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当法国传教士为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在一个叫做朱苦拉的地方成功种植了第一株咖啡树时,他也许不会想到,百年之后咖啡成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亮点。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已经开始规模化种植咖啡。而于2011年出台的《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又为咖啡产业的发展确立了新航向。
保山普洱德宏 咖啡黄金种植区大量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热区资源,让云南成为产出阿拉比卡(小粒)咖啡这种高品质咖啡的黄金种植区。
保山小粒咖啡经过60多年的发展,咖啡产业已成规模,成为年产值近5亿元的特色产业。保山的咖啡产业,曾经创造过不少辉煌,在1980年的全国咖啡会议上保山小粒咖啡被誉为“全国咖啡之冠”;19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保山小粒咖啡被评为最高银质奖;1993年,在比利时42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博览会上荣获尤里卡金奖……去年,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65万亩,成为中国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在“量”上去的同时,普洱也在寻求“质”的突破。近年来,普洱市政府、企业和咖农加强咖啡品种选育和咖啡豆精深加工,引进国际咖啡巨头,借鉴其种植和生产技术,在提高原料品质的同时“走出去”拓市场,让普洱咖啡品牌破茧成长。建设咖啡庄园、咖啡博物馆、咖啡风情街、举办中国咖啡文化节等一系列举措,让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蓝图徐徐展开。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熟的价格保护机制,以及科技的支撑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咖啡种植户底气的来源。据了解,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从2004年就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施了保护价、保投入、保质量和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三统三保”措施。
丰产之年难丰收 品质决定话语权 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已超过130万亩,产量达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0%和62%。种植面积已提前实现2015年的目标。今年云南咖啡的平均亩产高达225公斤,但国内市场价只有16至17元/公斤。虽然有著全球收购价普遍下跌的背景,但云南咖啡在市场上未卖出好价钱,却让人深思。巴西咖啡亩产在80公斤左右,卖价为30至33元/公斤。哥伦比亚为52公斤,卖价35至38元/公斤。
云南咖啡价格缩水,很多人认为是因为我们没有定价权。“这是一个误区。”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功勤说,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占到全国的98%以上,但却不足世界产量的1%。即使把云南所有适宜土地都种上咖啡,比重也不大,从产量上就无法得到定价权。
“虽然拥有定价权不现实,但可以争取话语权。”李功勤认为,拥有话语权的关键是品质。他举例说,牙买加的蓝山咖啡2012年的产量仅2400吨,但在国内市场的生豆卖价高达400到500元一公斤,正是因为品质高。
云南省政府生物产业办程达教授认为,云南打造精品咖啡产业的目标正确,但在实践中没有按照市场需求和趋势来进行科学的产业规划,缺乏产业的整体设计;产后加工中对管理的忽视和技术支撑的缺乏,造成了优势资源的价值大量损耗。
立标准树龙头 主打“
云南咖啡”牌咖啡从种植到成为商品,要经过采摘、脱皮、发酵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决定著咖啡品质。另外,在业界还有一种说法,“因为云南咖啡产业缺少可以统一执行的质量标准,采购商用自己的标准在云南产区走一圈,就可以把收购价从20多块压到10几块。”李功勤认为,政府应尽快制定咖啡种植加工的规范,同时制定
云南咖啡的统一质量标准,并得到有效的落实,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咖啡豆的质量再好,但是人们记住的只有雀巢、星巴克的名字,而没有记住北归。”北归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禄说。雀巢公司进入普洱收购咖啡豆已有多年历史,但市场上消费者认识的只是“雀巢”,而非普洱或者云南。另一面,云南咖啡企业的“小、散、乱”现状,也成为树立品牌的掣肘。咖啡巨头是全球采购,对
云南咖啡的采购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咖啡骨干企业,终归是受制于人。
在李功勤看来,云南作为中国咖啡主产区,应该有实力强大的地方龙头企业和知名的民族品牌,国际和国内市场并举。培植扶持龙头企业,应站在全省的高度一盘棋规划,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化组合,把地方龙头企业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云南不但要会种咖啡,还要会卖咖啡。针对国际市场,应主打“
云南咖啡”品牌;面对国内市场,主推叫得响的地方龙头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