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江坝,种咖啡30多年,咖啡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番启佐先生,是其中的翘楚。
说他是保山精品咖啡先锋人物,相信也是受之无愧的。作为咖二代的番先生,具有多年云南小粒咖啡种植和处理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对云南小粒咖啡始终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对新技术和新的处理方式充满了实践精神。
这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云南佐园咖啡。
在佐园,除了种植有铁皮卡,波本,S288,还有黄波本种,埃塞俄比亚种,巴拿马瑰夏种等,同时它还是云南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新品种试种和研究的示范基地。最初S288是印度1946年培育的优异杂交品种,S288前身是来自血统S288 (第一代) 与Typica混种后取名S26,因为S288的第一代豆由阿拉比卡与利比里亚Liberica杂交,始终带有利比里亚的土腥味。印度的植物学家于是用第一代的S288与Typica混血而成的Kent品种与第二代的S288杂交混种成为现在的S795。
依山借地势而建的小型处理站,使用常年18度恒温的山泉水进行处理,为了每天能及时处理咖啡鲜果,观察和控制咖啡的发酵过程,也为了更好的照看他那几百亩地,在潞江边的高黎贡山山腰上,番先生一家,一住就是20多年。
番先生说,要不是当年找到这个泉眼,他的地早就不在了。高海拔地区缺水的状况,带给咖啡种植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认识番先生已经十多年了,第一次见面是因为上海珈露梦的袁先生。当年袁先生带着日本的寻豆师团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跋山涉水,从咖啡种植条件背阴和向阳的关系中,找到了那片咖啡地的主人。在那往后的多年里,佐园的咖啡一直出口日本,直到中日关系出现裂痕,袁先生移居海外。
番启佐在我们心里是“神奇”的咖啡农,他几乎尝试了所有的处理方式,日晒/水洗/半水洗/双水洗/蜜处理(不同程度)/荫干……说起处理法滔滔不绝。
他说,最重要的是采摘的品控(全红果和青红混杂完全是天差地别),和处理方式的品控(精致处理太重要了!),这两方面都能控制好,就能得到至少好喝的云南咖啡。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咖啡从业人员到云南各农场,庄园,为云南小粒咖啡摇旗呐喊。也有各种专家和媒体,甚至驻当地的贸易公司为解云南咖啡之困开出了诸多药方。但是被挑逗起来的云南小粒咖啡热情,在低迷的价格、愁困的销路面前,却在逐渐冷却。
不好意思,我的确是云南小粒咖啡的品种论者,卡蒂姆就是有罗布斯塔的血统,就是有魔鬼的尾韵,这是乐观存在的事实,早几年在增产增收的鸡血下,在期货的市场的调戏下,如今烂在地里的咖啡果,砍树种菜的咖啡农比比皆是。
早年间特指波本,铁皮卡和s288的老品种小粒咖啡,早就被漫山遍野的卡蒂姆替代,小粒咖啡的名字却还沿用至今。小粒咖啡到底是什么品种,反而被大家遗忘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在保山最后一片二十年树龄的波旁,铁皮卡和S288的地里,隐约看到中国精品咖啡的希望。
指定的品种,精致而费工的处理方式——
20度甜波本,红顶铁皮卡,48小时厌氧处理S288,72小时双水洗处理s288,今年终于可以呈现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