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美式咖啡 > 2025-07-06 12:12:19
当我们走进咖啡店点单时,第一个看到的饮品一般都是美式咖啡。随着国人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美式咖啡不仅成为了日常提神的必备,还是健康人士的首选。这篇文章前街就来聊聊美式咖啡。
美式是黑咖啡吗?
我们从名字上大概也能联想到,意式咖啡应该来自意大利,那美式应该就出自美国。美式咖啡的兴起要从十八世纪开始说起。当时美国人对于英国政府收取昂贵的茶叶进口关税表示极度不满,于是1773年爆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并主张改喝咖啡。渐渐的,美国的咖啡馆数量不断扩张,促使咖啡产业在美国蓬勃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全世界约1/3的咖啡豆销售至美国。二战时期,美国的联军部队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咖啡,来缓解单调的生活,同时也为军人提高精神。
然而意大利人习惯喝口感浓烈的浓缩咖啡,美军可喝不惯这般浓苦,于是往咖啡液里兑水稀释,从而达到他们接受的浓度。后来意大利人在美国开的咖啡馆里,也“入乡随俗”推出了以意式浓缩为基底的“兑水咖啡”,并大受欢迎。后来便将这种“兑水咖啡”称之为「美式 Americano」,由于没有添加其它辅料,只有水和浓缩咖啡组成,所以属于黑咖啡的种类。
美式咖啡和澳黑咖啡有什么不同?
除了美式咖啡,还有一款Long Black也开始被一些咖啡店加入到菜单中,国内翻译为澳黑。八十年代,大量意大利人移民到澳洲,同时将意式咖啡机带到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国家,澳洲人喜欢口感更浓郁的咖啡,显然清爽的美式并不是他们的“菜”。于是意大利人在浓缩基底和制作比例上做出调整,来迎合澳洲人的“重口味”。在澳洲,人们一般用Black Coffee来称呼黑咖啡,用White Coffee来称呼加入牛奶的咖啡。Long Black就是加入少量的水来稀释过高的浓度,突出黑咖啡的香气特点。
前街翻阅了相关的资料,留意到美式和Long Black最明显的区别是加入的水量不同。美式咖啡是先萃取浓缩咖啡,然后再兑入水进行稀释,浓缩咖啡与水的比例为1:5~1:8。而Long Black的咖啡味相对于美式咖啡来说更加浓郁,杯量更小,咖啡师会把两份浓缩咖啡(40g)萃取入一杯盛有100-120ml水的杯子中,液面保留着丰富的Crema。所以Long Black在喝第一口的时候是最浓郁醇厚的,后面的风味表现都会较为清晰干净。
美式咖啡的制作比例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标准关于咖啡与水的比例,也就是说每家咖啡店制作的美式都可能不同,大家会根据所采用的咖啡豆味道特点和杯量大小来确定。比如前街门店出品的美式咖啡是采用前街自家烘焙的向日葵暖阳拼配咖啡豆,理想萃取下应该会有酒香、香草、奶油、巧克力、莓果的风味。为了突出这些香气,前街经过多次对比,最终确定1:4.5的比例,也就是40g浓缩咖啡中加入180g热水,
而制作成冰美式,需要考虑咖啡冰镇后的效果和冰块融化情况,所以前街会使用结实的大冰块,一般先将冰块提前取出,然后冷藏存放成“老冰”,这样可能减缓冰块的融化速度,让冰咖啡的口感得到更好的维持。
前街的冰块每粒约重25g,前街1杯冰美式的比例为40g浓缩咖啡,也就是加入4克冰块和120g的水量,即1:2.5:3。这样的冰美式一开始不至于太浓而感到不适,也不会因冰块稀释导致过淡。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冰美式?
前街上文提到,菜单中出品率最高的是美式咖啡,其中约八成都是点冰的,只剩少部分点热美式。这是为何呢?
前街曾经对比过冰美式、温美式和热美式,发现热美式的风味最饱满、醇厚,冰美式口感酸甜舒爽,风味清新,苦感较弱,而温美式味道平和,风味和口感都不够突出。因此一般没有咖啡店会推出常温美式,相比浓厚咖啡味的热美式,大家都更喜欢口感干净、清爽的冰饮。对于需要早起“搬砖”的打工人来说,一杯冰美式既能解决咖啡因不足犯困的问题,为大家解腻、解渴,同时还能满足味蕾,价格还十分亲民,自然就更喜欢了。
2025-06-19 11:31:55 责任编辑:未知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亚洲产区
美洲产区
中美洲产区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