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猜测是不是不加其他如牛奶、巧克力等原料的就是单品咖啡,实际上并非如此,单品咖啡其实说的是用原产地出产的单一
咖啡豆做出的咖啡。
可以看出,区分一杯咖啡是不是单品咖啡,关键是看原料,如果是用原产地出产的单一
咖啡豆制作而成的,不管用什么制作方法,都可以叫做单品咖啡。不过单品咖啡最常见的制作方法有手冲、法压壶、虹吸壶等。
从一些单品咖啡常见的名字来举例。哥伦比亚特级,或肯尼亚AA这种,是以国家作为产地分类,而耶加雪菲,牙买加蓝山这种,就是以国家之内的产地命名,如果是危地马拉某某某庄园这种,显然是来自某一产地中水平很高规模较大的庄园。
单品咖啡也有以豆种分类的方式。一般来说咖啡的三大品种里,阿拉比卡是较好的,而阿拉比卡品种又分为很多亚种,例如卡杜拉,卡杜艾,铁毕卡、波旁等等。有些大庄园里种的豆不止一种,所以出品也会进一步细分,比如巴西某某庄园黄波旁,某某庄园卡杜拉这种名字。
单品咖啡中还有一些比较流行的做法,比如巴拿马一些庄园会把自己出品的瑰夏用水洗、日晒、蜜处理等不用方法处理追求不同风味,耶加雪菲也是很流行的被分别用于日晒和水洗处理的豆。这时,处理方法也要作为分类的考虑因素。而巴西达特拉庄园把自己出产的卡杜拉,卡杜艾等四类豆种按比例拼配,起名甜蜜总汇,把这种豆算成单品还是拼配就见仁见智了。
纠正几个误区:
1.黑咖啡,不一定是单品咖啡,不加奶和糖,没有配料和添加剂的咖啡,就是黑咖啡。
2.意式浓缩咖啡,也可以是单品咖啡,意式浓缩指的是制作/萃取的方法,不是产地 Origin 。
3.单品咖啡的范围 > 手冲咖啡,虹吸、法压等等任何方式制作的,都可以是单品咖啡。
但是现在我们喝的意式咖啡,一般都是拼配而成的,咖啡师通过对
咖啡豆进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加上不同咖啡豆本身的口味特点,拼配出能制作出独特口感的
咖啡豆。
单品咖啡的制作一般都是“常压冲泡”,如上面说的手冲,虹吸壶等,简单来说就是“滴滤”类。而意式咖啡一般都要意式咖啡机,加压制作的。当然这只是通常情况,并非不能打破。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通用方法。
意式
咖啡豆,一般都是拼配豆,也就是由专业烘焙师,将不同品种的
咖啡豆混合后进行烘焙,达到某种和谐的口感,当然根据个人爱好可以选择不同口味的拼配豆。意式蒸汽咖啡机通过高压萃取咖啡精华,会将
咖啡豆的口味无限放大,不同咖啡豆的口味都不同,有酸有苦,所以用单一品种
咖啡豆做意式咖啡,容易产生浓烈的酸味、苦味影响口感。
初次接触到意式浓缩咖啡的人,很少有不感到意外的。那与我们日常习惯的“一杯饮品”的认知,相去甚远──装在小小的厚重杯子里,袖珍的一盎司容量,附上一支汤匙,真不知教人如何是好──一口喝下,浓烈的咖啡精华,可能让不习惯的人直呼太苦太浓,又惋惜于一张钞票就换得这么一口!这到底,是在喝什么意思的?
Espresso浓烈、纯粹,比起饮料,甚至更像是甜点──和中国或日本不同,在意大利喝咖啡,人们更习惯加糖,像是品尝甜点一般地喝它:加入了糖的Espresso,变得更加圆润柔滑,就像是苦甜巧克力一般。
加入烈酒做成café corretto、加入奶泡的caffe macciatto、或是加入巧克力或卡士达酱,在早餐时来杯卡布奇诺或是拿铁……十个人可能会有二十种自己喜好的喝法。意式咖啡的多变性和强劲浓烈,满足了每个意大利人嗜咖啡的血液。
其实像这样的图,好像已经有不少人做过了。但看著实在不甚满意,总想自己重做一张。
在入门咖啡的时候,我自己也在名词上产生不少困惑过。譬如“摩卡”指的是什么?又或早年进咖啡馆,心里想点的是焦糖玛奇朵,却傻傻说了“玛奇朵”,结果送来的是一杯小小的奶泡咖啡,然后一头雾水这样。
会变成这样,很多时候是因为命名方式的紊乱,另外就是外文转换成中文的谬误。
拿“玛奇朵”来说吧。这个字在意大利文的原意,是“斑点”或“污渍”。用在咖啡上,“Caffè Macchiato”原来的意思就只是“斑点咖啡”,可能有人解释为牛奶染上咖啡,有人解释为咖啡染上牛奶。然后意式咖啡传至西雅图后,花式调味的做法变得更多元了,命名自然也就开大量地开展出来。
语言是活的,老美爱喝大杯咖啡,喜欢香草,喜欢表面厚厚地淋酱,创造出了焦糖玛奇朵,借了意大利文的意思,就这么命名了。假如照意大利人的用法,焦糖玛奇朵应该会是一杯60ml的牛奶,里面加了一些焦糖。(同样的东西,用意大利逻辑命名的话,应该会叫做“Vaniglia Caffè Latte con Caram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