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咖啡

作者:中国咖啡交易网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新闻 > 咖啡资讯 > 2024-11-25 15:44:20

咖啡的历史2008-01-02 12:40一、发现咖啡

相传在公元5世纪前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有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偶然发现自己的羊吃了一颗灌木上结出的红色果实变得异常兴奋,年轻的牧羊人觉得奇怪,就摘下几颗果实尝了尝,马上自己也变得兴奋起来。很快,牧羊人的发现被城里的一个叫阿库巴(Aucuba)的修士知道了,于是他采摘了许多这种野生的果实带回修道院给修士们饮用,这样修士们在晚祈祷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困倦了,而咖啡这种野生植物从此逐渐演变成当地人的日常饮料。

在咖啡被广泛利用的第一个世纪里,非洲的祖先们并不是以我们现在的方法饮用咖啡,而是将咖啡红色的果实和绿色的叶子一起放在水中煮后饮用,或用咖啡果实酿酒,这两种方法至今还在埃塞俄比亚的某些地方流行着。

另外还有一种食用咖啡的方法就是把咖啡果实中的两颗咖啡豆磨碎,在外面裹上动物脂肪,这样,一来可以充饥,二来可以提神,是长途旅行者和非洲战士远征期间非常好的食物。

随着埃塞俄比亚对阿拉伯半岛的入侵,咖啡也逐渐在当地盛行起来,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咖啡在阿拉伯半岛一直作为伊斯兰教徒提神醒脑、补充精力或是医治疾病的具有特殊疗效的药饮,同时,人们制作咖啡的方法也日趋完善。直到公元15 世纪前后,咖啡才作为一种大众饮料在普通人当中广为传播。

咖啡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成为大众喜欢的饮料之后,被到圣地麦加朝圣的穆斯林纷纷带回家乡,从此咖啡开始在伊斯兰教国家盛行开来,并登陆土耳其和波斯,最终成为人们休闲聊天时的饮品。

据传世界上第一间咖啡馆诞生于15世纪的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二、流芳欧亚

1615年,无孔不入的商人将咖啡贩运到欧洲的威尼斯港,虽然咖啡作为植物不适宜在欧洲生长,但作为饮料其魅力确无法抗拒。起初,意大利神职人员曾因其来自异教地区,而认为这是魔鬼的饮料,称其为“撒旦的杰作”,他们曾经向教皇建议加以取缔,大主教克雷门八世(Clement VIII)为平众议决定亲自品尝这种备受争议的饮料,他小心翼翼地从杯中啜了一小口,顿时被咖啡的美味征服了,当即赞叹道:“让咖啡受洗,成为上帝的饮料吧!”从此,咖啡堂而皇之地走入欧洲上流社会。

为了更好地享用咖啡,欧洲国家纷纷想方设法在自己的亚洲殖民地种植推广咖啡,1699年,一个叫扎维德克伦(Henricus Zwaaydccroon)的荷兰人成功地将一棵咖啡枝移种在印尼地爪哇岛,接着,咖啡种植被推广到同属荷兰殖民地的苏门答腊岛和西里斯岛,从此咖啡在亚洲茁壮成长。

中国咖啡种植业起始于19世纪末地台湾和云南,随着殖民者的入侵和铁路的贯通,咖啡渐渐引入中国内地,自此,云南咖啡的种植从未中断过,今天在国内销售的麦斯维尔和雀巢品牌的咖啡制品,其原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本土。

三、登陆美洲

16世纪初,法国军官德克鲁(De Clicu)接受法王路易十四的委托,经过艰难的海上航行,终于将一个咖啡树幼苗带上了加勒比小岛马提尼克,最终咖啡被成功移植到岛上,德克鲁也因受到对待英雄般的欢迎。如今加勒比海国家已经成为世界咖啡的主要产地,但是,小岛马提尼克的咖啡产量却已接近零。

为了打破法国人对美洲咖啡种植业的垄断,一个叫德米洛.帕赫塔(Franeisco Demello Palheta)的巴西人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法属圭亚那总督的夫人,劝说总督夫人在花束中暗藏咖啡种子,终于将咖啡传播到了南美洲。今天,巴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四、风靡全球

