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的黎巴嫩学者Faustus Nairous Barlesius在其著作《不眠的修道院》中曾写道,咖啡的起源,是由六世纪住在埃塞俄比亚高原的牧羊人所发现的。
非洲—被誉为咖啡起源地的埃塞俄比亚。有人说,埃塞俄比亚是“咖啡伊甸园”,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阿拉比卡咖啡树种的地方,境内几乎各处都在种植咖啡,计有数千、甚至上万种咖啡品种,迄今仍有许多生长在山林间的野生品种未被研究者发现。
在这个热带国家,约有1500万人从事咖啡生产的相关行业,其中咖啡农则有110万人左右。埃塞俄比亚有9成以上的农场或合作社都属小面积种植,出产的咖啡多为传统的阿拉比卡品种。衣国的咖啡是世界公认兼具品质与产量的生产大国,每年的咖啡产量约为35万吨,并有7成以上出口至世界各国,占衣国GDP的一半以上,是很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埃塞俄比亚的产区风味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知名的精品咖啡豆产区,也因为是咖啡的起源地,而有著无数的咖啡原生品种,是许多咖啡爱好者心中的一块宝地,令人能忠实地追随它的风味。
在非洲东部坐落著广阔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高度排名世界第六,遂有“非洲屋脊”之称。其境内有东非大裂谷纵贯中部地区,将之分割为东西二壁,而沙漠及半沙漠共占领土的28%,多河流及湖泊,形成多元的地理环境与水文气候,因此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风味既多元,层次也非常丰富。
其中较为知名的产区如下:
Sidamo 西达摩
风味:花香、可可、葡萄甜韵
是埃塞俄比亚精品咖啡的主要产区,也是日晒处理法的发源地,衣国多数兼具品质与风味的日晒豆皆自此产出。西达摩因为具有不同的土壤成份、区域微型气候及无数的原生咖啡品种,因此咖啡风味多元而具独特性,酸度适中,品质上等,年产量约3.7万吨。
Yirgacheffe 耶加雪夫
风味:花香、焦糖、柠檬香气
位于西达摩省区里,有个举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咖啡产区—耶加雪夫,是埃塞俄比亚境内少数水洗处理的阿拉比卡咖啡豆,被世界评为非洲咖啡中的极品,更被世人称为“香水咖啡”,年产量约2.8万吨。
风味:果香、可可、葡萄酒香
此产区是位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一座古城,气候干爽舒适,采用日晒处理法,主要出产品种为长果哈拉(Longberry Harrar),又名哈拉摩卡,是摩卡咖啡的始祖。由于种植地区是火山灰土壤,日照充足,气候温度差异大,造就了哈拉摩卡风味中的优质酸与甘甜味,年产量约2.6万吨。
艺伎出身的传言
其实提到Geisha这个咖啡品种,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最佳巴拿马(Best of Panama)竞赛中屡屡获奖的咖啡品种—艺伎(也有音译“瑰夏”一称)。许多人并不知道,艺伎在来到巴拿马之前,有著多么坎坷的身世,又流浪过多少个国家。
自2004年崛起后,咖啡界的新星“艺伎”便备受世界关注,据说它源于埃塞俄比亚艺伎山的森林,在联合国植物学家进入山区进行豆种取样后,于1932年移植到肯尼亚试种,后来历经坦桑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几经辗转最后才抵达巴拿马,成为现今得奖无数的咖啡品种。也因此,许多喝过艺伎和埃塞俄比亚耶加雪夫的人总说,它们的风味有著许多相似的地方。
原味的美好
咖啡从埃塞俄比亚开始,从丰富的原生咖啡树种,经过环境、气候与人为的混种与培育后,发展出其与众不同的地域风味。在第三波咖啡美学化的潮流中,人们提倡品尝咖啡的原始风味,拒绝糖奶等对身体有害的添加物—试想,一杯有著花果香、焦糖尾韵的黑咖啡,和糖奶溶合、香气与口感被覆盖的情况下,您还觉得它是一杯好咖啡吗?
(a)森林咖啡Forest Coffee:即野生咖啡,占埃塞俄比亚全国产量10%,分布于西部与西南部的喀法森林Kaffa(埃塞俄比亚盖拉族语的咖啡树即kafa,ka指上帝,afa表大地或其上的植物),咖啡农直接到林地采收。
(b)半森林咖啡Semi Forest Coffee:同样分布在西部与西南部的喀法森林,占衣国总产量35%,咖啡农选定一小片野生咖啡,进行人工剪枝协助咖啡树光合作用及成长,并除草以增加咖啡产量。
(c)田园咖啡Garden Coffee:农民在自家后院或农田栽种咖啡树,并与其他作物混种,主要分布于南部西达摩Sidamo及东部哈拉Harar,占衣国总产量50%,衣国当局也大力推广此种栽培法。(小农会组成村庄合作社,村庄合作社再组成更大型的合作社,衣国精品咖啡主力)
(d)栽培场咖啡Plantation Coffee:国营咖啡农场,占5%,但政府当局为提高效率正努力朝私有化经营转型,从育苗、剪枝、施肥、喷药、栽植密度等均有规定,是唯一非有机的栽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