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往大了说,咖啡的制作方式基本就是萃取方式之分:(用水)浸泡或过滤。
法压属于前者。手冲属于后者。
法压的好处是简单,一定粗细的粉,一定温度的水,一定的时间,做出来的咖啡大差不差。整体感觉饱满厚重。但是问题是味道普遍不够纯,不够干净。
浸泡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水和咖啡粉接触的时间,萃取出的物质更多,同时也势必让萃取过程变得不可控。有些粉粒过渡萃取了有些还不足,你说的丰富,不排除咖啡本身的饱满风味,但是很可能也和这种“不够纯”有关。不够干净当然包括粉渣过滤不干净,也包括前面说的这种味道上的不纯粹。
手冲方式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才能体会每个阶段咖啡粉的香味,而回报就是做出的咖啡不论是视觉还是味觉都更清澈,醇香。而且往往是层次分明的香。就像香水的前调后调。当然前提是你要掌握正确的手冲方式并且大量练习。因为手冲的精细在于在一定的操作流程中还有一些对萃取程度的微调手法,确保萃取的完整、恰到好处。
觉得手冲单薄可能是因为萃取度不足,再加上问题描述里说的强烈的酸,大概水温也不够(92度左右试试),再调细一点粉的粗细。咖啡豆的品种也有关,最近几年没接触过云南豆,但是云南豆很多都是偏酸调的。和这个也有关系,还有烘焙度……
往细了说就没完没了了。
1. 先来补一下味觉的知识:人对于酸味的感受远高于甜味,当把酸味和甜味同样浓缩起来的时候,酸味在人的味蕾感受上面会远远大于甜味,也就是说,当你的咖啡水粉比例比较低的时候,人的味蕾会觉得酸味更强。
2. 咖啡的萃取阶段,首先是咸味,然后是酸味,最后是甜味,因为分子的大小不一样,在和水接触的时候,盐会最先溶解,然后到酸类物质,最后是大分子的糖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题主冲了2分15秒会觉得很酸,因为只冲到了酸味的阶段,甜味还没有出来很多,不足以和酸味达成平衡状态;而且,云南其实酸味也不差,烘焙度不知道怎样,估计你买的那家属于比较中度烘焙,所以会稍微酸一点,综合上面各种原因,题主的咖啡很酸是很正常的!
PS:国内大多数情况下,手冲咖啡大概2分钟左右是最酸的时候,所以你喝的时候当然会觉得酸,如果你想没那么酸,那就冲久一点,这样咖啡就会甜一点!手冲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调控味道,而不是什么豆子都冲2分15秒然后去评判其好坏!
延伸一下:既然2分钟左右冲得咖啡比较酸,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冲不酸的咖啡,冲中烘深烘蛮合适;至于酸度高的咖啡,你本来就不喜欢酸的咖啡,那别用加强酸味的方法去冲它,冲久一点,它就没那么酸了!
也就因为上述的原因,很多咖啡师都以这样的方法冲,导致烘焙师的发挥空间比较小,要烘得比较深才能配合好这样的冲法;如此容易陷入循环,咖啡师冲得很酸,告诉烘焙师,这豆子烘焙度要调整,烘焙师就去调整烘焙度,最终行成大家比较习惯喝深一点的咖啡豆;但是咖啡豆往往是浅烘的时候是最甜的,如果不想办法把甜味发挥出来,那就很难挣脱上面那个循环;如果围绕甜味去做更多的手冲尝试,你会发现手冲比其他冲煮器具有趣多了,而不是单纯的酸味;业内认为顾客接受不了酸味,以此为推广咖啡难的一个理由,我觉得并不可取,因为就算是咖啡豆作为原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咖啡的味道,但手冲的可塑性却也非常高,风味和口感把控得好的话,让顾客一喝就能喝出来这咖啡很甜,并且带著很自然的水果酸味,大概会有不少人被咖啡吸引,至少我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已经让相当一部分顾客很直接明了地喝了一杯咖啡之后感叹一句:这咖啡好甜!
所以冲咖啡的核心是甜味,或者说,调控酸甜咸已经风味之间的平衡度!目的其实就为了让自己在味蕾上得到不一样的体验,当你有一天喝到甜味很高的咖啡,我想你就会明白了!
3. 法压属于浸泡式的萃取,类似于杯测这样的方式,比较稳定,萃取的东西也比较能反映出咖啡原本的味道;所以题主喝法压会喝得比较有层次感之类的。只要达到了某一时间,那法压其实会饱和,萃取得也差不多了,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趋于稳定,所以你会觉得法压很容易操控,甚至有点傻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