作为饮料,咖啡不仅在非洲、欧洲、美洲大行起道,近年在传统上以茶为主要饮料的亚洲国家也开始风行。在日本、东南亚地区,咖啡馆星罗棋布,各种街边的咖啡档数不胜数,满足了各阶层咖啡爱好者的需要。在中国,咖啡也正慢慢被引进被接受,现在许多人开始以饮咖啡为一项时髦且高尚的休闲聚会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咖啡爱好者的行列中来。如今,咖啡已成为全球最多人饮用的饮料,是名副其实的“饮料之王”,全球年消费量高达700多万吨。

咖啡的产地和品种2008-01-05 12:15

一、咖啡产地:

1、自然条件

咖啡,常绿色小乔木或灌木,茜草科(Rubiaceae),叶子长卵形,前端尖,花白色,有香味,结浆果,深红色,内有两颗种了,将种子炒熟制成粉,可以做饮料,有兴奋和健胃的作用,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今天,全世界大概有70个国家生产咖啡,他们主要分布在北纬28。至南纬38。之间,这一地带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而气候是能否种植咖啡的决定因素。另外也有人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称为“咖啡带”,因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咖啡产区大都集中在这个地带。

一般来说,气候温暖,充足的日照和降雨是咖啡生长的必然条件,所有咖啡产地的年平均气温均保持在15~25℃之间,自然降雨量也能达到1000~2000毫米/年,并且各月降雨量比较平均。最重要的是,所有咖啡产区通常无霜降,因为霜降是咖啡的天然杀手。

海拔高度是另一重要条件。世界上的咖啡产区分布在海拔300~2000米的范围内,多数集中在海拔300~400米的地区,也有少量咖啡产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而高质量的咖啡往往生长在海拔1000米的山坡,如牙买加蓝山咖啡等。

除了以上两点,土壤条件也是对咖啡生产影响极大的因素之一。适宜咖啡种植的土壤性质要偏酸,PH值在5.5~6.5之间最为理想,而且土壤要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个世纪的咖啡种植证明,含有火山灰质的土壤对咖啡的生长非常有益,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咖啡产区也恰恰是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区。

2、咖啡产区

巴西(Brazil):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生产品种大多数是阿拉比卡咖啡。巴西咖啡总体特点是香味适中、口感柔滑,几乎无酸味,是拼配意大利浓缩咖啡的主要原料。由于品种繁杂,加上实行机械化采摘,晒干法处理,加工过程中难免混入大量杂质杂味,所以总体来讲巴西咖啡属中低档产品,常作为基底材料与其它优质单品豆混合。当地最好咖啡品种是“山度士”(Sontos),这是以巴西主要咖啡出口港山度士港(Porto de Santos)命名的咖啡,而“山度士”中又以产自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的咖啡质量最好。

哥伦比亚(Colombia):产自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咖啡,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国家名称命名的咖啡,其产量约占全世界咖啡产量的12%,哥伦比亚也成为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哥伦比亚咖啡全部属阿拉比卡种,由于其优良的自然环境,加上传统的手工采摘去皮等精加工方式,保证了哥伦比亚咖啡成为世界上最优质的咖啡品牌。代表性的咖啡有:哥伦比亚特级(Supremo)、哥伦比亚特优(Excelso)、哥伦比亚优等(Extra)。哥伦比亚特级不仅来自于它品质最佳,而且咖啡豆的个体也最大。

牙买加(Jamaica):地处中美洲的牙买加是世界最顶级咖啡产地,享誉世界的蓝山咖啡(Blue Mountain)即产自此地,所谓蓝山咖啡是指产于蓝山山脉海拔609米以上地区的咖啡,其产量约占整个蓝山地区咖啡产量的15%,年产约700吨,量极底。此外,蓝山地区生产的咖啡还包括高山咖啡(High Mountain)和牙买加优等水洗咖啡(Prime Washed Jamaican),品质虽比蓝山咖啡略逊,但也属世界高品质咖啡。

夏威夷(Hawaii):夏威夷群岛是美国的第五十个州,也是美国唯一能种植咖啡的地区,庞大的消费市场加上适宜的自然条件,使咖啡种植业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支柱,其中著名的夏威夷可那咖啡(Kona)即产自夏威夷岛可那地区的西部和南部。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包括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是亚洲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亚洲最大的咖啡生产国,也是世界最主要的罗布斯塔种咖啡产地。最著名的咖啡品种是苏门答腊曼特宁(Mandheling),是印尼所产少数阿拉比亚品种。

