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怎么做虹吸壶咖啡?虹吸壶适合煮什么咖啡豆?

作者:未知 来源:手冲咖啡: 咖啡知识 > 咖啡豆 > 2025-07-05 19:51:15

IMG_1307前街豆单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你用得顺手,煮得方便,喝得开心,对你而言,就是最适合的咖啡煮法。有的人爱用方便快速的美式咖啡壶煮咖啡、有人偏爱享受塞风壶(虹吸式)咖啡的浪漫悠雅,也有人独钟法国压的简单纯粹、摩卡壶的意式风情、或是手冲滤泡式咖啡的风味...无论如何,适合其他人的煮法不一定最适合您,选择自己最适合也最喜爱的咖啡煮法,是享受DIY煮咖啡乐趣的首要条件。下面,请大家就跟着前街咖啡一起走进塞风壶的世界:

     

虹吸壶的英文名是“SIPHON”,所以也叫塞风壶,它是利用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造成的热胀冷缩,将下壶的热水推进上座与咖啡粉融合,待温度降低时,水又会通过真空管流回下壶中,从而得到咖啡液。


虹吸壶历史e3d36fe4


关于虹吸壶的起源,我们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比手冲要早近百年。跟据相关记载,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Johann Norremberg运用实验室里的器材发明了虹吸壶,他的本意是为学生展示蒸汽的力量,因此并未申请专利,他的设计也没有流行。直到19世纪中期,这套器具在法国发明家Marie Fanny Amelne Massot手里进行了改良,上下对流式虹吸壶从此诞生,她在1842年取得相关专利,这套器具才得以进入市场销售。


大约在同一时期,苏格兰工程师罗伯特·纳皮尔(Robert Napier)设计了他的纳皮尔咖啡壶(Napier Coffee Pot),这种设备同样是利用真空原理来冲泡咖啡。虽然它在1856年获得了机械工程师学会的奖项,但Napier却从未为此申请过专利。自此以后,同类型的真空冲煮器具开始在欧洲各地流行起来,并传入了美国等地。不过,由于后来自动滴滤式咖啡的诞生,美国人对虹吸壶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虹吸历史siphon2


虽然手冲咖啡与虹吸壶是在差不多的时期进入国内精品咖啡馆,但不难发现,两者的出现频率有着极大的差距,换言之,虹吸咖啡已经被手冲咖啡所取代,成为当今主流的出品方式之一。对于这套古早味满满的器具,就算是常年喝咖啡的小伙伴,也未必见过它的身影。


虹吸壶的用法与制作细节要点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虹吸壶总是带有一丝神秘的色彩,原因可能大都归咎于它需要较高技术性来操作繁琐程序,且时间悠长,使得它的出场次数少之又少,会让人感觉有些朦胧。今日前街再次掏出虹吸壶,将制作方法及原理分享给大家!





图片


虹吸壶简介

虹吸壶名字源于它所采用的虹吸原理,通过温度变化造成的压力差来实现萃取!虹吸壶的英文名是“SIPHON”,所以也叫塞风壶,它是利用水加热后产生水蒸气造成的热胀冷缩,将下壶的热水推进上座与咖啡粉融合,待温度降低时,水又会通过真空管流回下壶中,从而得到咖啡液。

喝过虹吸壶咖啡的朋友就知道,虹吸壶咖啡和手冲咖啡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手冲咖啡喝起来会更加干净,层次更加明显,风味更加突出;而虹吸壶咖啡喝起来的口感则会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扎实。


钻石山9324

因此,为了凸显这一特征,采用虹吸壶煮咖啡,推荐前街惠兰、前街天堂鸟、前街钻石山、前街皇后庄园这几支中度烘焙的咖啡豆,可以让咖啡同时兼具坚果香气和醇厚的body。



图片




虹吸壶外形构造:
虹吸壶的结构分为:上壶、下壶、支架。支架主要作用于稳固下壶,使它呈现腾空状态,下壶大致为一个球体,主要原因是为了下壶在加热时能够受热均匀;而上壶呈圆柱状,底下是做的收缩处理,延伸出一条细长的管道,管道越往下口径越细,衔接处采用了胶圈处理,起着密封作用。



图片

图片




过滤系统:
如果不想吃到满嘴的咖啡渣,我们冲煮时就需要器具将其过滤掉了!虹吸壶的过滤器是由圆形的铁片衔接带有弹簧的链条组合而成,铁片在使用前会缠上过滤材料,最常使用的就是特制形状的法兰绒滤布了!经过两边线条的收缩,滤布就会包裹上铁片(拉紧后记得进行捆绑,裁剪掉多余的线),形成一组完整的过滤系统,从而置放在上壶内部。

图片

图片


加热源:
虹吸壶的加热来源不受限制,你可以是明火的燃气灶,可以是安全的光波炉,也可以是带有科学味道的酒精灯,这都取决于你想要用什么,结果都是一样能够起到加热作用!

