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种植﹕尼加拉瓜咖啡庄园采收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咖啡种植 > 2024-11-23 18:11:54


专业咖啡师交流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拍、拍、拍”连串拍打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一秒、两秒,眼前的一片漆黑并没有因为瞳孔扩张而变得清晰。那一刻,我想起自己处于与世隔绝、并无电力供应的山谷里。
 
  太阳下山不过数小时,农庄内没有电脑、电视等娱乐;想写日记,但电灯欠奉。饭后跟友人举头看星,浅谈一会便睡。在床头取出赖以计时、拍照和夜间照明引路的智能电话一看﹕凌晨2时。原来负责膳食的女工要每天凌晨开始为在庄内留宿的几十位采收工人准备食物。那些拍打声,就是来自她们以人手制造的粟米薄饼(tortilla)时将粉团拍扁的声音。单是薄饼,每天就要由剥粟米开始、浸石灰水、发酵、煮熟磨粉,到搓粉按平,制造600片!农家伙食多以淀粉质为主,如红腰豆饭(gallo pinto) 和炸蕉片(plantain)。白炸合掌瓜(chayote)和牛油果是我们最常吃的瓜类。她们以星光照明,烧柴取火,工作直至黄昏。
 
  采收季节,是中美洲咖啡业的冲刺期。农民一般会聘请临时工人上山摘取成熟的咖啡果。视乎山谷的大小和微气候(micro-climate),采收期可长达两个多月。附近村落的人早已习惯这工作模式,纷纷上山应征。他们当中有老有嫩,也有举家动员。闲时以宏观角度讨论咖啡贸易的人道立场。亲身经历,才知道真正的公平,不单是一个底价,而是农场主人给予工人的生活必需和关怀:纵然是临时工,他们也会提供足够伙食、住宿、医疗和常被忽略的洗澡和卫生设施。
 
  采摘力度至为关键
 
  天未光,大伙儿整装待发。我们的登山防水装束,跟采摘工人们的薄衣、牛仔裤和凉鞋形成强烈对比。他们最重视的装备,只是腰间系着的一条绳、一个藤篮,以及几个能载上数十公斤的尼龙袋。山路不平,我们在没有小径,没有扶手的密林间穿插,不久已被工人们抛离。他们围住经过的每一株咖啡树双手采摘、在刁钻的角度保持平衡。难得的,是他们每人都懂得把未熟透、呈橙红色的果实留在树上,待一两星期后才作第二次采收。摘取的力度很重要,跟在家里摘提子不同,太细力会连皮撕下,太大力又会损害枝干,影响来季花蕊成长。
 
  “嘶!”口哨声响彻山头。这是每天两次、从山腰收集站所发出的信号。比起上山,工人们的落山速度更教人惊讶。以倾斜度计,咖啡园可比得上西贡的蚺蛇尖,他们穿著平底凉鞋,背着相当于六包米的重量落山!这样的运动,一天内需要来回两次。挣的,大概是每天十美金。在尼加拉瓜来说,已算高薪。
 
  食过晚饭,几位工人在空地上掷钱币作乐,一对夫妇向友人展示着我所送赠的宝丽莱﹕他们的第一张合照。
 
  满足,其实可以很简单。
 
  文、图﹕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国精品咖啡协会、欧洲精品咖啡协会认可咖啡师,美国CQI认可杯测师,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评审)

2017-08-07 19:44:55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