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参加了一些咖啡活动,买了几款豆子都堆在家中,导致家里囤货略多。今天难得在家躲清闲,决定把存货消灭掉一些。于是拿出了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封的一包咖啡豆,结果发现它……出油了。
有人会说:“我买来的
新鲜咖啡豆就是油油的呀?难倒出油的豆子真的就不能喝了?那你们平时萃取浓缩咖啡时要的‘油脂’又是什么?我如果买咖啡豆,怎么才知道它新鲜不新鲜呢?如果想延长
新鲜咖啡豆的寿命,我该怎么保存呢?”
看来,今天要说的知识点有点多,我们一条条来吧。
”
●什么原因会让豆子“出油”?
有两种豆子会出油,一种是新鲜的深烘豆,一种是不新鲜的浅烘豆。
深烘豆,烘焙火候深,在烘焙后外表呈现微微的油光,出炉的第一天至第二天,开始出现大量的“油光”。外表油亮的“深烘豆”在出炉三周后表面油光开始慢慢变干,最后变成外表干燥的不新鲜的走味豆,此时,深烘豆便结束了它辉煌的豆生。
浅烘豆,烘焙火候浅,在烘焙后外表干燥,出炉五天左右开始出现“点状出油”。注意哦,此时并不一定说明它不新鲜,反而可能是它的豆生巅峰。而两周之后,浅烘豆表面开始泛起均匀的油光,闻起来会有油“哈喇”味,建议这种咖啡豆就不要再喝啦,拿去磨成粉,洗澡的时候去去角质还是可以的。
●“油脂”又是啥?
浓缩咖啡萃取出来上层金黄色至巧克力色的液体,称为油脂(Crema),是咖啡通过高温高压的水萃取出来的可溶性物质时,乳化了咖啡中天然存在的脂肪及油分,并且混合空气生成一些微小细密的气泡。
因为烘焙后新鲜的咖啡会释放一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会参与乳化过程,所以越新鲜的咖啡,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萃取时就能看到有大的气泡出现。
影响油脂的因素包括:咖啡豆的烘焙度(浅烘豆油脂颜色浅且轻薄)、新鲜度,生豆的处理方式(通常日晒或蜜处理的豆子比水洗豆油脂丰富),产地以及萃取设备。
●如何选咖啡豆
“望闻问切”是中医看病时所用的方法,买咖啡豆多少跟这个有点类似。
选购咖啡豆时,注意观察咖啡豆的品相,瑕疵豆相对来说较少,单品豆颜色是否一致,颗粒大小、形状是否相仿,(拼配豆大小、色泽不同是正常现象)浅烘的豆子是否出油,抓一两颗放在嘴里尝一下,口感清脆说明咖啡豆没有受潮,唇齿留香说明咖啡豆新鲜。
如果咖啡豆失去了香味,甚至已经出现陈味、“哈喇味”,表示已经不新鲜了。
但是有一种样子的咖啡豆一定一定就不要再喝啦,那就是外表发黄的咖啡豆。咖啡豆内部发霉,滋生细菌,外表也同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黄色外壳。
●如何保存咖啡豆?
有人问“咖啡豆可以放在冷藏吗?”
请看我惊恐的眼神!
冰箱内外剧烈的温差会让咖啡储存袋中水分凝结,咖啡豆会很快受潮。
“冷冻呢?”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2016年,一支来自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与当地咖啡厅合作,发现在研磨之前先将咖啡冷冻,可以令咖啡粉大小更加均匀,颗粒排列更加紧密,从而使咖啡口味萃取得更加充分,咖啡也将变得更加美味。
研究团队发现,外界温度越低,咖啡粉颗粒的排列就更加紧密、整齐。咖啡研磨的均匀程度对于咖啡的萃取非常重要,研磨的均匀,咖啡的萃取就越充分。
据悉,该研究报告已刊登《Scientific Reports》,《Nature》杂志也对其进行过专题报道。
哇塞,要知道,作为一个药理学女博士,看到这个真的眼红,Scientific Reports在2016年影响因子5.228,成为国人追捧对象,号称做科研的,必然人手一篇。
咖啡豆从储存尽量避光,因为光的直接照射对咖啡豆伤害极大,非直射的光照也会加速咖啡风味衰退的速度。所以咖啡豆尽量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下,避光、密封保存。
前街咖啡新鲜烘焙的单品&意式新鲜咖啡豆:耶加雪菲咖啡、巴西咖啡、曼特宁咖啡等在品牌和品质上都有充分的保证,适合各种器具冲煮。而更为重要的是,性价比极其高,一包半磅227克,价格只是80-90元左右。按照每杯手冲咖啡15克粉来计算,一包可制15杯咖啡,每杯单品咖啡仅需要6元左右,对于咖啡馆正常售价三、四十块一杯来说可谓性价比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