香气Fragrance and Aroma
咖啡带来的香气,可以概分成两种,刚研磨好,冲煮前的咖啡粉,所散发出来的称为「干香气(Fragrance)」。冲煮后,咖啡盛在杯子里,闻起来的香味,则是「湿香气(Aroma)」。
湿香气
闻香杯有点害羞,躲在这张图的左后方
闻香杯有点害羞,躲在这张图的左后方
来炉锅咖啡喝单品,眼尖的你会注意到咖啡壶旁,另外有一个烈酒用的Shot杯,里面其实就带有一点刚才煮的咖啡液,用意是在方便感受这一杯咖啡的湿香气。
干香气
有些店家,则会在冲煮前,将磨好的咖啡粉以杯子装好,端到客人的面前。用意也是在邀请你闻闻看这杯单品的干香气。这个时候,绝对不要慌张,请试着轻摇杯子,随着杯子的摇晃,很容易就能体验到干香气,具有微妙的、不同的层次。
酸质Acidity
咖啡在树上时,是红黄橘绿,长得很像樱桃的果子,因此又称为「咖啡樱桃(Coffee Cherries)」,果肉的味道,尝起来酸酸甜甜,我们每天拿来喝的咖啡豆,则是咖啡果内部的种子。在后制处理的过程,天然的水果风味,会被锁在咖啡豆里面。
在枝条上的咖啡果实
通常咖啡果不会全部一起成熟,好喝的咖啡,其实源自于细心且耗时的人工
酸质的类比
因此,酸质是
咖啡豆非常重要的风味之一,酸质强度的分辨方向,通常是类比水果酸,由弱到强大概是苹果酸、葡萄酸、水蜜桃酸、柑橘酸、李子酸、草莓、乌梅、黑莓、覆盆子、水果醋、米醋酸。
这个字会之所以翻成「酸质」,因为它不仅是单纯的酸度强弱,还包含了上述各种酸所带有的属性与质感。
醇厚度Body
一般使用在品尝红酒的时候,用来形容酒体的厚实、单薄的名词,在这里借来形容咖啡的醇厚度。可以摇晃咖啡杯,看着咖啡附着在杯壁上,滑下来的速度,来判断咖啡的醇厚度。醇厚度薄至厚的描述类比,可以用水、牛奶、米浆来形容。越是醇厚的咖啡液,所富含的溶解物越高,咖啡油脂也越多,在口腔中的存在感就越高。
好喝的单品咖啡
咖啡的风味,有时也像取景框,带我们凝视被它勾起的美丽回忆
风味Flavor
风味如果不是用来泛称,则指的是有别于其他范畴的味觉感受。亦即不是香气、不是酸质、不是醇厚度,等等。它可以包含很多种,例如巧克力、蜂蜜、牛奶、坚果、核果、药草,熏制品,甚至是皮革、刚收割过的青草等,特别的味道。
风土特色、地方之味
既然提到了咖啡的风味,那么,不能不提的就是“Terroir”。这个名词来自于葡萄酒,中文通常翻为「风土特色、地方之味」等,指的是「生长环境带给农产品的正面风味,且难以在其他地方复制」。
气候、海拔、日照、水文、土壤、微生物与周遭植物的组成,在每个地方都不同,因此,每个产区,甚至产区之内,都会有差异,地方之味是在地的。举例来说,曼特宁的药草、草本、泥土味,就是源自苏门答腊的独特标志。
后韵Aftertaste
咖啡通过喉咙以后,存留在齿颊、口腔的味道。这个世界上,存在某些有趣的单品,和茶一样会生津回甘,甚至拥有茶般的尾韵。因此,可以试着在喝完一口单品后,搭配一口白开水,也许就会得到附加的惊喜。
均衡Balance
这里的「均衡」指的是咖啡风味的分布,前段的香气,中间的口感,后段的余韵,分布起来是否平均。如果有某几项特质过于突显,即使喝起来是好喝的,也不一定能算是适当的均衡。简单来说,一杯均衡的咖啡,要有丰富的前段香气、厚实滑顺的口感,与绵长的余韵,整体饮用的经验要能是舒服的,才能算是有均衡的表现。
自己喜欢最重要
是的。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咖啡做为一种饮品,「风味的表现,经常取决于个人主观感受」这件事。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经验都不一样,喝到的感觉或多或少会有差异。每一杯咖啡的表现也都不一样,觉得好喝最重要。购买
咖啡豆的时候,有一些方法可以让自己买得放心,也买得开心:
尽量选择本地新鲜烘焙的店家
告诉店家自己所喜欢的风味,或是想要喝到的风味是什么
现场点一杯,感觉一下
相信够专业的店家,绝对可以给你十分恰当的建议喔,让我们一起航向奇妙的单品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