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elys咖啡车来自瑞典,在Maria和她的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看来,最初他们只是想卖卖咖啡赚赚钱,从未想过Wheelys会做到今天这样:遍布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咖啡车数量超过500台,最近两个月,Wheelys刚刚进入了上海。
为什么叫它咖啡车呢?因为它确实是一个长在三轮车上的可移动咖啡馆,“三轮”这俩字容易让人脑补一堆俗物,比如走街串巷的煎饼果子摊,但其实Wheelys长成这个样子:
Wheelys咖啡车已经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最初是纯人工打造,当他们把这个车子放到网上,发现很多人对此感兴趣,也就顺势找到更专业的厂家来批量生产,然后卖给乐意去经营它的人。
第一代车只有一个简单的箱子。现在,Wheelys有上下水、三个火炉、太阳能板,车子里还有小型的空气净化器,他们想把这个车打造成一个绿色环保的小车,连周围的空气都要帮助大家净化一下。Wheelys是脚踏车,他们还在后面加了小小的动力器,能帮助它更好的移动,现在还有一个小屏幕,走到哪里就把广告带到哪里。
品牌输出和质量管控要怎么做?
截至去年6月的一组数据显示,星巴克布局了全球66个国家,店铺数量超过2万,而Wheelys在他诞生起的两年内进入了全球65个国家,卖出的咖啡车数量在500台(咖啡车是直接卖个经营者的,管控权在经营者自己),到底是轻模式、轻资产,扩张起来速度很快。然而Wheelys的品牌识别度认知度很低,这也是横在所有新兴咖啡品牌面前的难题。在品牌建设上,尽管Wheelys强调他们有自己的调性:有趣的环保咖啡车,但我关注的重点更在于如何保证这么多地区的咖啡质量达标。
采访中,Maria介绍,Wheelys虽然在总部有一位专门负责研发产品的咖啡师,但他们更乐意让不同地区的咖啡车独立成长,保持独特性,显然经营者更了解当地的环境、市场、用户,能够配合地域性。所以Wheelys目前只提供一种印尼的有机咖啡豆给经营者,车主可以把饮品做的个性化,但至少要提供一种wheelys咖啡。
一个担心是,谁能保证车主一定会购买使用Wheelys规定的豆子,谁又能保证个性化饮品的质量?假如经营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大利益而挑选一些质量不那么好、成本价格很低的咖啡豆来制作咖啡,或者干脆以速溶来代替,必然会让Wheelys在用户中的好感大打折扣。
在盈利方面,Wheelys咖啡车在全球公开定价4999美金,卖车会有一部分收入,其次,品牌使用费在100多美金,目前咖啡所卖的钱完全归“车主”,而随着app的上线,除了收取app的使用费,他们还计划在卖出的每一杯咖啡中,按照5个点来提成。
而作为一个经营者,如果你能保证一天卖出40杯咖啡,实现当天的收支平衡是没问题的,如果能卖到100杯,预计半年内可以收回卖车成本,但最开始必定是不盈利的。
在中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喝咖啡这个事儿,对很多国人来说并非必需,给大家看一组对比数字:我国人民人均一年一杯咖啡,瑞典人民是一天4杯。尽管人均量上差距巨大,但是中国在咖啡市场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超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每年有将近20%的增长量。
因为用户习惯也因为国情的不同,Wheelys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
首先,价格方面,比国外的星巴克卖的更高,比国内的星巴克定价更低。按照市场均价来算,星巴克在很多国家其实属于中间价位,但在中国定价极高。Wheelys在海外定价方式很简单,按照该国家星巴克的中杯价位再多5-10%,原因是他们用了很好的咖啡豆,且喝咖啡在海外是高频低价的;到了中国,价格比星巴克还贵将很难吸引消费者,但国人还会有一种心理意识,觉得价格跟品质是挂钩的,所以还不能低于它太多,大概便宜几块钱。
其次,咖啡车只租不卖。Wheelys认为在中国租赁的方式要远远好于贩售的方式,基于这两点考虑:
-
租赁的方式,一开始投入就低,降低门槛;
-
Wheelys可以对咖啡车有更大管控权,他们说最大的担心是“我把车子卖给你,然后你推出去卖煎饼果子”。
第三,提供制作咖啡的所有原材料、原物料。Wheelys会在成本分摊上和用户进行五五分,各出50%来购买材料,不会有串货、换货的问题,保证了咖啡的品质。
那么问题来了,最大的疑惑是既然这样的方式如此好,为什么不全球统一策略呢?另外,对于有人会用花4999美元买来的脚踏车去卖煎饼,这个担心太多余了,毕竟这得卖多少煎饼才能收回成本啊。
目前,Wheelys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个月,仅在上海布局了5辆咖啡车,目前都是和电影院线、蛋糕店等的合作,并未有个人咖啡车主。
先过城管这关?
类似于咖啡车贩售的业态已经存在很多时间了,但在政策上并没有一个明文规定,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申请证照。路边摊被城管人员驱赶也是常事儿,想必咖啡车也不会因为看起来漂亮而幸免。
为了避免和城管的正面“冲突”,在上海,Wheelys并不会随意选取街道,而是寻求合作:在私人区域售卖,比如说商场、写字楼、园区,或者交租金,或者卖的咖啡做分成,或者把咖啡车直接卖个业主来经营,营收的75%-80%都给到经营者;跟政府的合作,比如上海金桥自贸区划了一个区域给他们,在不影响到交通、市容的前提下可以售卖。
其实不止在中国,这个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所以Wheelys也在和其他国家去谈合作,去拿到“通行证”。
可是,把咖啡车禁锢在某一个小地区?这样听起来可就不那么自由了,不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或者走街串巷追着人群跑,比如地铁口,它最具创新意义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想想不能享受夕阳下的奔跑,竟然少了些趣味呢
而且全球那么多Wheelys,不可能每一辆都看得住吧?难道还要装上一个定位器,有偏离原本区域的进行一个罚款啥的?
但如果说回咖啡车本身,除了风吹雨打略显狼狈,如此低得经营成本还是很吸引人的。试问哪个女生不想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就算不赚钱也心里滴血但神情美美的坐在老板娘的位置上?如果宣传足够到位,是不是会有大波女生想用4999美金来换取一个开咖啡馆的美梦呢?
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5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