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gos 来源:手冲咖啡: 精品咖啡豆 > 巴西咖啡豆 > 2025-11-23 11:56:50

更多精品咖啡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前街咖啡(FrontStreet Coffee)
根据历史记载,在1727年,咖啡便引进到巴西的北部,当时主要种植铁皮卡(Typica)品种,虽然铁皮卡是咖啡文化和遗传方面最重要的阿拉比卡咖啡品种之一,但其产量以及抗病能力较低,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于是,巴西在19世纪60年代,引进了波旁(Bourbon)品种,虽然波旁品种同样容易受疾病和虫害侵扰,但波旁的产量要比铁皮卡高出30%左右,就这样,波旁开始取代铁皮卡,并得以推广。最先开始种植波旁种的是巴西南部的坎皮纳斯(Campinas),波旁十分适应巴西的水土,因此很快扩展到其他地区种植,并逐渐扩散到南美洲和中美洲其他咖啡产国。

后来,巴西还成立了坎皮纳斯农艺研究所(IAC),旨在支持咖啡作物的研究,并寻找适合巴西环境和气候条件种植的咖啡品种。期间,IAC也收集了不少咖啡品种,如卡杜拉(Caturra)、卡杜艾(Catuai)、新世界(MondoNovo)和马拉戈吉佩(Maragogipe)等,并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在巴西地区种植,因此目前红波旁、黄波旁、卡杜艾、新世界品种仍是巴西的主力品种。

目前,前街入门精选系列的前街巴西口粮咖啡豆就是选用该国主要种植的红波旁品种,使用半日晒处理法,由于巴西咖啡拥有低酸度、坚果、巧克力的风味特点,前街采用了中深度烘培,冲煮后有坚果、花生、可可巧克力风味,低酸度,醇度适中,十分适合不喜欢酸味咖啡的小伙伴。
普通的波旁咖啡树在开花后,会结出绿色的果实,随着果实慢慢成熟,会渐渐变成黄和橘色,最后完全成熟既变为红色。但由于巴西有一个特别的波旁品种,在成熟后不会变成红色,而是变成清新透亮的黄色,于是为了与它作出区分,特别将结红色果子的咖啡品种称为「红波旁」。

根据记载,黄波旁首次被发现是在1930年巴西圣保罗州东北部佩德内拉斯(Pederneiras)发现的,由于其最终果实不会转变为红色,而是保留黄色的外表。当时,有部分人认为是红波旁的自然变种,也有说法指出,它是红波旁与“Amerelo de Botocatu(1871年在圣保罗州发现的结黄色果实的铁皮卡变异品种)”的自然繁殖后代。

为什么会变成黄色呢?前街查阅资料发现,1942年,一位名叫Krug的教授,就发现了这种颜色的遗传起源,并命名为“Xanthocarpa”,在希腊语中“Xanthus”是黄色的意思,“carpus”就是水果的意思。
咖啡果实是一种植物,会含有“木犀草素”物质,这是一种类黄酮,有黄色结晶外观。而咖啡果实的颜色是由“花青素”确定的,“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葡萄、樱桃等莓果类中,但“花青素”是有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具有显性XcXc基因的咖啡植物就会产出红色浆果,但有部分果实会具有隐性XCXC基因,这个时候,木犀草素的原色就会显现出来,果实的外观就会呈现黄色。

起初,黄波旁被发现具有产量高和品质优异的特性,因此很快就在巴西流行种植起来,但在接下来的几年,产量下降,并且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变差了,需要更悉心的管理,更适合在1000米或者更高海拔的地区种植,目前只有在巴西圣保罗州部分地区栽种,例如摩吉安娜。由于海拔更高,昼夜温差大,使得果实有更长时间发展出更为丰富的香气。

如果想一尝这种黄色咖啡果子的独特风味,推荐前街皇后庄园咖啡豆,这是来自摩吉安娜产区的黄波旁,在高海拔的环境之下,咖啡拥有浓郁但甘润的平衡调性,为了凸显其炒坚果香气,前街采用中深烘焙进行呈现,让这支咖啡适合手冲、摩卡壶、意式咖啡机、虹吸壶、法压壶等多种冲泡器具。

通过杯测发现,黄波旁与红波旁相比,黄波旁酸质柔和,有清爽的甜度和奶油般的质感,更加顺口,手冲冲煮后会有有果实甜感,有甘蔗、巧克力和花生等坚果风味,微弱干净的苦感,口感柔滑细腻。
2025-11-23 10:26:17 责任编辑:vgos
常见的咖啡产区
非洲产区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达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晒)-
肯尼亚咖啡- 卢旺达咖啡- 坦桑尼亚咖啡-亚洲产区
美洲产区
中美洲产区
本站推荐: 卡蒂姆咖啡豆| 季风马拉巴咖啡| 牙买加咖啡| 西达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亚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黄波旁咖啡| 巴拿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马拉卡杜拉咖啡豆| 罗布斯塔咖啡豆特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 巴西摩吉安纳咖啡| 巴西咖啡豆风味特点| 乌干达咖啡豆风味| 西达摩咖啡豆特点| 后谷咖啡云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亚红樱桃咖啡| 哥斯达黎加塔拉珠咖啡| 单品摩卡咖啡豆的特点| 卢旺达单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风味| 哥斯达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点|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