埃塞俄比亚(Ethiopia):咖啡的原产地,目前是亚洲最大的阿拉比亚豆出产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咖啡生产国之一。其原始的风味,令许多向往大自然的人士喜爱有加,但由于小规模的种植和落后的加工技术,使其口味十分繁杂。代表性的咖啡是哈拉尔(Harrar)。

也门(Yemen):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咖啡作为农作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国家,15世纪后数百年间,也门一直是欧洲咖啡的主要供应国,由于当时大量咖啡从也门的摩卡港转运欧洲,摩卡咖啡(Mocha)也逐渐成为也门及周边地区所产咖啡的代名词。但现在随着气候条件的恶劣,也门咖啡的产量正逐年减少,摩卡港也因泥沙的淤积而永远封闭了。

此外,世界上主要的咖啡生产国还包括:

美洲: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等。

非洲: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科特迪瓦、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扎伊尔、赞比亚、津巴布韦等。

亚洲:印度、菲律宾、中国、越南等。

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二、咖啡品种

1、阿拉比卡(Arabica):

有称阿拉伯品种,因其原产自阿拉伯半岛而得名,其分支包括第皮卡(Typica)、波旁(Bourbon)、牙买加蓝山(Jamaican Blue Mountain)等。现在,阿拉比亚咖啡最大的产地是南美地区,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咖啡产地,所出产的品种就是阿拉比亚。另外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安哥拉、肯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夏威夷、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

阿拉比亚特点:属较大的灌木,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果实也是椭圆形,一般有两颗略微扁平的豆子,豆身小而浑圆,正面呈长椭圆形,中间裂纹窄而弯曲呈S形,豆子背面的圆弧形较平整。咖啡因含量1%~1.7%。

生长条件:海拔较高,多生长在海拔900米~2000米高度之间:较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4℃:需较大的湿度,年降雨量不少于1500毫升,同时,对栽培技术和条件也要求较高,不过由于其生长速度快、品质细腻、风味浓醇的特点,一直是世界产销量最大的品种,约占全世界产量的70%。

2、罗布斯塔(Robusta):

口味特点:有较强的苦味,香味差,无酸味,咖啡因含量2~4.5%,约为阿拉比卡咖啡的一倍。适合作为拼配咖啡或速溶咖啡。目前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但由于该品种对环境适应力强,不易受病虫侵袭,易于管理,价格低廉,因此产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生长条件:多种植在海拔200~600米的底地,喜欢温暖的气候,要求温度是24~29℃,对降雨量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该品种要靠昆虫或风力传授花粉,所以,咖啡从授粉到结果要9~11个月时间,相对阿拉比卡种要长。目前主要种植于东南亚地区、非洲中西部地区以及巴西科尼伦(Conilon)地区。

外观特点:是一种介于灌木和高大乔木之间的树种,叶片较长,颜色亮绿,树高可达10米,但树根却很浅,果实比阿拉比卡咖啡的果实略圆,也略小,豆身扁圆,中间坑纹直。

3、利比利卡(Liberica)

多生长于马来西亚和西非一带,树身高壮可达18米,果实及咖啡豆也很大,但因其风味独特,需求量极底,产量也非常少,目前只输出欧洲市场。

世界经典咖啡

牙买加蓝山(Blue Mountain):世界顶极精品,豆形饱满,比一般豆子大,味道非常微妙,酸度恰倒好处,口味清爽而雅致,有淡淡的甜味和绝佳的醇度,非常滑润爽口,还有无与伦比的浓烈香味,这种咖啡如采用中度烘焙,不仅可以很好地保留咖啡的原味,还会让品尝者在喝后的很长时间内回味出悠长的水果味。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蓝山咖啡产量极少,所以市面上标榜的蓝山咖啡往往是蓝山口味的拼配咖啡。

哥伦比亚特级(Supremo):这种咖啡醇度中等,酸度低,口味偏甜,有极佳的风味和令人喜悦的芳香,风味浓厚润滑外还具备一种特殊的胡桃苦味和坚果味,这种咖啡适合中度或深度烘焙,冲泡后有隐约的甜味而且非常柔和。

