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沪专访】Seesaw咖啡宗心旷:将“精品咖啡”大众化
在近些年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内地咖啡饮品行业的竞争已愈发激烈。在上海街头可以看到各种装修风格迥异的“网红咖啡店”、主打网络销售的“新零售”咖啡店,还有用机器手臂制作咖啡等博眼球的新搞作,就连传统的咖啡店始祖星巴克也终于按奈不住,伙阿里巴巴旗下外卖平台饿了么开启外送咖啡服务,以此获取新增客源。
Seesaw首店位于上海静安区,时尚的装修风格引来各路潮人前来打卡(驻沪记者林雯婕摄)
作为最早的“网红”咖啡店之一,Seesaw咖啡就赶上了这一波消费升级的浪潮。自2012年成立以来,Seesaw已经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开设20间分店。除了时尚的装修风格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外,Seesaw也是首批把“精品咖啡”这一概念带到国内的商家。
“传统连锁咖啡店为了把口味标准化,会把咖啡豆烘得很深,只能喝到苦味、烟熏味,这就失去了每种咖啡豆的个性;而精品咖啡就是根据咖啡豆产地、新鲜度、研磨度及萃取的比例,烘出每种咖啡豆独特的口味,”Seesaw创办人宗心旷在接受《经济通通讯社》专访时说。
6年前Seesaw在上海开设首间店铺的时候,只有少数消费者懂得分辨不同的咖啡豆风味。为了让顾客更快接受“精品咖啡”这一概念,Seesaw尝试把咖啡名字简单化,比如说把拿铁变成牛奶咖啡;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有花香的味道,Seesaw就会在价目表上注明“花香型”咖啡豆,来引导消费者作出选择。
在陆续开店的这几年间,宗心旷发现,消费者不仅对咖啡的品质要求开始提升,在消费时也更趋于理性,不会把星巴克当成唯一的咖啡选择,而是寻找更加符合自己个性需求的咖啡。根据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Seesaw不断地进行战略及选址的调整,比如关闭销售情况不理想的店,在重点商场内开店。目前Seesaw的门店日均单量400至500杯,周末销量可以翻一番。但宗心旷并未透露Seesaw目前的盈利情况。
Seesaw自开店初期就打算向规模化发展,目标是在国内开到100家门店。宗心旷说:“这虽然听起来有些矛盾,因为精品咖啡本来是讲究个性的,在规模化以后似乎就失去了‘精品(specialty)’的味道。而想要保住‘精品’的关键,在于运营咖啡店的人。每个人把自己对于咖啡的理解做到这杯饮品中去,那么每一把杯咖啡都是有独特味道。”
Seesaw去年完成4500万元(人民币.下同)A轮融资,估值达到2亿元,投资方为百福控股,是弘毅投资餐饮业投资管理平台。目前第二轮融资正在进行中。
Seesaw咖啡店内采用开放式咖啡制作台的设计,让客人对咖啡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驻沪记者林雯婕摄)
上海精品咖啡店竞争激烈 但潜力仍大
宗心旷原本从事IT行业,并非资深咖啡爱好者,只是在和朋友偶然的闲聊中得知“精品咖啡”这一概念,认为很有发展潜力,决定开店后便赴韩国开始学习咖啡制作和咖啡店运营。现在,咖啡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宗心旷说:“韩国咖啡市场的发展给我很大信心,韩国在2006年到2010年这几年的时间内,本地咖啡品牌增长迅速。有很多个品牌在06年可能只有10家店的规模,到了10年就已经达到500至600家店的规模。”
对比来看,虽然上海这些年咖啡店数量猛增,而且大多数都在抢占“精品咖啡”市场,但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亦没有出现一个真正获得市场认可的“精品咖啡”品牌。宗心旷相信,未来随著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会不断地有新一代的咖啡店出现。
说到行业面临的挑战,宗心旷指,目前主要是人才短缺,因为内地没有针对咖啡师系统的培训课程,只有一些业余的培训班,因此要找到优秀的人才不容易。Seesaw为解决人才问题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咖啡梦工厂”的培训班,引进海外全套的咖啡课程,早期用优惠的价格吸引年轻人前来学习实践,现在则已经是完全对内培训。
虽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才流失问题,但Seesaw的员工流动总体较为稳定。在宗心旷看来,Seesaw的竞争力就在于员工认真做事态度及团队的凝聚力。一方面这种力量来自于员工本身对咖啡的喜爱;另一方面,就是在培训过程的中,累积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Seesaw也在不断探索之中。近期宗心旷发现咖啡和啤酒的酿造过程有共通的地方,Seesaw便开始研究精酿啤酒,并在酿造过程中添加咖啡豆,凸显出Seesaw啤酒独特的口味。未来Seesaw还希望用咖啡元素做一系列的新产品。
当然,Seesaw也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除了希望在国内开店达到上百家的规模外;在海外,Seesaw去年底尝试在纽约开了快闪店,颇具效果;还和云南咖啡种植场合作,把国产咖啡豆引入美国开卖。
撰文:驻沪记者林雯婕