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学习:关于咖啡豆烘焙这件事,相信绝对是整个咖啡豆加工体系中
最具有戏剧性,也最有争议的一个部分了。从咖啡文献上来看,
人类自懂得烘焙咖啡的年代16世纪起,一直到20世纪初在大型
商业烘焙厂出现前,烘焙咖啡就是用一个带有双脚或是三角支撑
的煎锅,放在家中厨房的火堆或炭炉上,用一支长柄汤匙不停翻
炒咖啡生豆,直到快要转黑时,倒入木盘中冷却如此而已,在某
些咖啡仪式中,现烘焙的豆子冷却后,即置于木制研钵中捣碎,
并立即冲煮饮用。
数百年来,这过程也许有些戏剧效果的不同变化,但几乎不
会有什么争议,但是─自从咖啡豆烘焙可变成机械化与商业化,
事情就突然变的复杂了起来。硬件上,如:滚筒式、气流式、流
体床式,各家争鸣,软件上:如快炒派、慢炒派,深焙派、浅焙
派、摇滚派、双焙派、改机派……各领风骚,让一旁只想要好
好烘一锅豆子的人,搞得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
硬件加上软件,科学加入艺术,烘焙这个题到底要如何解呢?
如果我们把咖啡烘焙放回人类饮食文明发展的环节,事情也
就可以变得较为单纯些吧!烘焙咖啡就如同我们烹调任何食物一
样,目的不外两个:
一、是为了容易消化吸收
我们只要足够火力在一定节奏感的时间内把咖啡生豆主体加
热至熟成与熟解,以帮助我们在冲煮咖啡时能有效的溶解与吸收。
二、是为了美味与口感
当足够的温度与适当的节奏将隐藏在咖啡豆木质纤维中的碳水
化合物,脂质分子等化合元素,透过溶解、释放与融合,在咖啡豆
表层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焦糖似的红棕漂亮色泽,以及充满芳香脂质
的活力气息,只要到达这个阶段,任何豆子,任何机器都可达到,
就算达成令人垂涎的美味境界了。
如果掌握了以上的两个基本条件做为咖啡豆烘焙的前提,
那答案应该就变得简单了。
一杯易于消化吸收,润滑美味无比而又完全不需加糖加奶的咖
啡就是一杯完美咖啡了,如此说来,是不是很简单呢?
当然,事情绝对不会这么单纯,因为牵涉了生豆的品质,烘焙
时的天候状况,烘焙机的结构特性等等因素,烘焙者在烘焙豆子
时绝对不可能没事可做,烘焙者必须要不断的透过所有数据的监
测及生豆烘焙现状观测以作为与后述章节中所描述的咖啡化学反
应作一对照,以决定烘焙机的各项操控与下豆,但是,笔者还是
要重复提到前述的观点,咖啡豆烘焙尽量做到顺其自然就好,并
能多体会人类饮食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太多矫情的烘焙并不
能保证产品能经的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