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陆新三板后,
咖啡之翼(871216.OC)的业绩并未展翅高飞。
6月28日,湖南
咖啡之翼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咖啡之翼”)发布挂牌新三板后的首份年报。公司在2016年实现营收6339.87万元,同比下降2.08%,净利润为- 546.55万元。在2015年,公司同期盈利950.50万元。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升至97.82%。
值得注意的是,
咖啡之翼这份年报披露时间如果再拖延两天,公司将面临摘牌风险。另外,在年报披露期间,公司出现较大变动:财务总监因个人原因辞职,董秘和会计师事务所也发生更换。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咖啡之翼并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迟到的年报“变脸”
资料显示,咖啡之翼是一家起源于湖南的咖餐品牌,于2017年3月挂牌新三板。公司定位于“咖啡轻餐连锁店”的形式,起初主要集中于长沙周边发展,在2013年前后开始通过加盟连锁的方式大举扩张。截至2016年底,公司拥有17家直营店,近200家加盟店。
只是,公司的首份年报即遭遇“变脸”。
根据年报显示,
咖啡之翼2016年实现营收6339.87万元,同比下降2.08%;净利润为-546.55万元。而在201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950.50万元。
对此,
咖啡之翼解释称:一方面品牌加盟授权由之前的以商务大店为主转为较经济的高能、轻奢店型为主,导致加盟收入有所减少;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外卖及团购等原因造成毛利率下降;三是新业务的开发及业务升级的基础建设等因素造成成本及费用增加。
在此之前,
咖啡之翼因未能在4月30日之前披露年报,公司股票已经于5月2日起被暂停转让。如果咖啡之翼无法在6月30日前披露2016年财报,将存在被强制摘牌的风险。庆幸的是,6月28日,咖啡之翼2016年财报终于与公众见面。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期间,咖啡之翼的多名高管发生变动。5月23日,公司财务总监蒋珏英递交辞职报告。5月26日,公司任命冉庆九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的信息披露负责人由任鹏飞变更为冉庆九。同时,咖啡之翼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6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聘请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接替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
另外,
咖啡之翼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在2016年,公司资产总计为4503.32万元,负债总计为4405.17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高达97.82%。在2015年,这一数字为87.91%。“通常来说,公司资产负债率在40%——60%是相对正常的。资产负债率太高,公司在向银行借款时都会受到影响。另外,如果公司以固定资产和短期负债为主,有可能会出现负债集中爆发而资产无法变现的情况。”国海证券投行业务董事闫科阳说。
同时,在2016年,公司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8.65万元,上一年同期为2627.99万元。而具体原因是因为公司在2016年度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采购商品支付现金增加以及收到其他与经营相关的现金大幅减少所致。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现金流变负意味着公司的资金在减少、资产在贬值。可能会造成经营现金流紧张,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可能造成企业困境。
快速扩张模式待考
咖啡之翼董事长尹峰曾多次公开表示,要将公司打造成“中国的星巴克”。在公司进行挂牌敲钟仪式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尹峰提到,“星巴克已经46岁了,老了,累了,为中国人民的咖啡生活操心十几年了,请给我们一点时间,磨砺羽翼,好好接班前辈吧。”
事实上,
咖啡之翼在近几年通过加盟连锁加快扩张的步伐,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咖啡之翼在2014年——2016年7月期间,加盟商净增加106家。目前,咖啡之翼已有17家直营店、近200家加盟店,覆盖全国130多个城市。
收取的特许加盟费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在2015年,上述收入超过2400万元。在2016年,公司的特许加盟费收入减少至2165.75万元,占营收比例为34.16%。
加盟收入减少是因为公司品牌加盟授权由之前的以商务大店为主转为较经济的高能、轻奢店型为主。记者了解到,咖啡之翼线下门店类型大致分为主打三线城市的商务翼,目标受众主要是成熟商务人群为主;主打二线城市的轻奢翼,目标客群以80后的女性为主;主打一二线城市的高能翼,针对85后、90后年轻人。也就是说,咖啡之翼的加盟店正在由三线城市朝一二线城市转移。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公司门店连锁如果扩张过快,将会导致其对店内货品、零售营运、物流运输等方面无法全面掌握,可能对咖啡之翼的品牌计划形成很大阻碍。另外,同星巴克相比,咖啡之翼的目标客户的消费能力偏低,它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本土化。
值得注意的是,
咖啡之翼并未选择在直营门店上进行扩张。根据可查数据显示,咖啡之翼现有的直营门店,多家处于亏损状况。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2016年1月——7月,公司16家直营店中有12家亏损,所有直营店合计亏损685.77万元。其中一家拥有16年历史的门店单店亏损457.50万元。
“咖啡直营店对品牌力和内部管控都有很高要求。咖啡消费不属于冲动消费,大多数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咖啡忠诚度较高。所以咖啡自身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劳动力、租金等成本压力,公司内部管控能力以及资金实力等直接影响直营门店的盈利情况。”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晖说。
除此之外,咖啡之翼正在力推城市智能咖啡机。相关媒体报道显示,该咖啡机由咖啡之翼自主研发,能在几十秒内现磨咖啡,同时也提供多达十余种的饮料选择。目的是想把咖啡从咖啡馆延伸到社会当中。
不过,麦斯威尔、雀巢、星巴克等在此之前都推出过家用或者城市商用咖啡机,并且在高端细分市场角力,这是大多数国际知名咖啡品牌对现有产业业务进行补充的常见方式。路胜贞告诉记者,咖啡之翼推出的智能咖啡机的优势可能在于功能模组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和消费场景。不过,这并不是核心竞争优势,而且很快就会被模仿。并且,相对于外资品牌机器的研磨系统、水路元器件、恒温恒压水路控制系统等,国内品牌暂时很难超越。
同时,记者了解到,
咖啡之翼的“咖+餐”的多点复合经营模式正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此前报道,2016年7月,星巴克在中国部分地区启动“焕新食”项目,在包括四川、青海、河南在内的12个省份推出了38款餐品,增加星巴克门店内食品产品的比例。另外,星巴克对外宣称2021 年中国内地门店将达到5000家。目前其在中国内地的门店约有2300 余家门店。也就是说,未来4年,星巴克每年至少新开500家门店。
路胜贞认为,“咖+餐”模式让咖啡之翼快速切入市场,并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不过,该模式专业门槛偏低,已经引来很多模仿竞争者,甚至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西式快餐也大手笔投入加入了这个竞争行列。“咖啡之翼亟须优化咖啡明星产品,依靠咖啡的带动提升餐饮的影响。另外,也可以推出速溶产品,扩大营销渠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