巴西山度士(Sontos):巴西咖啡中最著名的品种。低酸度、醇度适中、有淡淡的甜味,由于口味柔和,因此更适合中度烘焙后单品饮用,而更多时候会与其它品种咖啡拼配制成意大利浓缩咖啡饮用。

哈拉尔(Harrar):产自埃塞俄比亚1500~2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咖啡产地,通常分为长豆哈拉尔、短哈拉尔和摩卡哈拉尔三种,其中,长豆哈拉尔最受欢迎,质量也最好,这种咖啡豆饱满,有浓郁的酒香,酸味明显,而且味道厚重浓郁。

印尼曼特宁(Mandheling):颗粒较大,豆质硬,口感丰富醇厚,醇度、苦味和香度高,不涩不酸,适合中深度以上烘焙。可供咖啡爱好者单品饮用,但大都用来调配混合咖啡。适合饭后饮用,尤受日本、德国人士的欢迎。

也门摩卡(Mocha):口味特点较鲜明,酸味较强,而且有明显的巧克力味,同时摩卡咖啡普遍果味浓郁,含酒味及少许的辛辣和坚果味。一般采用深度烘焙,并且放置1-2天后再研磨冲泡效果中最好。由于其浓郁的特点,也常与其它咖啡豆拼配制成混合咖啡。

危地马拉咖啡(Guatemala):酸味较强的品种之一,其味道芳醇而稍具野性。甘味甚佳,与哥伦比亚咖啡极为相似,可单品饮用或调配用,为中美洲生产之中性豆,所辖安提瓜岛也是著名咖啡产地,其出产的爱尔普卡咖啡味道浓郁,口感丰富、略带烟草味。

夏威夷可那(Kona):可那咖啡口味新鲜、清冽,中等醇度,有轻微的酸味,同时有浓郁的芳香,品尝后余味长久,最难得的是,可那咖啡具有一种兼有葡萄酒香、水果香和香料香的混合香味,从外形上看,可那咖啡堪称世界上最美的咖啡豆,其果实饱满,光泽鲜亮。品尝时多采用中度烘焙。

咖啡的加工和储存2008-01-25 23:06一、 生豆加工:

1、采摘

分为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机械采摘适用于土地平整且大面积种植的咖啡园,全世界最

多使用机械采摘咖啡的是巴西,该方法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但采摘的咖啡豆参差不齐,品质较差。对于品质要求较高的咖啡豆一般还是采用手工采摘的方法,这种方法保证了采摘后的咖啡果实大小均匀、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杂质,也有利于咖啡豆的后期加工。

2、从果实到咖啡豆:

从咖啡果实到咖啡豆的加工方法大致可归类为干法加工和湿法加工。

干法加工:就是将咖啡果实利用阳光和通风等自然条件以干燥脱水,再把干燥的咖啡果实放入脱壳去果肉、果皮和银皮。这种方法是最经济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咖啡豆能长久地保持香味,但同时也会带有一定的环境气味。目前非洲及亚洲国家许多地区多采用此种方法,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使用烘干机烘干咖啡果实。

湿法加工:又叫水洗法加工,采用浸泡方式筛选咖啡果实,再将筛选后的果实通过发酵、挤压等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和银皮表面粘滑的果浆,加工后的咖啡豆会保留表面的银皮进行存储,这种状态下的咖啡豆称为“羊皮纸咖啡豆”(Parchment Coffee),一直要等到出口前才用脱皮机脱去已经干燥的银皮。湿法加工最大的优点是咖啡豆外观品质优良,原味保持良好:缺点是加工成本较高,需大量的水。一般用于优质咖啡豆的加工。

二、烘焙

咖啡豆烘焙就是将生豆利用特定的设备,经过高温方式将其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和酸性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素等物质会不同程度的炭化,水分和二氧化碳会挥发掉,而蛋白质会转化成酶,和脂肪的剩余物质结合在一起,在咖啡表面形成油膜层,咖啡豆本身也会通过烘焙而膨胀,内部产生孔隙。经过烘焙后的咖啡豆能产生特殊的香味和不同的风味,才能用于冲泡咖啡。

咖啡豆烘焙是一项繁杂的加工工艺,具相当的专业性,想制作出可口的咖啡豆,需要有完善的设备和较高的咖啡烘焙技术,所以,除非是为了满足个人乐趣,一般不适合在家庭中进行。

