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世纪到11世纪,危地马拉的佩滕低
地地区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的中心,这个时期留下来得许多金字塔和城市的废墟至今仍然可见。[7]
11世纪末,危地马拉低地地区的玛雅文化被消灭后,在中央高地地区仍然存在着玛雅文化。[7]
1523年,西班牙人来到危地马拉,他们摧毁了当地的玛雅文化并开始在危地马拉殖民。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消灭政策,几乎所有此前的玛雅书籍都被销毁了,只有很少的书籍得以保留。[7]
1524年,危地马拉彻底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7]
1527年,西班牙在危设置都督府,管辖除巴拿马以外的中美洲地区。[7]
1821年9月15日,危地马拉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7]
1822到1823年间,危地马拉成为墨西哥帝国的一部分。1823年
,危地马拉加入中美洲联邦。[7]
1838年,中美洲联邦解体后,于1839年再次成为独立国。[7] 1840年,危地马拉才完全独立。[7]
从1841年到1871年,保守派组织危地马拉的政府。他们试图在保留殖民时期留下来得等级制度的同时缓慢地使国家经济现代化。[8] 1847年3月21日,危地马拉宣布建立共和国。[7]
从1871年到1944年,国家才开始致力于经济现代化。同时美国主导的联合果品公司也开始收购危地马拉大面积的咖啡和香蕉庄园并介入危地马拉的政治。1944年10月革命后,前独裁者被推翻,危地马拉实行民主与言论自由,危地马拉历史上第一部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生效。[7] 危地马拉开始了民主化进程。[1]
1950年到1954年之间,执政的哈科沃·阿本斯总统施行了土地改革,当时占全国人口2%的大地主占有全国约70%的可耕地。而阿本斯开出土地改革的支票,承诺买下大地主持有的土地并重新分配给小农。阿本斯以此赢得选举,土地改革计划也立刻实行。针对拥有土地大于223英亩的地主,只要有未用于生产的土地便要征收。最后从1059个农场征收了平均4300英亩的土地,约有十万名农民得到这些土地的所有权。[7]
联合果品公司在危地马拉拥有其最大的庄园,而且它还拥有中
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
美洲国际铁路公司和危地马拉仅有的一个海港。在联合果品公司的驱使下,美国外交部开始对危地马拉展开宣传战,以反共的名义打击阿本斯政权。中央情报局与危地马拉军人中的反对派合作开始了一个被称为Operation PBSUCCESS的行动。[7]
1954年,阿本斯被推翻,卡斯蒂略·阿马斯成为新的独裁者。新政府立刻将所有的改革都作废。进入右翼军政府和文人政府交替执政时期目前,他们还受益于一个美国资助的项目,当地人称之为“工程(The Project)”的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50万美元,鼓励开办小型的高品质咖啡种植园。危地马拉盛产优质咖啡的主要地区是阿蒂特兰湖(Lake Atitlan)和韦韦特南戈(Huehuentenango)。该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克复困扰着世界咖啡业的高产低质的恶性循环。例如,波旁 (Bourbon)树比新型矮树长得高,且咖啡豆结得少,虽然他们都属于阿拉伯咖啡品种,但波旁树产出的咖啡豆更好,也更受美食家的欢迎。这个项目也希望 能鼓励当地生产者自行加工咖啡豆,因为现在大部分咖啡果卖给了中间商,如果咖啡加工可在当地的工厂进行,那么其价值甚至质量可能就会得到提高。
安提瓜岛(Antigua)也是咖啡的著名产地。安提瓜岛的咖啡产于卡马那庄园(Hacienda Carmona),该处品质最佳的咖啡是爱尔普卡(EL Pulcal)它不仅质量好,而且比危地马拉的其他咖啡味道更浓郁、口感更丰富、烟草味更重。每隔30年左右,安提瓜岛附近地区就要遭受一次火山爆发的侵 袭,这给本来就富饶的土地提供了更多的氮 ,而且充足的降雨和阳光使这个地方更适于种植咖啡。 其他的咖啡产地还有:圣马科(San Marco)、奥连特-科万(Oriente & Coban)、帕尔卡(Palcya)、马塔克斯昆特拉(Mataquescuintia)和位于萨卡帕(Zacapa)的拉曼(La Uman)等。特种咖啡协会的建立意味着危地马拉政府开始对高品质咖啡予以关注,而为之作出的努力将会很快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