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各种生豆处理法,就须先知道咖啡果实的结构,樱桃般的咖啡果实,由外而内分别是果皮, 果肉,果胶层,羊皮层(种子外壳),银皮,种子。
果胶层厚度约1-2mm,可以想像成蕃茄种子外那层半透明物质,很难去除。而我们一般买到的生豆,其实是是最里面的种子,也许,还包含一些残留的银皮。
各种处理法,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去皮取豆。基于成本的经济考量, 也包含气候等天然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得取豆的处理过程不见得一样,但是,过程,却是会影响结果!
日晒法:
日晒法是最古老、省事的生豆处理法。
一筛除浮豆
把收成的咖啡果实倒进大水槽里, 成熟饱满的果实会沉入水底;发育不全或者过熟的果实会浮上水面, 这些浮豆需加以剔除.
二日晒干燥
再来是将整颗连肉带皮带子的咖啡果实,放到晒豆场上去日晒,自然干燥到含水量约12%,所需时间约二至四周,依据产地气候而定.
三.去壳
将完成自然干燥的[果干],以去壳机器打掉干硬的果皮,果肉和羊皮层,生豆就出现了.
日晒法的优点
1.简单,处理成本低.
2.生豆在果肉内自然干燥,吸收果实精华,所以果香浓郁,甘甜明显,醇厚度优
日晒法缺点
1.有些产区日晒处理没有筛除浮豆,造成品质起落参疵
2.干燥过程果肉容易因气候回潮而发霉,污染生豆
3.机器去壳不免伤及生豆,造成外观缺陷
水洗法:
水洗法是目前较普遍的生豆处理法。
一.筛除浮豆(同日晒法)
二.去果肉
将新鲜果实送入果肉筛除机(pulping machine)去除果皮果肉,不成熟的果实由于果肉分离不易,会在这一阶段被筛除。经过果肉筛除机之后,剩下的就是果胶,羊皮和种子了。
三.发酵去果胶
将去完果肉、带着果胶的种子移入发酵水槽中。虽然名称说是水[洗]法,其实不是真的洗去果胶,而是藉由发酵过程,将果胶用生物分解的方式除掉。发酵过程约16-36小时,期间须时常搅动以加速果胶由种子上分离。水洗发酵会产生柠檬酸, 苹果酸及醋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值会渗入生豆,使得水洗法的豆子酸味较日晒法重。完成发酵后,才是真的水洗--再次洗净豆子。
四.干燥
完成水洗之后,一样需要加以日晒或机器干燥,让含水量降到12%。水洗法由于已除去果肉,
所以在干燥过程,不用像日晒法那样,担心容易发霉的问题。干燥后的羊皮生豆, 也不像含果肉果皮的日晒法那般的坚硬,可以用去壳机(hulling)打磨去壳而得到生豆
水洗法的优点
1.生豆颜色深绿,外观完整,卖相佳.
2.酸味及明亮感较日晒豆佳,风味也较干净
水洗法缺点
1.要取得200G生豆需水洗1公斤果实, 同时约需耗掉2-10公升的净水, 成本高
半水洗法:
降低传统水洗法耗用水量的改良处理法
一.筛除浮豆 (同水洗法)
二.去果肉(同水洗法)
三.机器去果胶
原本水洗法是用发酵去除果胶,改良的方法是以果胶刮除机(demucilager),机械式去除果胶
四.干燥
日晒或机械干燥至含水量12%
半水洗豆风味介于日晒豆与水洗豆中间,
没有水洗豆酸, 没有日晒豆甜
蜜处理法:
何谓蜜处理法:就其英文原意,其学名应为”pulp natural”, 与传统湿处理法相同的,它将咖啡樱桃厚厚的果皮去除后,保留其下方的黏质状的果肉层(mucilage ),接下来它并不利用发酵来去除黏质果肉层,反之让它带着这一层直接晒干,而后直接去除黏质层及外壳(parchment)
困难的蜜处理法:
1.在晒干的过程中,由于黏质状的果肉层还在咖啡豆上,在初期的几天里必需高频率的翻动,以免咖啡豆黏成一团,因此它所需要的人工的部分较一般水洗法来得多.
2.若不能尽快晒干,很容易就会过度发酵
3.若翻动不足,或整体环境过于潮湿太凉,又或黏质状的果肉层留得太厚,咖啡豆都会容易发霉,也因此一些咖啡庄园会用机器来控制留下黏质状果肉层的厚度,让咖啡豆能较快晒干,其整体口感上的一致性也会较好
4.比起湿处理法,它需要较大的空间而晒干所需的天数也较长
增强方式:
1.在日晒最初的2-3天里,最好是能在全天候监视下完成,在这段时间里,部分的果肉层已完成干燥,而咖啡比较不会有不好的发酵味.
2.在晒干的过程中,可采用架高的棚架让整个过程的通风状况较佳,也较不容易发霉
3.若在天井或露台晒干,果肉层的黏液会渗进天井里,故在晒下一批咖啡豆前需将其确实清理干净
味道特色:
蜜处理法的优点在于增强咖啡的body及甜度(故英文也称honey process或miel process),相对降低其酸度,而香气会较为细致,然而这是当蜜处理法被完美执行后之味道,若执行不佳时,喝起来会有不好的醋酸味,像洋葱或蒜的辛香味,即使执行得相当不错,仍会带些些的泥味,其余韵也较不干净,杂味也会较一般水洗法来得重,因此整体而言,采用蜜处理法较一般湿处理法的风险来得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