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听起来,就像买了电视但不准调整色彩。代理警告话,若按键力度不当,轻则坏掣当机,重则漏电火灾。哼,确保客户懂得操作是卖方的责任,怎可以本末倒置,连关乎质素的设定也不准碰?还要以保养这份内事为胁,荒谬!”老友斥道。“有没有合约?我帮你查一下。”这家伙自大学年代已经疾恶如仇,矢志用一支笔去彰显传媒第四权的正义。
一键搞定?
笔者也感愕然,因为要制作一杯达到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标准的咖啡,需要配合多项冲煮因素。常用于酒店或企业办公室的全自动机,把所有工序简化成一个按扭。所做出来的饮料,用作提神尚可,品尝价值则欠奉。专业咖啡店采用的意式咖啡机是“半自动式”,即磨豆和冲煮程序需分别调校。有经验的咖啡师,需要因应豆子的状态调整水温、粗幼度、粉量等因素,才能达到既合“时间和容量合格”这传统标准,又令人美味难忘的“神之一杯”(God Shot)。
余气未消的同事道﹕“Richard说,那代理得悉他们不会向代理建议的公司买豆便顿时变脸。既以保养期为胁,又软硬兼施,推销自己的咖啡机牌子曾赞助某比赛云云。他说他们的豆只需调校一次,味道就会很稳定。”
“当然了。深炒至表面如涂了太阳油、待了不知多天的炭化商用豆,怎样调也只得一个苦字。数30秒按停就是,多简单!”在场某客人插嘴道。他任职投资银行,而他写字楼各同事,也是由超级市场豆开始,逐渐分辨出新鲜咖啡和进口商用豆的质素分野。他公司的咖啡,是由敝店每周新鲜供应的。
低价卖机背后
由七彩缤纷的打印墨水以至影星代言的浓缩咖啡液,厂商常以低价卖机作招徕。因为真正赚钱的,是需要时常替换的消耗品。捆绑条款是商人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惯常手段。
很多器材代理以免费或低廉的租金包揽食肆的咖啡供应。但提供的所谓售后服务,往往是为了以效率为主的商用咖啡工作流程。他们供应的咖啡豆,大多是以廉价商用豆拼配、量产烘焙而成,并无赏味价值可言。在繁忙的水吧里,员工要兼顾制作不同的饮料确实不易。所以造成了“工序外判”这保障品质的模式,但过分自动和规范化的代价,往往是质素平庸,要靠包装招纸上的品牌提升说服力。这餐厅没有设置专人负责咖啡的岗位,结果被唯利是图的供应商绑住了。
SCAA认可咖啡师的入门守则列明“每一泡冲煮、每一更、每星期”必须做的程序。而调整磨豆机的粗幼,是“每日必须”的。无奈经过记者朋友的调查后发现,该代理负责人是曾考获SCAA咖啡师资格。他所做的,是不为,而非不能;他若相信到餐厅食饭的人,不会在乎咖啡质素的话,早晚会与潮流脱节。
文﹕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可咖啡师,美国CQI认可杯测师,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评审,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