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Patrick,你的店又成为国际头条了。”这厮是个大学生。闲时喜欢驻足咖啡店,并自夸跟行内不同的人稔熟。他对业界的是非,好像比咖啡的兴趣还要大。
“嘿,不过今趟并非在咖啡界媒体,听了你可能会介怀……”笔者正忙着准备周五晚咖啡首映礼的豆子。就算表明我不在乎,以他的性格还是会侃侃而谈的。“有心理准备了吗?”他道。
“你的餐牌,被英国某著名博客选为‘史上最浮夸的廿四件事’(The 24 Most Pretentious Things Ever) 第17位!榜上还有Lady Gaga、David Bowie和饶舌歌手Kanye West!这可是咖啡界本周的热门话题。很荣幸吧。”
“是哪块餐牌?”我没好气道。从手机找到该网页,确认跟网主并不相识。在看过16件令人会心微笑的事物后,赫然发现所谓“史上最浮夸”的,原来只是我们的精品咖啡豆列表。网主并没有注明这块以彩色蜡笔绘制、列出咖啡洲份、产国、庄园、豆种和处理法的黑板,有何浮夸之处。
详述咖啡背后故事
自开店以来,笔者见证的,不单是本地的精品咖啡潮流,还只身将这浪潮推向世界彼方﹕包括远赴中美洲跟产业链上游的农民交流,并建立直接交易关系。我们对咖啡的坚持,赢得不少国际业者的认同。黑板上详述的,不是“抛书包”(pedantic),而是让客人明白咖啡背后的故事。就像列明庄园、年份、葡萄品种的红酒已是消费者的基本要求,怎会是浮夸?可见对咖啡缺乏了解的人,中外如一。
“其实初次光顾的客人,大多会对这餐牌一头雾水。”他的语气略带幸灾乐祸。“快快擦了它并换上一些大众明白的词汇,以免再惹别人话柄吧。”
保留“浮夸” 分享信念
接着的一个周末,店内的餐牌进行了大改革﹕我们不但保留了肇事的那一块,连以前用以写价钱的部分,也变成了叙述咖啡故事的图画!对于浮夸的指控,其实源于博客对咖啡的无知。所以我们决定增加、而不是减少篇幅去分享我们的信念。
吾道不孤,国际咖啡界的热门网站www.sprudge.com在两周后以该文章为题为笔者平反。他们以“是吗?香港这店为客人列明有关咖啡资料的餐牌是浮夸吗?真难想像世上没有比这更浮夸的事”来反讽。那学生由搬弄是非到前倨后恭,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文﹕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可咖啡师,美国CQI认可杯测师,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评审,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