随着烘焙火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咖啡豆会呈不同深浅和味觉的变化。不同特点的咖啡豆,不同的饮用方式决定了咖啡豆烘焙度的深浅。总体来说,烘焙度浅,咖啡豆颜色会呈浅褐色,酸味强;烘焙度深,色调较深,苦味加强。传统上将咖啡豆的烘焙分成以下八种不同的程度:

最淡烘焙(Light)——略偏黄的咖啡色,香气和风味都不太浓郁;

浅烘焙(Cinnamon)——肉桂色,香味略佳,美式咖啡的一种;

普通烘焙(Medium)——栗色,香醇,酸味适中,美式咖啡的一种;

中烘焙(High)——比浅烘焙略浓的烘焙法,酸中带苦,香气和风味具佳;

中深烘焙(City)——City-词是由New York City 而来的,是标准的烘焙法,适合哥伦比亚咖啡和纽约式咖啡;

较强烘焙(Full City)——无酸味而苦,适合冰咖啡;

强烘焙(French)——法式,也叫欧式,由于烘焙程度强,咖啡豆的脂肪渗出表面,色泽偏黑,苦味强,带独特香味;

最浓强烘焙(Italian)——又称意式,烘焙度较强,咖啡豆炭化呈漆黑色,带焦味,无香气,适合冲泡意大利蒸汽式咖啡。

三、贮藏:

1、生豆:

炒制前的生咖啡豆只是为了方便转运,无须特殊的包装条件,视各生产区的不同而定,出于经济实用考虑,一般采用60公斤麻袋包装,待到达目的地后再进一步深加工。当然,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包装,如牙买加蓝山就是以70公斤的木桶包装。

2、熟豆:

烘焙后的咖啡豆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使其所含的芳香挥发,油质劣化,产生腐败气味。如何保持咖啡香味,杜绝外界温度、湿度及光照而引起的变质,是咖啡豆贮存的主要任务。

另外,由于咖啡豆烘焙后会产生相当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也会减少咖啡的香味,因此熟咖啡豆的包装除要求避免与空气接触外,还要设法排解咖啡豆发出的二氧化碳。目前常用的咖啡豆包装方法有以下几种:

柔性的非气密性包装:这是最经济的一种。通常由地方小烘制厂采用,因为他们能保证迅速地供货,咖啡豆可及时地消耗完。该方式下的咖啡豆只能短期保存。一般不超过一周。

气密性包装:适于酒吧、上货架或家庭,以小袋和罐装为主,咖啡装好后抽真空并密封。由于烘焙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此方法只能再咖啡放置一段时间脱气后方能进行,需有几天的存储期,咖啡豆放置时间应比咖啡粉更长些。由于贮存期间不需要与空气隔开,因此成本较低。此包装方式下的咖啡应该在10周内用完。

单向阀包装:可以用各种密封的容器。烘焙后的咖啡放进特制的带单向阀的密闭容器中,这种单向阀只能让气体排除而不会流入,保证了咖啡与外界空气的绝缘和所产生二氧化碳的及时排出。不需要单独贮存阶段,但由于有放气过程,香气会有一定损失。该方式可避免腐败味道的形成,但无法阻止香气的损失。

加压包装:这是最昂贵的方式,但能保存咖啡达两年之久。体积大小取决于用户类型,家庭还是酒吧。在烘制几分钟后,咖啡就能被真空包装。加入一些惰性气体后,包装内保持合适的压力,咖啡豆在加压下保存,使香气留在脂肪上,由此改善了饮料的香味。

3、咖啡粉包装

咖啡粉多用于家庭,所以多选用小包装,一般以小袋抽真空包装和罐装为主,目的是使其在咖啡粉品质发生改变前尽快用完,其中更常用的是小袋包装,因此法较为经济实用,加工成本亦较低。

怎样研磨咖啡豆2008-02-23 18:32

咖啡豆研磨的粗细程度,一般是由咖啡的冲泡方式来决定的, 下面简单进行一下介绍:

一、颗粒的粗细与用途:

