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获得国际公平贸易认证,合作社使用有机农法,以保护当地水源生态为目标。此永续农法也获得美国、欧盟及日本有机认证。能够得到认证,证明这产品符合有关商标的原则与规定。别以为这很容易,要获得有机认证,特别系欧盟的认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严格监控和规定。
就欧盟认证来说,拥有此商标(如图示)代表以下几点:
该产品中最少95%的农产材料是有机的
在生产上受法律严格监控,严格限制抗生素、化学农药和化肥在过程上的使用
有机耕作严格限制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及其他添加。
产品含少于0.9%的经基因改造的生物
以上几点真正代表著什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选择
有机咖啡豆在生活上有什么影响或转变?其实,单单对于个人健康的正面影响已值得我们支持有机咖啡了。咖啡是植物应该大家也知道,而受法规严格监控下所生产的农作物,零污染和天然无害当然较可信赖。少了人为添加的东西,咖啡的原来味道就来得更纯粹,对身体的损害亦能减少。
除了对个人健康有正面影响,对于自然环境、生态、人民关怀方面的影响也是好多于坏。在欧美地区的人民如此欣赏和支持有机产品,原因除了更健康,还有就是表达对我们所在环境的关怀。像Kopepi Ketiara咖啡农合作社一样,她们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过程尊重自然及环境,这使合作社也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持续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也表示合作社的女性成员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合作社也能够继续带来优质的咖啡。这个正面的循环对整个生态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有机认证这个制度,最被诟病的大概是下面两项:
(1)很多标明“有机认证”的咖啡,实际上却不符合规定。举例而言,美国农业部(USDA)的督察员通常一年只到咖啡园视察一天,而且只要无人检举,一般都不会去作土壤检测(soil test)或组织检测(tissue test),至于检测之外的日子,只有咖啡农自己知道有没有作违规的事。
(2)认证费用太高。以哥斯达黎加为例,3~4公顷的咖啡园,认证年费要700美元,这还只是哥斯达黎加的本国认证;如果另外申请美国农业部(USDA)的认证,费用就更高了。所以有些贫穷的咖啡小农,其种植方式明明合乎“有机”的一切规定,却因为缴不起年费而拿不到认证;反过来说,也不乏已经拿到认证的庄园,实际上却名不符实。
除了上面被批评得最多的这两点,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缺失,例如经常发生的,检测员收受贿赂,放宽检测标准之类,这里就不再讨论了。
有机咖啡豆,虽然推广起来充满艰难,但从长远看,仍是一条必须要走的道路。尤其近几年地球暖化速度加剧,咖啡也受到很大冲击,不少原本适合种植咖啡的地区,条件开始转劣。专家指出,有机农业,对暖化现象本来就有缓解作用,而咖啡的有机耕作,特别是种植荫树这一点,更是减缓地球暖化的好对策之一。我衷心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咖啡都是有机咖啡,那么至少不会像今天这样,当我面临“好风味”和“有机”却只能二选一的时候,常常会下了决定,却在心头浮上一丝内疚的感觉。
[注1]1953年,美国科学家Norman Borlaug在墨西哥育出“奇迹麦”,生产量为传统麦种的五倍,使墨西哥和印度从小麦进口国转为出口国(Borlaug因此获得1970诺贝尔奖);1968年,国际大米研究中心(IRRI),在菲律宾育出“奇迹米”,产量至少增为原来的2.5倍。
[注2]荫树对于咖啡树有诸多好处,例如,
(1)挡掉多余的阳光;
(2)保护土壤及水源;
(3)荫树下的凉爽环境可以减少虫害;
(4)土地深处的矿物质,可以透过枯枝和落叶带到地面,增加表土肥份;
(5)提供鸟类和蝙蝠栖息环境,抑制部分害虫数量;
(6)可以降低咖啡果实周边的温度,因而减缓果实成熟的时间,孕育出较多风味。
[注3]人工制造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从来就不便宜,举个近年的实例:2007至2008,此类产品在全球许多地区之涨幅都超过一倍。
[注4]有例外。例如,夏威夷有名的咖啡产地,Kona,因为每天都有自然形成的云层遮蔽适量阳光,就是不需要荫树的少数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