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即溶咖啡的方便性,提高了「喝咖啡」的普及性。根据调查,我国每人每年平均喝掉约120杯咖啡,其中,最多的还是三合一即溶咖啡(28%),其次才是便利商店的罐装和研磨咖啡(21%)。
但很多喝三合一即溶咖啡的人不太深究品质。因为三合一咖啡较研磨咖啡便宜,消费者对於低价产品不好要求过高品质,久而久之,有些人也就不在乎自己喝了什麽东西。
你有没有疑惑过,方便、易快速冲泡的即溶咖啡里究竟是什麽?
1.你以为的无糖咖啡, 其实是高脂
每人每天从脂肪所摄取的热量应只占总热量的10~20%,最多不超过30%。当一项产品的脂肪热量比例超过30%,就进入了「高脂」的危险范围。
不论是三合一或二合一咖啡,脂肪含量比例几乎全都过高。从市售三合一咖啡的营养标示资料计算,真锅曼特宁和贝纳颂经典曼特宁的。
更惊人的是,在「无糖」二合一咖啡背後,其实隐藏着「高脂」的真相。你可能以为无糖二合一咖啡比较健康,但数字会说话,二合一咖啡的脂肪热量全都超过30%,甚至,真锅经典无糖二合一及UCC炭烧二合一的脂肪热量比例达50%以上。相较於滤挂式研磨咖啡的脂肪含量几乎为零,你喝哪一种咖啡,就决定了脂肪摄取量。
2.便利的三合一、二合一, 含了60~80%的奶精与糖
奶精、糖、咖啡豆都有碳水化合物。比较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醣密度)发现,三合一、二合一的碳水化合物比例与滤挂式咖啡相差6~8倍,其中的差异就是糖和奶精。
以滤挂式咖啡为例,醣密度是0.1,意即一包10克的咖啡粉只有1克是碳水化合物,且是来自於咖啡本身。
但三合一、二合一咖啡就完全不同,三合一咖啡的醣密度高达0.7~0.8,也就是说,在一份20克的三合一咖啡中,有12~16克是碳水化合物,且大多来自於糖和奶精,几乎如含糖饮料一般。
二合一咖啡虽然没加糖,但奶精也有碳水化合物,因此,醣密度虽比三合一的稍低,但也在0.6上下,仅UCC的炭烧二合一较低(醣密度0.4)。
若不计算份量差异,各品牌三合一咖啡单一包装的热量可达1.6倍;若与滤挂式咖啡相比,热量差异超过20倍。
以UCC原味综合便利冲咖啡(滤挂式)为例,热量只有4卡,但UCC精选综合三合一的热量78.6卡,相差20倍;西雅图即品曼特宁和贝纳颂经典曼特宁都超过90卡,差异达23倍之多。
热量密度为每公克食品所产生的热量,若密度超过4,就属高热量食品。
调查发现:
▼每个品牌的三合一咖啡的热量密度全都超过标准。
▼二合一咖啡的数字则是两极化,UCC和贝纳颂无糖二合一的热量密度的确低了点,分别是3.8及3.2,但雀巢和伯朗二合一的热量密度却飙到5以上。
▼滤挂式咖啡的热量密度仅0.4~0.6不等。
资料分析过程也发现,有些品牌的热量标示与依三大营养素实际计算的有出入,刘沁瑜直言,「这要如何让消费者了解咖啡里究竟含有什麽?!」
3.无法验证咖啡品质及含量
其实,即溶咖啡粉不论三合一或二合一,一开始就有香气不足的缺点。「喝咖啡最重要的是香气,但香气会在即溶咖啡冷冻乾燥的制程中被破坏,只留下焦苦味,」曾获得2010年亚洲咖啡大师比赛冠军、现任曼咖啡副理的庄宏彰坦言。
拿来做三合一、二合一咖啡的咖啡豆很有可能是品质最低阶的豆子,因为从价格来看,低价咖啡很难兼具品质。
用工厂价为零售价四分之一估算,假设一包三合一12元,工厂价就是3块,扣掉包装算1块,还有糖、奶精和利润,咖啡大概只有5毛钱。但泡一杯120cc的研磨咖啡需要7~10克咖啡豆,1磅(454克)咖啡豆可冲45杯咖啡,若1磅咖啡豆400元,则一杯咖啡的咖啡豆要9元。所以是9元与5毛钱咖啡之比,换言之,研磨咖啡的成本是三合一的18倍。
而等到磨成粉又混和了砂糖、奶精之後的三合一咖啡更让人无从判断咖啡品质。
如果选择使用阿拉比卡咖啡豆的三合一品质会比较好吗?那也不一定,品种不代表品质保证,因为品质也和采集技术及品管有关。选择阿拉比卡当然可以,但无法确认它的含量是100%还是5~10%。
咖啡的含量多寡又该如何判断?依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食品内容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应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标示,所以,使用量最多的排第一、最少的摆最後。
分析各家厂牌三合一、二合一的内容物,不是「奶精、糖、咖啡」就是「糖、奶精、咖啡」,只有西雅图即品拿铁和摩卡特调三合一的咖啡成分排在第一顺位。
二合一咖啡也只有UCC炭烧二合一及摩卡无糖拿铁二合一的成分以咖啡为主,其余都是「奶精、即溶咖啡」。
4.除了奶精、糖, 还有淀粉和香料
三合一咖啡最大的问题就是奶精。大部份三合一咖啡的成分都是奶精、砂糖、即溶咖啡,看来成分单纯,但实际上奶精就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钠、稳定剂、乳化剂、抗结剂等人工添加物。
除了奶精成分复杂之外,其实「三合一」咖啡是「六合一」甚至「七合一」。因为有些产品还添加色素、香料、食盐等,有的掺了麦芽糊精、糊精纤维等淀粉类添加物为咖啡增加浓稠度。其中,贝纳颂经典曼特宁的无糖二合一咖啡,还添加了甜味剂─麦芽糖醇。在塑化剂事件中,各种糖浆、乳化剂都是令人闻之色变的人工添加物;有些代糖也存在着健康危害的争议。如果你想吃的是真食物,最好离人工添加物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