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的常绿灌木,咖啡属分支下的植物约有四十多种,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咖啡只有三种---阿拉卡种(Coffea Arabica)、罗布斯塔种(Coffea Robusta)以及赖比瑞亚种(Coffea Liberica),这三个品种称为“咖啡三大原生种”。阿拉比卡种占世界生产总比例约70——80%,精品咖啡是需求大宗;罗布斯塔种占20——30%,主要被用于即溶、罐装咖啡,咖啡因的含量是阿拉比种的二倍;赖比瑞亚种由于不耐叶锈病且风味差,只在西非苏利南、利比亚、象牙海岸等国内交易买卖,并不盛行于世界各地。卡蒂姆的口感略逊于铁毕卡(但若低海拔栽种的铁毕卡有时还不及卡蒂姆),卡蒂姆抗病性佳,产量亦很高,于1991年从肯尼亚引进,目前在潞江坝被大量种植。我们与咖啡农和生产基地采购,精选海拔1400米以上的水洗式卡蒂姆,卡帝莫(卡蒂姆):卡帝莫并不是纯粹的阿拉比卡血统,它是Timor种(属于罗伯斯塔种)和卡杜拉(波邦种的变种)的杂交种,所以卡蒂姆有着25%的罗伯斯塔血统,而它的罗伯斯塔血统也决定了它的味道缺陷:香气不够丰富,而且整体味道苦味重,易出现涩味和比较刺激的霉味。属卡蒂姆高世代品种,植株中等矮生,生势旺盛,副性状稳定,树冠顶芽嫩叶翠绿色,整株叶色浓绿色,株形柱形,节间短、分枝多、生长旺盛、适应性广、抗旱性强,有一定抗寒能力,在中等管理水平下,平均干豆产量200公斤以上。
咖啡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挑战,例如潮湿、霜害、病虫害…等,其中又以“叶锈病”伤害最大。自然万物在物竞天择下会进行演化,咖啡树也是如此,因此,本篇文章所提到的“帝比卡种”、“波旁种”等属于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中的“种”之下,向下依序分类可分为“次种”、“变种”及“品种”,其中有属于自然演化出现的突变品种,也有人为刻意培育为特殊需求的品种。一般市面上常看到的阿拉比卡种只是很概略的说法,实际的品种没有细分,只能知道它们的上游祖先是阿拉比卡种。
卡蒂姆,来自提姆和卡杜拉的杂交,1959年,有葡萄牙的咖啡叶锈病研究中心CIFC研发,研究方向是抗病、高产。卡蒂姆高产,植株矮小,可密植,新叶红棕色。继承自提姆的罗布斯塔基因,令卡蒂姆能够更好的抵抗咖啡浆果病、咖啡叶锈病,同时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但是也因此在杯中表现方面常常为人诟病。卡蒂姆果实成熟速度快,产量高,要求充分的肥料供给和遮阴。此外,卡蒂姆的高产对应的是相对更短的商业寿命,平均只有十年。在低海拔种植时,卡蒂姆的杯中表现与其它商业品种没有明显优劣之分。海拔1200米以上种植,卡蒂姆杯中风味明显逊色于bourbon、卡杜拉、catuai。卡蒂姆最初研发于1959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巴西推广。凭借抗病、高产,在中南美咖啡品种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南美洲不时爆发的咖啡叶锈病危机也为卡蒂姆的应用推波助澜。
云南普洱地区种植的全部是卡蒂姆(卡帝莫)品种,保山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引入的是铁皮卡(typica)和波邦种(bourbon),当地人称之为“老品种”,因为老品种抗病虫能力及产量都比较低,而且管理上比较费人力,加之市场收购价并不存在多少优势,近年来啡农纷纷改种新品种卡蒂姆。从咖啡的植物学角度来讲,云南小粒咖啡和公认最优秀的牙买加蓝山(Jamaica Blue Mountain)、夏威夷可那(Kona)有基因上的相近性。
该品种是属于高产稳产的品种,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试种结果证明只要按照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种植,一定会获得较高产量,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小面积可达400多公斤。
1、保山市国营潞江农场1991年3月定植12.6亩,该地无荫蔽,旱季有水灌溉一次,管理水平、施肥水平中上,1993年结果,93/94年度平均亩产75公斤,1994/1995年度平均亩产350公斤,1995/1996平均亩产225公斤,三年平均亩产217公斤,产量比铁毕卡、波帮高36%(铁毕卡、波帮平均亩产160公斤)。
2、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1991定植30亩,无荫蔽、无水灌溉,施肥水平、管理水平中等,93/94年度平均亩产304.3公斤,94/95年度平均亩产294公斤,1995/1996年度平均亩产222.5公斤,三年平均亩产273.6公斤,产量比S288高82% (S288平均亩产150公斤)。
3、宁洱县咖啡公司盖田咖啡基地1998年7月定植50亩,立地环境无荫蔽,管理水平中等,施肥水平低,但土壤肥力较高,2000年开始挂果, 2001/2002年度平均亩产285公斤,2002/2003年度平均亩产 340公斤,2003/2004平均亩产 293公斤,三年平均亩产306公斤,产量比PT高53%、P4高91% (PT平均亩产200公斤,P4平均亩产160公斤)。
风味:成熟樱桃的水果柔酸,中等偏上的醇厚度,曲奇饼干和巧克力风味
前街推荐冲煮:
滤杯:Hario V60
水温:90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3.5
冲煮手法:水粉比1:15,15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进行25s闷蒸,第二次注入至120g水量断水,等待粉床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缓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萃取时间2:00左右
分析:采用三段式冲煮,明确咖啡前、中、后段的风味。因为V60肋骨多,排水速度较快,断水时可以起到延长萃取时间,更好萃取出尾段的坚果和巧克力味。
风味:层次多变,整体干净,口感较薄,尾韵持久焦糖甜感,会有一丝丝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