图片


咖啡粉的研磨粗细:
虹吸咖啡的研磨程度再此之前前街已经测算了一下,研磨会比手冲更细一些,20号筛网过筛率为90%。(常规手冲采用的过筛率为80~85%)

粉水比例:
平常制作虹吸咖啡的粉水比例会在1:10~1:12区间,比较多的人会喜欢使用比例1:12,而前街惯用的参数则是1:11,使用20g的咖啡粉220ml的水来制作。

汤匙咖啡粉5145

投粉节点:
关于投粉的节点是虹吸壶富有争议的一个事情:先投粉,还是等待水从下壶上升完毕后再投粉?传统的一派选择了前者,先投粉会使风味更饱满;而大部分人认为先投粉容易出现萃取不均匀的状况,当水位上升时会率先接触瓶底的小部分粉,致使上升完毕后还没开始搅拌,这小部分粉已经先行萃取。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待水位上升完毕后,再进行投粉。前街认为,新手采取后投粉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降低不稳定的因素产生。

图片


搅拌方式:
全程会有三次搅拌,分别是咖啡粉入水时,浸泡时间过半时,结尾关火前。搅拌的方式就多了:十字搅拌法、Z字搅拌法、∞字搅拌法、旋转搅拌法、拍打法等等!方法并不是唯一,但对于刚入手还没至多搅拌经验的小伙伴们,前街会推荐采用拍打法!容易掌控、容易上手,可沿着下图示例轨迹拍打咖啡粉层,搅拌棒以中心为支点,两端保持错位地进行来回移动。

图片


判定结束的时间:
关于虹吸咖啡什么时候关火,有些人喜欢通过咖啡的香气产生进行判断,这对于个人基本功来说考验太大了,所以前街比较推荐新手使用计时的方式。如果是先投粉,就在开始搅拌的时候开始计时,如果是后投粉,则是在投粉的时候开始计时。关闭火源的时间大约在50~70秒区间即可。

实操环节:
准备工具:虹吸壶、咖啡豆、酒精灯(其他加热源都可以)、热水、干抹布

图片


第一步:架设好酒精下壶和酒精灯,提前装设好上壶滤布的倒钩(将过滤装置放进上壶,从管道下方拉伸出倒钩挂在管道末端即可)

图片


第二步:倒入220ml的热水。

图片


第三步:擦干下壶,开启加热源(擦干下壶是为了防止它在加热时碎裂)

图片

图片


第四步:将上壶斜插入下壶,防爆珠要接触到下壶底部

图片


第五步:下壶开始沸腾出现水珠时摆正上壶并按紧,等待下壶的水吸入上壶。

图片

图片


第六步:上壶停止吸水时倒入咖啡粉并开始计时,第一段用拍打的方式将咖啡粉压入水中,开始均匀萃取。

图片


第七步:第二段在25秒的时候开始使用前街推荐的搅拌法均匀晃动,使得咖啡能够清楚的分出三层:咖啡泡沫、咖啡液、咖啡粉。

图片


第八步:最后一段在五十秒的时候顺时针搅拌,到达60秒时移开火源,等待咖啡液回流下壶。(移开火源后采用干抹布擦拭下壶可以加快回流时间)

图片


至此,虹吸咖啡就做好啦!相比起干净透彻的手冲咖啡,虹吸壶的冲煮方式有着更醇厚的口感!
不管人们对冲煮采取怎样的方法,全都指向最终能够喝到一杯令人感到舒服自在的咖啡。好咖啡就是这么简单,也很纯粹。







2025-07-05 15:22:12 责任编辑:未知

单品咖啡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

亚洲产区

曼特宁咖啡- 黄金曼特宁- 云南小粒咖啡-

美洲产区

哥伦比亚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产区

危地马拉咖啡- 哥斯达黎加咖啡- 巴拿马咖啡- 翡翠庄园红标- 蓝山一号-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更多推荐

更多资讯

关注我们

  1. 关于我们
  2. 商务合作
  3. 推荐计划
  4. 投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