粗研磨(Coarse Grind)——颗粒粗,大小如粗砂糖。适用于法式滤压壶、绒布过滤网、烧煮等调制方式。

中研磨(Medium Grind)——颗粒粗细介于粗砂糖和细砂糖之间。适用于绒布过滤网或纸过滤袋等调制方式。

细研磨(Fine Grind)——颗粒大小如细砂糖。适用于纸过滤袋或虹吸壶等调制方式。

极细研磨(Finest Grind)——颗粒大小如面粉。适用于意式咖啡或土耳其咖啡。

二、研磨中的要点:

颗粒大小要均匀,才能保证均匀地提取咖啡;

研磨时温度不能过高,保持咖啡香气才会散发;

咖啡的粗细要适合咖啡的抽取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咖啡的各种口味。

咖啡豆研磨粗细对咖啡的影响2007-10-23 23:08

新鲜度是好咖啡第一要件,第二要务是掌握咖啡豆研磨粗细度,这直接影响到萃取效果,也就是咖啡风味的好坏及浓淡。新鲜度是好咖啡第一要件,第二要务是掌握咖啡豆研磨粗细度,这直接影响到萃取效果,也就是咖啡风味的好坏及浓淡。原则上咖啡粉愈细,泡煮时间愈长,咖啡味道就愈浓;反之,咖啡粉愈粗,泡煮时间愈短,味道就愈淡。原则上咖啡粉愈细,泡煮时间愈长,咖啡味道就愈浓;反之,咖啡粉愈粗,泡煮时间愈短,味道就愈淡。可以这么说,萃取时间愈长,豆就要磨得愈粗,以免造成过度萃取,苦涩不堪;萃取时间愈短,豆就要磨得愈细,以免萃取不足。可以这么说,萃取时间愈长,豆就要磨得愈粗,以免造成过度萃取,苦涩不堪;萃取时间愈短,豆就要磨得愈细,以免萃取不足。举例来说,法式滤压壶的萃取时间在三、四分钟左右,宜采粗研磨,家用手按式磨豆机(即俗称砍豆机)按下七至十秒即可松手,如果磨得太细,容易喝到咖啡渣并有焦苦味。举例来说,法式滤压壶的萃取时间在三、四分钟左右,宜采粗研磨,家用手按式磨豆机(即俗称砍豆机)按下七至十秒即可松手,如果磨得太细,容易喝到咖啡渣并有焦苦味。滤纸或塞风泡煮法,因为萃取时间比较短,约在一、两分钟左右,咖啡豆就要磨得比法式滤压壶细一点,约在十至十五秒左右。滤纸或塞风泡煮法,因为萃取时间比较短,约在一、两分钟左右,咖啡豆就要磨得比法式滤压壶细一点,约在十至十五秒左右。 搬家公司

摩卡壶就比较复杂,这与使用的加热能源有关,如果是瓦斯炉,火候较猛,最好磨粗一点,以免萃取过度。摩卡壶就比较复杂,这与使用的加热能源有关,如果是瓦斯炉,火候较猛,最好磨粗一点,以免萃取过度。 建议采用电磁炉或酒精灯,火力比较好控制,否则摩卡壶很容易泡出苦涩浓烈又咬喉的呛咖啡。建议采用电磁炉或酒精灯,火力比较好控制,否则摩卡壶很容易泡出苦涩浓烈又咬喉的呛咖啡。 摩卡壶的萃取时间又比法式滤压壶、滤纸或塞风为短,因此咖啡粉要稍细一点,研磨细时间约在十五秒至二十秒左右,如果火源较大可磨粗一点,火源较小可磨细一点,弹性空间蛮大。摩卡壶的萃取时间又比法式滤压壶、滤纸或塞风为短,因此咖啡粉要稍细一点,研磨细时间约在十五秒至二十秒左右,如果火源较大可磨粗一点,火源较小可磨细一点,弹性空间蛮大。 归纳以上重点,各式泡法因萃取时间长短有别,咖啡粉所需的粗细度也不同,原则上萃取时间愈短,颗粒要愈细,萃取时间愈长,颗粒要愈粗。归纳以上重点,各式泡法因萃取时间长短有别,咖啡粉所需的粗细度也不同,原则上萃取时间愈短,颗粒要愈细,萃取时间愈长,颗粒要愈粗。



中国咖啡交易网:www.gafei.com

2014-06-11 10:50:17 责任编辑:中国咖啡交易网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