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用品 > 单品咖啡冲煮器具 > 虹吸壶器具 > 2025-07-19 04:49:27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虹吸壶,有着实验器材般的外型,是利用蒸气造成的压力变化与虹吸原理来萃取的咖啡冲煮工具。最早在欧洲现身,虹吸壶的商标注册是由一位法国女士 Marie Fanny Amelne Massot 所拥有,精致的球型设计,标志了虹吸壶的经典地位,并广泛被世界各地的咖啡爱好者把玩使用。今天,前街就从虹吸壶咖啡的萃取原理说起,带大家认识这个神奇的咖啡萃取器具。
虹吸壶简介
虹吸壶的英文名是“SIPHON”,所以也叫塞风壶,它是利用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造成的热胀冷缩,将下壶的热水推进上座与咖啡粉融合,待温度降低时,水又会通过真空管流回下壶中,从而得到咖啡液。虹吸壶名字源于它所采用的虹吸原理,通过温度变化造成的压力差来实现萃取!
喝过虹吸壶咖啡的朋友就知道,虹吸壶咖啡和手冲咖啡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手冲咖啡喝起来会更加干净,层次更加明显,风味更加突出;而虹吸壶咖啡喝起来的口感则会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扎实。
因此,为了凸显这一特征,采用虹吸壶煮咖啡,推荐前街惠兰、前街天堂鸟、前街钻石山、前街皇后庄园这几支中度烘焙的咖啡豆,可以让咖啡同时兼具坚果香气和醇厚的body。
虹吸壶结构
外形构造:
加热源:
虹吸壶的加热来源不受限制,你可以是明火的燃气灶,可以是安全的光波炉,也可以是带有科学味道的酒精灯,这都取决于你想要用什么,结果都是一样能够起到加热作用!
咖啡粉的研磨粗细:
虹吸咖啡的研磨程度再此之前前街已经测算了一下,研磨会比手冲更细一些,20号筛网过筛率为90%。(常规手冲采用的过筛率为80~85%)
平常制作虹吸咖啡的粉水比例会在1:10~1:12区间,比较多的人会喜欢使用比例1:12,而前街惯用的参数则是1:11,使用20g的咖啡粉220ml的水来制作。
投粉节点:
关于投粉的节点是虹吸壶富有争议的一个事情:先投粉,还是等待水从下壶上升完毕后再投粉?传统的一派选择了前者,先投粉会使风味更饱满;而大部分人认为先投粉容易出现萃取不均匀的状况,当水位上升时会率先接触瓶底的小部分粉,致使上升完毕后还没开始搅拌,这小部分粉已经先行萃取。
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待水位上升完毕后,再进行投粉。前街认为,新手采取后投粉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降低不稳定的因素产生。
搅拌方式:
全程会有三次搅拌,分别是咖啡粉入水时,浸泡时间过半时,结尾关火前。搅拌的方式就多了:十字搅拌法、Z字搅拌法、∞字搅拌法、旋转搅拌法、拍打法等等!方法并不是唯一,但对于刚入手还没至多搅拌经验的小伙伴们,前街会推荐采用拍打法!容易掌控、容易上手,可沿着下图示例轨迹拍打咖啡粉层,搅拌棒以中心为支点,两端保持错位地进行来回移动。
判定结束的时间:
关于虹吸咖啡什么时候关火,有些人喜欢通过咖啡的香气产生进行判断,这对于个人基本功来说考验太大了,所以前街比较推荐新手使用计时的方式。如果是先投粉,就在开始搅拌的时候开始计时,如果是后投粉,则是在投粉的时候开始计时。关闭火源的时间大约在50~70秒区间即可。
第一步:架设好酒精下壶和酒精灯,提前装设好上壶滤布的倒钩(将过滤装置放进上壶,从管道下方拉伸出倒钩挂在管道末端即可)
第二步:倒入220ml的热水。
第三步:擦干下壶,开启加热源(擦干下壶是为了防止它在加热时碎裂)
第四步:将上壶斜插入下壶,防爆珠要接触到下壶底部
第五步:下壶开始沸腾出现水珠时摆正上壶并按紧,等待下壶的水吸入上壶。
第六步:上壶停止吸水时倒入咖啡粉并开始计时,第一段用拍打的方式将咖啡粉压入水中,开始均匀萃取。
第七步:第二段在25秒的时候开始使用前街推荐的搅拌法均匀晃动,使得咖啡能够清楚的分出三层:咖啡泡沫、咖啡液、咖啡粉。
第八步:最后一段在五十秒的时候顺时针搅拌,到达60秒时移开火源,等待咖啡液回流下壶。(移开火源后采用干抹布擦拭下壶可以加快回流时间)
2025-07-05 10:57:38 责任编辑:未知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亚洲产区
美洲产区
中美洲产区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